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平海地处广东省惠东县的最南端,东临红海湾,西濒大亚湾,总面积142平方公里,现总人口3.4万人。
平海在明朝时期,是明朝的一个军事卫所,一个移民的聚居地,由元朝末年只有少数的土著居民发展至清末成为一个有两万人口的小城镇。本文根据《惠州府志》、《归善县志》等相关文献资料及平海内的家谱、族谱和相关的碑刻材料,考证平海姓氏、人口的来源,并分析其姓氏,人口来源的地点及原因等。
平海第一次人口迁入浪潮
平海是一个由明朝卫所军事建制发展起来的小城镇,一个移民的聚居地。在元朝末年之前,平海是一个非常荒凉、人烟稀少、史称南蛮绝地的地方。那么,这个非常荒凉、人烟稀少、南蛮绝地的平海,它是因为什么原因,在清末发展成为一个近两万人口的小城镇的呢?在笔者长达半年的调查、采访、研究中发现,平海在明清时期发生过两次较大的人口迁入浪潮。在跨越明清两朝的人口迁入浪潮中,平海的姓氏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人口也由少数的土著居民,在清末之前,发展成为一个近两万人口的小城镇。
平海最早有人类居住的时代,应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平海城东南面的东和乡洞上村的舂礁石上与黄旗洞均发现属新石器晚期的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石 、石凿、石斧、石 、砺石和叶脉纹、曲尺纹、方格纹、回字纹、夔纹等纹饰的陶片,有力地证明了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平海这块土地上已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笔者在2001年3月28日的《惠州日报》发表的“洞上村又发现新石器时代遗物”的一文中,也简述了这一个史实。对于他们后来怎样繁衍、生活习俗、迁移情况、姓何姓氏、操何方言,这是一个有待考证;也较难考证的问题。
1996年,笔者陪同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潘家懿教授调研地方方言时发现,在南宋末年就有人迁入平海,但为数极少。而平海有百分之八十的先人都是在明朝初年逐渐迁入的。所以平海第一次发生人口迁入浪潮,是在明朝初年,也就是说,是在建造平海城池前后。
当时为什么要建造平海城池?要说明这一个问题,应从明朝初期的卫所军事建制讲起。
明朝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明皇帝朱元璋开始重定兵卫政策,在全国建立卫所制度。以5600人为一卫,下分前、后、左、右、中5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又由10个百户所组成,百户所是明朝军队的基层编制,共112人。设2个总旗,10个小旗,1小旗10名士兵。另设有省一级的军事都指挥使。并实行军队世袭制,卫所官员(指挥使、千、百户)以及副职和旗(总、小旗)军,是以家庭形式世代居住于卫所。父在则子为余丁,父亡子继,兄终弟及,世代相袭。
卫所里的军人来源有四类:第一类是“从征”,即原来的农民起义士兵。第二类是:“归附”,即投降的元朝士兵。第三类是:“谪发”,即因犯罪而罚充的官吏和士民。第四类是:“垛集”,即征调平民百姓为军。
平海所城始建于明朝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建成于明朝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平海所城是明朝新的军事建制下,其中的一座守御千户所城。据嘉靖《惠州府志》卷十《兵防志》记载:“洪武二十七年,备倭都指挥使花茂始奏立碣石卫于海丰……又于归善县海滨立平海守御千户所”。另外在《重修开城都阃府花公墓志》的碑文里也讲明建造平海城池的原因:“……公升授大明洪武都阃府之职,建造平海城池,开五屯而养兵,创一城以抚民,靖海上烽烟,卫边疆社禝 ……”。
从“创一城以抚民”这一句话中,证明了在建造平海城池之前,这里已有原居民了。这些原居民是否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的后人?或者还混杂着一些迁徒到这里的外地人?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
根据史料以及笔者目前搜集到的族谱、家谱、宗谱、碑文和有关的文献确定:明朝最早来到平海的姓氏家族就有花、杨、汤、吕、原五姓。这些人都是来建造平海城池的前锋。
据《杨氏族谱》(手抄本)、(全本)记载:“(平海杨氏)始祖茂公,妣陈氏,生一子,纯(钝)(二世祖)。……三世祖勋公,世袭千户升建威将军。大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奉旨同花都司建设惠州府归善县平海城,开枝平海。将公考妣之火金(骨灰)(原葬湖北汉阳府汉阳县,应为杨氏源地)迁至平海……为平海开基之一世祖。”
这《杨氏族谱》有两本(均为手抄本),一为残本。(残本)记载:“始祖茂公,妣陈氏,原籍湖广(今湖北)汉阳府御香山,明初从军……。二世祖纯公,官章瑞公,应袭百户,因记录有功,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调补广东平海卫守御所世袭千户……,三世祖勋公,世袭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