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建行辽宁省分行从夯实基础入手,持续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系统化和规范化建设,以实际行动将消费者权益保护理念融入到日常经营管理之中,并通过多种畅通渠道,帮助金融消费者解决难题,维护客户权益,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深受辽沈客户赞誉。
管理基础不断夯实以客户为中心理念深入人心
从2013年开始,建设银行就坚持通过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促进转型目标实现,不断推动完善各层级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运行管理机制。在总行层面,将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全行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并将其纳入经营发展战略、企业文化建设和年度业务发展指引中。在省分行层面,建行辽宁省分行成立了由13个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充分发挥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全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统一组织和协调作用。而在分支行层面,27家二级分(支)行均成立了专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在全行形成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逐层落实”的工作运行机制,确保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顺利推进和实施。与此同时,建设银行进一步健全制度体系。全行持续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体系化和规范化建设,现已初步建立起以消费者权益保护基础制度为纲领,相关业务领域操作规范为补充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体系。建行辽宁省分行先后制定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指引(试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考核评价实施细则》等基础性文件。近年来,建行辽宁省分行进一步完善了相关规章制度,在客户投诉处理、规范销售行为、信息安全保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考核评价等方面,相继出台了各项制度办法,将消费者权益保护要求嵌入业务管理制度和流程中,为有效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政策依据。
积极开展宣传教育营造良好金融环境
建行辽宁省分行深入开展专项宣传教育活动,由该行制定具体方案,指导和监督辖内各分支行有序开展“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金融知识普及宣传月”“普及金融知识进万家”“送金融知识进校园”等主题活动,提升消费者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活动中,建行辽宁省分行以营业网点为宣传主阵地,利用营业网点LED显示屏、多媒体终端、自助设备等物理渠道进行宣传,并加强示范网点公众教育区的建设,以“小讲堂”“微课堂”的形式,安排青年员工志愿者,向等候区客户宣传讲解金融知识;各分行以“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面向社会公众及青少年、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定群体,广泛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宣传。以金融知识进社区、“快闪+金融知识体验”、防范金融诈骗模拟剧、金融知识普及互动晚会等特色活动,向金融消费者宣传讲解资金和信息安全知识。
建行辽宁省分行还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通过制作H5、微视频、漫画设计等形式,向该行互联网网站900多万客户、电子银行微信公众号和手机银行客户群发布宣传信息,充分运用各类新媒体向消费者进行宣传,确保金融知识深入千家万户。同时,积极组织各分支行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教育的主体责任。其中本溪分行营业部成为全国首个地市级“银行业金融知识教育示范基地”。通过多渠道组织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实现宣传和教育工作的常态化。
建行辽宁省分行还组织开展了“信用记录关爱日征信宣传”“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月”“科技活动周”科普与宣传、“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并积极参与人民银行沈阳分行组织的首届网络安全攻防竞赛。通过多渠道多频次开展消费者安全宣教工作,提升了消费者防范风险和辨别真伪能力,营造出全行各个部门共同参与金融知识宣传普及的良好氛围。
在加强内部宣传的基础上,全行持续通过当地主流媒体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在每年的“3·15”及9月份金融知识宣传活动月期间,建行辽宁省分行充分利用媒体及户外广告进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宣传,进一步塑造出建设银行关爱消费者、积极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职责的企业形象。
投诉渠道多元化 及时回应消费者诉求
为方便消费者投诉,建行辽宁省分行已经建立了多层次且运行畅通的投诉受理体系。除了可以通过95533客户服务热线、企业门户网、营业网点等渠道投诉外,消费者还可以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博、微信等渠道,向建设银行反映遇到的问题,拓宽消费者问题反馈渠道,并受理民心网和“12345”沈阳市民热线等渠道反映的问题。为了使消费者的诉求得到尽快解决,建设银行明确了投诉处理流程。建立营业网点投诉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客户投诉升级预警机制、客户投诉处理和解长效机制及有效、畅通的诉求解决机制,积极与客户沟通,合理引导消费者理性寻求纠纷解决路径,妥善化解矛盾纠纷。
在做好投诉处理工作的同时,建行辽宁省分行还加强对客户问题的收集整理和大数据的分析与运用,经筛选汇编成案例专刊供全行学习交流,促进了客户问题处理水平的整体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部门通过“业务联系单”加强投诉监督管理,及时受理和处理消费者比较集中的投诉问题,重点强化对投诉处理过程的干预,必要时向相关职能部门提出处置建议和改进要求,加强跟踪和回访,力争让每位投诉客户满意。
“预防为先、教育为主、依法维权、协调处置”,建行辽宁省分行秉承这一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总体方针,将继续努力把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向纵深推进,坚持客户至上,践行社会责任,持续巩固与消费者之间和谐、共赢的良好金融消费关系。
建设银行参加军民融合项目落地签约仪式
近日,建设银行河北省分行作为唯一金融机构受邀参加雄安光启军民融合项目落地签约仪式,标志着首家高端高新民营企业落户雄安!建信信托作为代表与光启研究院签约,建行河北省分行任鹏副行长在签约仪式后与光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联合创始人张洋洋博士进行了会晤。深圳光启研究院是一家全球化的创新集团,在超材料、智能光子、临近空间技术等领域拥有世界级的创新团队和国际一流的尖端技术、前沿技术。光启研究院布局河北,落户雄安是落实党中央军民融合重大国家战略、创新军民融合发展机制、拓展军民融合发展空间的生动实践。
建设银行致力于为雄安新区提供全方位、立体化金融服务,集全行合力服务新区建设,总分行领导多次与雄安新区管委会、中国雄安建设投资集团、驻雄安央企、民企工作组有关负责人进行深入对接,全面了解金融需求,推介建行特色金融产品,确保以最快的速度、最优的服务、最好的产品助力新区建设。
建设银行五年砥砺奋进,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奔跑在金融改革创新前列
企业名片:中国建设银行是一家中国领先的大型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历经六十余年改革发展,成就了国家建设金融主力军的美誉,现已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大型综合性商业银行,在英国《银行家》2017年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中,位居第二“哪里有重点建设,哪里就有建设银行。”诞生于“一五”规划的新中国建设热潮中,建设银行从一家经办基本建设拨款的专业银行,发展为总资产超过21万亿元,公司机构客户突破400万,个人有资产客户超过3.4亿,规模、质量和效益等经营指标在全球银行业名列前茅的大型综合性商业银行集团。今天的建设银行,已然成为共和国砥柱中流的金融巨子。
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银行始终勇立潮头,砥砺奋进,走在了金融改革发展的前列。5年间,建行集团资产总额突破21万亿元,增长逾7万亿元,年均增速达10.7%。盈利水平持续良好,主要财务指标均居同业领先水平。在英国《银行家》杂志按照一级资本排序的“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建设银行位列第二。
与共和国建设同呼吸共命运
“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建设银行积极承担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始终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立行之本,在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积极发挥金融主力军作用。”建设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5年来,建行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支持“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实施,截至2017年6月末,基础设施行业领域贷款余额3.2万亿元,支持国家重大工程项目4662个。大力拓展普惠金融,加强对“三农”、小微企业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涌现出“小微快贷”“裕农通”等深受市场欢迎的产品和服务。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49万亿元,涉农贷款余额1.72万亿元。建设银行还积极实施多项减费让利措施,5年间累计让利596亿元,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作为服务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一环,债转股的落地一直备受关注。
据介绍,2016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后,建行率先落地实施了云锡、武钢等试点债转股项目,全国首家获批成立市场化债转股专业化实施机构——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截至目前,建行已与42家企业达成市场化债转股合作意向,签订了总额5542亿元的框架协议,其中,落地资金达766亿元。业内人士表示,建行在市场化债转股领域的领先优势,既体现在方案研究过程中的技术贡献,更在于率先把债转股模式落地,从而引领这项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举足轻重的任务实现突破。
力发力金融科技全面提升服务能
随着科技变革的日新月异,建行深刻意识到,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强大信息系统支撑,未来业务发展将受到重重羁绊。2011年,在建行党委、管理层的毅然决策下,决定启动“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对信息系统进行企业级的全面革新,让业务功能的开发如同积木组合一样高效灵活,实现千人千面按需提供服务。在强烈的使命感召下,在全球还没有可参考的案例下,建行人开启了长达6年的“科技长征”。今年6月,历经6年、前后有9500多人参与开发的建行“新一代”核心系统全面建成。这项金融科技创新的重大成果,全面提升了建行现实和潜在竞争力。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行将把“新一代”系统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把优势变成胜势,打造建行核心竞争力,为建行改革转型和中国金融科技发展贡献强大的科技动力。
建设银行提出了移动优先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以手机银行为代表的移动金融业务。目前,建行手机银行已发展成集金融和非金融服务为一体的App,功能丰富、体验良好,越来越多的用户从去网点、网银办理业务转为使用手机银行。
经过5年高速发展,截至2017年6月底,建行手机银行客户已达2.44亿户,当年交易量、交易额分别达到217.4亿笔、25.6万亿元。手机银行已成为建行各业务销售和服务客户的第一大渠道。从重点业务看,超过50%的基金交易、60%左右的贵金属交易、75%左右的账户商品交易、超过80%的快贷申请都是通过手机银行完成的。
经集约化转型,借势金融科技,建行服务客户水平显著提升,客户排队等待时间平均减少约5分钟,对公结算业务单笔时长由5分钟缩短为2分钟,个人信用卡办卡时长从15天缩短到7天。对于专业复杂的外汇类业务,实现了政策性审核、账务处理、资金清算、国际收支申报全流程集中,外汇业务单笔办理时长缩短50%。
近年来,建设银行探索运用大数据、人机智能交互等新技术,自主研发了集客户业务办理、产品展示销售、体验交流互动为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智能化设备——智慧柜员机,综合了网上银行和传统网点的功能,成为深受客户欢迎的新型服务渠道。目前,已在网点投放超过60000台智慧柜员机,有力提升了网点的智慧化水平,大大提升了网点业务办理效率,缩短客户等候时间。
建设银行基于互联网技术创新,推出“小微快贷”互联网融资服务新模式,客户可以足不出户,网上办理,真正实现从贷款申请、审批、签约到贷款支用的全流程线上操作,做到资金实时到账。“小微快贷”推出以来,以便捷、高效的流程迅速拓宽服务覆盖面,截至2017年6月底,贷款客户已超过7万户,贷款余额370多亿元。
跟随国家战略加速全球布局
5年来,建设银行不断做优做强,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稳步提升。按照“综合化、国际化、量质并重、效益提升”的宗旨,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对外经济合作大趋势,服务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为支持国家实体经济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建行国际业务已成为一匹“快马”,有力支持了“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企业“走出去”。截至今年6月末,建设银行形成了遍布全球的机构布局,已在2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分支机构,拥有境外各级机构251家,实现跨时区、跨地域、多币种、24小时不间断的金融服务。
建行在英国、瑞士、智利的人民币3大清算中心平稳运营。目前,伦敦分行人民币清算总量已近18万亿元人民币,使英国成为其在亚洲之外最大的人民币清算中心。建设银行在境外开立23个币种62个清算账户,总行级代理行1369家,覆盖132个国家和地区。
围绕人民币国际化和中资企业“走出去”,力推国际化转型,建行海外资产规模快速增长,盈利稳步提升,结构不断优化,资产质量优良,集团贡献度不断提高。截至今年6月底,建行海外商业银行上半年实现净利润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6.70%,上半年国际结算量5789亿美元,跨境人民币结算量4290亿元。
目前,建设银行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包括全球现金管理、海外并购、境外融资、跨境人民币、财务顾问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化金融服务。2015年以来,建设银行累计为俄罗斯、巴基斯坦、新加坡、阿联酋等1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50个海外重大项目提供金融支持,建行签约金额约合98亿美元。目前,累计储备重大项目200多个,半数以上项目集中在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