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子·惠州事>家乡风情> 平海姓氏与人口源流探考

平海姓氏与人口源流探考

https://city.xizi.com   2006-06-16 12:11:15   西子湖畔    作者:汪洁   



平海第二次人口迁入浪潮

 平海发生第二次人口迁入浪潮,是在清朝时期。呈现最繁荣的商贸,也是在清朝时期。笔者在多次查阅乾隆《归善县志》、康熙《归善县志》及相关的资料中看到,明末清初时期,政府曾不断地往平海所城调动船只、士兵以及修筑多个护海炮台。如:清康熙至嘉庆年间(公元1662年——1820年),在平海所城前沿相继筑有大星山炮台,盘沿港炮台、墩头港炮台、东缯头炮台和吉头炮台等。又如:(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设平海左营三哨,官兵三百六十名,一把总领之专扎平海,调闽兵六百名,(驻)守平海, 门港、大鹏等处。”“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顺德镇标左营移驻平海,集官兵838名”。以上史料可以证明,当时平海所城经过有明一朝到清朝时期已被清政府列为海防重镇。一个海防重镇,由于军队的各种需要,使稔平半岛的工农商百业都兴旺起来,并在平稳中走向繁荣。在繁荣的经济效应下,来这里经商和定居的人自然就更加多了。

 又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来看,在明朝朱元璋颁布了“片板不许下海”的禁令,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禁止私人航海贸易,直至隆庆元年,朝廷才准许国人贩货于东西二洋。清朝时期,为打击海上抗清力量也采取严厉的海禁措施。清初,为截断沿海居民对明延平郡王郑成功在台湾抗清的支援,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颁布海禁令,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顺治十八年,除推行保甲连坐法外,在广东、福建等省推行居民内迁法。沿海居民内迁三十至五十里,尽烧民居及船只,不准片板下海。康熙十七年(公元1679年)再下严禁令,二十二年统一台湾,始开界弛禁。

 虽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但在海禁的政策下,约束了一些想靠海为生的生计型移民的迁入。清初,由投降清朝的汉族大官僚所组成的地方割据势力,割据一方。其中尚可喜为平南王,驻守广东。尚可喜因年老多病,大权掌握在其长子尚之信手中。尚之信“私设盐商,据津口,开总店”进行经济掠夺,其藩下所属的私市私税,每税所获银两,不下数百万。尚之信以酗虚横于粤,为人残暴凶狠,酗酒嗜杀,曾用佩刀无故刺死侍者解闷,割行人之肉喂狗,闹得鸡犬不宁。从康熙十二年至康熙二十年,历时八年才平定了三藩之乱。之后,康熙立即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荡涤三藩遗留的污泥浊水,如对三藩在各地推行的苛捐杂税“悉革除之”等等,促进了当地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所以,清康熙以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生计型移民迁入南端沿海的平海所城。为此、笔者寻访到在清朝时期迁入的姓氏族谱以及口头采访到的姓氏来源,也得到了这个答案,他们迁徙到平海的原因大部分都是经商,即生计型移民。

 《黄氏宗谱》(原手抄本,2002年重修为印刷本)记载:“十三世祖应宗公于清朝康熙十余年间(约公元1677年)由长乐(今五华县)迁徙平海司香涌约(今平海油麻元大乡)以垦田繁衍子孙……传至今为十二世”。据平海黄氏十世子孙黄业勤讲述:“其先祖到平海后是以种植疏菜、水果为业,由于当时生意很好,所以才有黄氏宗屋今天的规模。”黄氏一姓有两个宗系,一在平海城内的东门,一在平海城外的油麻元大乡。哪一个宗系先到平海已无法考证,笔者只从其有族谱记载的一个宗系。

 林氏一姓(采访记录,平海林氏第十一代子孙林瑞雄,79岁)“林氏第四代祖先桂芹公,约于清朝康熙年间(约公元1677年),从福建迁到平海居住。初时是在平海城外居住的,后来做打渔、贩渔的海上生意挣到钱才搬到北门城内建屋居住。传至今已是第十四代子孙了。”

 《陈氏族谱》(重印本)记载:“始祖承业公原籍福建兴化府莆田县绪家巷,于清朝雍正年间(公元1724年)迁徙到惠州府归善县平海城开基,是为平海陈氏族始祖……”陈氏一族来到平海后早期开了一间杂货铺,传至六代已分枝为“杏和堂”、“奎记堂”、“德济堂”(德济堂现尚存在)三个经营中心。

 《方氏族谱》(手抄本,现此族谱藏于惠东县铁冲镇赤岸村方氏宗祠)记载:“……传至十世祖,从本村(赤岸村)迁至平海城西元村开办商行……”

 郑氏《本家族谱》(手抄本)记载:“祖士魁公,妻李氏妈于清代道光年间(约公元1821年)从陆丰县岩前约迁到平海坑口村居住。”郑氏因什么原因迁徙到平海,族谱上没有记载。但坑口村历来都是垦田、种植之地,这郑氏是否与黄氏一样,迁徙到平海的原因,都是以种植疏菜、水果为业的呢?这就有待考证了。
邱氏一姓(采访记录,平海邱氏第七代子孙邱瑞兴,61岁)“始祖鸣凤公是在清代中期从福建迁到平海城以贩卖咸鱼为业。”邱氏一姓也有两个宗系,一在平海城内的南门,一在平海城外的河下村。在平海城内的一个宗系是从河南迁入平海,在平海城外的一个宗系是从福建迁入平海。据传邱氏来时是两兄弟,先从河南迁到福建以打渔为生,后从福建迁到平海以贩卖咸鱼为业。

 邓氏一姓(采访记录,平海邓氏第三代子孙邓辉荣,50岁)“大约于清末时期,一世祖凤光公从五华水寨镇罗浮村迁居到平海西元村打铁街,开办打铁商行,行号为‘打财利’。”

 汪氏一姓(采访记录,平海汪氏后人汪烟,80岁)“平海汪氏来自安徽省合肥县断桥村汪家巷,是哪一个朝代迁入;传至今第几代已无法考证。汪氏前三代子孙已在平海东门城外开办有饼行加工场了,行号为‘源兴号’”。以每代三十年计,汪氏在清朝时期这饼行加工场已经开办了。

 李氏一姓(采访记录,平海李氏后人李琦,71岁)“先祖是清朝中期从博罗迁居到平海的坑口村,后又从坑口村迁居到平海城内来开办豆腐坊,传至今第几代已无法考证。”

 以上姓氏家族都是在清朝康熙年间开始陆续迁入平海城及其附近的村落,他们大部分来自广东省内及福建省。其中黄、李、方、邓来自广东省内;林、陈、邱、郑来自福建省;而汪氏来自安徽省。他们都是从商,其中,食品类占大部分,如黄氏的蔬菜、水果;林、邱氏的鱼类;李氏的豆腐;汪氏的饼行。工具类的有邓氏的打铁商行,还有一些杂货铺,如陈氏和方氏。所以清朝康熙年间以后的移民是以生计型移民为主。

 清朝乾隆年间《东楼神店记》(平海古城东门楼)的碑记中刻有叶氏一姓。碑文的第二行刻着:“聿自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3年),蒙平海司主叶○念○晏公……”,据笔者考证,这叶氏当时是平海巡检司司主。而据乾隆《归善县志》卷12《军政》记载:镇抚,叶桂,归善人,由舍人报擒斩人犯贼级例授。叶祚,归善人,由舍人报宁夏获逆贼级例授。由此可推断在清朝乾隆年间或之前平海已有叶氏一姓。

 古氏一姓,是从梅县迁入平海,但历史年月不明,迁入原因不明。从其祖祠建筑推断,可能是在清朝中期迁入平海。

 杜氏一姓,从其祖祠建筑推断,应是在清朝初期迁入平海。据杜氏后人说,先祖是从福建迁入。

 平海张氏一姓亦有两宗系,一在平海城内的东门,一在平海城外的张家墩村,均无来源考证资料。

 在明朝时期,平海唯一的一个市场是在东门城内。到了清朝时期,外来经商和居住的人口不断地增加,在这种形势下,商贸交易行已逐渐向东门城外发展(今西元村)。从尚保存完好的草街、鱼街、米街、猪仔街、灯笼街、打铁以及潮州会馆、梅州会馆、广行会馆等等的清代建筑商住区,就可推断出当时平海的人口、商贸发展速度及规模。同样从潮州会馆、梅州会馆、广行会馆等建筑推断,在清朝时期平海的潮州人、梅州人、广州人应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且从商的为数较多,才会有专门洽淡生意的会馆。

 清朝末年,末代皇帝溥仪的大势已去,驻守在平海所城及周边的海域炮台来自全国各地的二千多个官兵,大部分已无法回到原籍,他们不得不就地屯垦、经商、落籍繁衍。因此,到了清末,平海的人口已发展到近两万人,姓氏数字也就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姓氏数字。

上一篇:苏东坡与惠州西湖
下一篇:西枝江畔古村行

论坛聚焦
热门文章
城讯
网友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