供需双向提升扶贫效果 建行借助“善融商务”电商平台扶贫
建设银行依托该行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平台——善融商务,因地制宜创新扶贫模式,明确以移动金融覆盖、电商扶贫先行、信贷扶贫创新、普惠金融延伸等商业可持续模式,探索出了一条电商扶贫的新路。截至目前,建行善融商务累计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扶贫宣传营销活动160余次,实现线上扶贫交易额超3.8亿元,惠及60余个贫困县和定点扶贫点,帮扶上千户贫困户增收。
中央提出精准扶贫战略以来,我国商业银行聚焦脱贫攻坚,精准对接贫困地区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挥金融行业优势,在协助地方政府扶贫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建设银行依托该行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平台——善融商务,因地制宜创新扶贫模式,明确以移动金融覆盖、电商扶贫先行、信贷扶贫创新、普惠金融延伸等商业可持续模式,探索出了一条电商扶贫的新路。
银政合作为精准扶贫注入新动能
事实上,我国很多贫困地区盛产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农副产品,却因找不到销路、缺乏专业人才而“养在深闺人未识”,比如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的苹果。2015年,建行经过市场调查后发现,秦安苹果之所以没有市场,主要原因是销售渠道单一落后、产品品质没有规范、统一的品牌形象等。2016年12月,为响应国家电商精准扶贫号召,建行明确了电商扶贫总体方略。该行推出的善融商务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平台,集商品批发、零售等为一体,具有信息发布、在线交易、支付结算、分期付款、融资贷款、资金托管等综合服务功能。依托善融商务电子商务平台,建行发挥扶贫派驻干部的作用,加强银政合作,以当地龙头扶贫企业、优质农业合作社等为抓手,因地制宜创新扶贫模式,千方百计拓宽贫困地区特色优质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和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渠道。
针对秦安苹果的情况,建行向当地政府建言献策,成立了秦陇孵化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专门负责对接善融商务,补上了秦安苹果电商产业化的短板,同时也打通了建行善融商务扶贫的“最后一公里”。
“善融商务团队对该公司进行专项商户辅导,由该公司负责全县乡村站点的建设、运营、监管、指导等工作,为贫困村网店开设提供培训、策划、美工、客服、代运营等服务,发挥了促进政企对接、产业联合协作的桥梁纽带作用。”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2016年5月,“2016年善融西部行——甘肃精准扶贫电商洽谈会”举办,秦安苹果也作为参展商品行销全国,真正实现了 “造血”式精准扶贫。
搭建平台让贫困地区产品走向全国
近年来,建行在善融商务平台中引入中西部地区农业商户近千户,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贫困地区的扶贫商户,并设立了甘肃、黑龙江、三秦等二十余家地方馆或地方商品汇,大力宣传推广贫困地区优质特色产品。今年7月,为进一步强化定点扶贫力度,建行善融商务专门设立了精准扶贫馆。扶贫馆在善融商务首页显著位置开辟入口,首期引入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等80多家扶贫商户,精选200余种商品,惠及20多个国定贫困县和建行定点扶贫点。
与此同时,为助力贫困地区商品走向全国,建行善融商务配备专项推广资源,依托善融商务主站、建行网站、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网点电子银行体验区等渠道,持续举办系列线上活动,大力宣传地方农特产品,使贫困户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能够通过电商卖得出去、卖个好价,最终实现增收脱贫。
除此之外,对于有一定知名度的优质地方特色扶贫产品,建行充分发挥客户资源优势,积极提供线下推介撮合服务,促进东西部电商产业交流合作,推动发达地区商户西行扶贫,助力贫困地区产品走向全国。同时,建行善融商务还充分发挥实体网点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扶贫O2O活动。
多措并举电商扶贫卓有成效
依托善融商务平台,对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主和个人消费者,建行提供便捷、快速的贷款支持,从供需双向进一步提升扶贫效果。一方面,对入驻善融商务平台的小微扶贫企业提供“善融e贷”,解决其资金缺口和融资难问题,加快产品生产;另一方面,为个人客户提供“快贷”、分期等融资支持,提升消费能力,扩大扶贫产品销售。面向贫困地区开展“送辅导到基层”活动,为贫困地区商户培养电商运营人才,提升商户电商运营能力,也是建行开展电商扶贫的一项重要工作。截至2016年底,建行为甘肃地区辅导商户600户次,协助开展营销活动71场,协助商户装修店铺656户次,协助发布商品5807次。截至目前,已在甘肃省3个县域机构建立电商服务团队,并在定西、陇南、天水、张掖驻点专职电商服务人员,为商户提供24小时电商全流程服务支持,帮助企业实现互联网转型。
与此同时,自2015年以来,建行先后在新疆、陕西、山东等省区的多个贫困地区设立善融商务实体服务站,为当地贫困村免费提供电脑、桌椅、货架、投影仪等办公设备,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代购生产生活资料、代办缴费购票等业务,努力提升贫困地区的电商软硬件水平。
截至目前,建行善融商务累计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扶贫宣传营销活动160余次,实现线上扶贫交易额超3.8亿元,惠及60余个贫困县和定点扶贫点,帮扶上千户贫困户增收。
建设银行助力“一带一路” 深耕实体经济
至今年9月末,建行北京市分行共完成海外重大项目签约19个,签约金额97.5亿关元。一一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建行北京分行致力于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中国企业走出去注入金融活水。而在国内,建行北京市分行致力于做服务实体经济的深耕者。一方面,建行北京市分行服务国家战略,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的建设提供实体服务。另一方面,建行北京市分行还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体系等,解决北京地区尤其是中关村地区“双创”企业的融资困境。五年来,自主创新产品运用159笔、投放8.58亿元。
为“一带一路”注入金融活水实现中外双赢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国家落地发芽,建行北京市分行的金融服务也通过不断创新走出国门,创新金融模式,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注入金融活水。南欧江是湄公河左岸老挝境内最大的一条支流,流域面积26079平方公里,河道全长475千米,天然落差约430米,水能指标优良,是老挝政府极力推进开发的水能资源基地之一。作为中资企业首次在海外获得整条河流域开发权的项目,南欧江梯级电站项目分为7个梯级电站进行开发,总装机容量127.2万千瓦,年发电量49.66亿千瓦时,融资金额大、期限长、专业性强,并且时间紧迫。
2016年春节前夕,建行北京市分行的刘植与同事们接到中国电建集团海外投资的项目融资招标文件。此前,他们并未接触过的背对背招标,建行北京市分行战略客户部牵头迅速组建了由境外胡志明分行、国际业务部、授信审批部、宣武支行等机构组成“攻坚小组”。其中,在五个工作日内,他们完成了老挝南欧江水电站项目的招标标书;2个月内完成项目评估和信贷业务审批;数十次召开会议与银团、客户、律师、中信保讨论推进,对贷款协议等14个法律文本逐一进行沟通。最后,建设银行与牵头行国家开发银行、参加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组建银团,共同为该项目提供13亿美元的融资支持。
“此次第一次采用的‘银团+簿记’创新金融模式,第一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项目融资,”中国电建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总会计师李铮说,项目既拉动了我国的机电产品出口,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又给老挝带来了便利的电力资源,实现了双方共赢。
南欧江梯级电站项目只是建行北京分行助力“一带一路”的普通样本。截至今年 9月末,建行北京市分行共完成海外重大项目签约19个,签约金额97.5亿美元。其中,支持“一带一路”国家项目6个,签约额 8.388亿美元。其中,签约项目遍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约旦联合循环电站项目、南苏一号独立发电厂项目、蒙古国乌兰巴托“新阿穆古郎”综合住宅项目等。
服务国家战略 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在国外,建行北京市分行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中国企业走出去注入金融活水。在国内,建行北京市分行致力于做服务实体经济的深耕者。近年来,北京通州作为因国家战略而崛起的新城,一直备受各界关注。在金融回归实体的本源上,建行北京市分行从服务政府、企业、百姓和广泛参与社会公益四个维度,承担社会责任,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的建设提供实体服务。
据悉,在当前的副中心建设阶段,建行北京市分行将围绕副中心核心区棚改、水务、能源、电力等重点行业,打破业务条线限制,大力发展新兴业务,以综合服务模式提质增效,最大限度满足各行业个性化的金融需求。
在服务企业上,建行北京市分行自主创新了“非首都城市功能疏解贷款”,服务于北京副中心建设以及非首都城市功能疏解重点项目。“截至今年8月底,为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提供信贷支持超百亿。”建行北京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补充介绍,该行下辖通州支行还建立了北京市唯一一家公积金归集、公积金贷款业务综合代办网点,为区内3000余家公积金缴存单位提供便利的公积金代办服务。
在副中心大兴土木期间,百姓安置是重大问题。建行北京市分行代发的棚改项目当中,数千笔资金,从未出现过一笔错账,也没有一起争议事件;“这得益于我行员工加班加点走访数千户村民,提前采集信息,积极做好沟通的结果。”建行北京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分行将加快网点建设布局和智能化改造,持续提升服务体验。
此外,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建行北京市分行常态化地组织员工走进通州社区、走进通州校园进行个人信用、理财知识、反假币、防诈骗等公益活动。
创新产品体系 解决“双创”企业融资难题
在金融“脱虚向实”的背景下,建行北京市分行还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体系等,解决北京地区尤其是中关村地区“双创”企业的融资困境。“真没想到200万元的贷款这么快就到账了:真是及时雨!“日前,北京百康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国豪颇有感慨地说。对于这家位于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的小微企业来说,这笔钱决定了下一步的科研工作能否顺利展开。
给他“雪中送炭”的是建行北京市分行的互联网融资产品——“小微快贷”。该产品通过分析企业及企业主在该行的房贷信息、涉税信息、金融资产及结算数据等各项数据,综合计算出授信额度。
值得一提的是,“小微快贷”实现了全流程网络系统化操作,企业只需通过网银、网站、手机银行等渠道,就能完成网上贷款申请、网上贷款审批、网上签约支用的全部流程,大大提高了贷款申请发放的效率。此外,作为缓解小微企业资金周转的“法宝”,企业可随借随还,不仅灵活方便,还能为企业“减负”。截至目前,建行北京市分行共签约“小微快贷” 1466户,签约金额7.15亿元,累计发放“小微快贷”3.96亿元。
这只是建行北京市分行创新金融服务助力“双创”的冰山一角。“客户需求日趋多元化,建立高效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迫在眉睫。”建行北京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通过持续创新,不断满足客户需求,五年来累计服务科技型企业超3000户,向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超过35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多数高科技企业轻资产、缺乏抵押品。针对该情况,建行北京市分行先后推出科技企业“入园通”、科技企业信用贷、新三板股份质押贷款、新三板做市企业主动预授信业务等 19项创新产品。 “创新产品体系有效解决了科技型‘双创’企业的融资难题,五年来,自主创新产品运用159笔、投放8.58亿元。”建行北京市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
针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融资难题,2016年5月,建行北京市分行与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携手推出“助知贷”,是国内首个不附带其他条件、真正意义、可复制的纯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创新产品。目前,“助知贷”业务共实现9笔放款,金额3540万元;另有审批和储备项目10余户,金额约5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