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棋局已过中盘
细观建行近年的连续举动,能感觉到都流露出一场大转型的气息,这不禁给人无限想象空间。2016年9月,建设银行举办了CCB2020宣传推介活动,事实上,建行的整体转型早在2012年已谋划。
透过此次推介会可大体了解建行的转型方向和重点。建行管理层一致认为,加快实现客户服务平台化、收入结构多元化、运营管理科学化是建设国际一流银行的需要,建行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综合性经营、多功能服务、集约化发展、创新型银行、智慧型银行的转型方向。
其中,在向综合性转型方面,建设银行立足银行主业,加快子公司和海外两翼发展。目前,建行集团综合金融服务功能逐步健全,在非银行金融领域拥有建信基金、建信租赁、建信信托、建信人寿、建信财险、建银国际、建信期货、建信养老等子公司;在特定领域和区域,设立了若干提供专业化和差别化服务的银行机构,包括中德住房储蓄银行和27家村镇银行。同时,建设银行加快海外布局,目前已在29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境外各级机构251家,基本完成了全球目标市场布局。
在向集约化转型方面,建行从流程优化、运营集约、资本节约、管理科学等方面入手,力争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并实现科学管理的目标。目前,已推进优化信贷审批流程,风险管理职责进党委,在同业首创合规官制度,新设资产管理、同业业务和金融市场交易三个直营业务中心等措施,使内部机制更为科学高效,推进业务运营集约化。
在向创新银行转型方面,建行不断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流程管理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商业模式创新,实现由规模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力争到2020年实现创新产品数量和质量均居同业前列。2013年-2015年,建设银行已完成创新3600多项,是上一个三年的3.5倍。目前,创新推出的“快贷”、“云税贷”、“裕农通”、“小微快贷”等,已成为极具市场竞争力的“拳头”品牌产品。
在向智慧银行转型方面,建行依托“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加强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的智慧型产品、服务和模式创新,构建网络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可见,建行因势而变实现突围的棋局已过中盘,新动能显现,宏伟蓝图正在步步接近。
“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工程:“杀手锏”祭出
在建行的转型战略中,一项紧要动作就是打造其“杀手锏”——“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工程,这是建行六年磨一剑打造出来的利器。2017年6月24日,是一个足以载入建行发展史册的重要时刻,建行举全行之力耗时六年打造的“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成功上线。这标志着建设银行全新核心系统建成,为该行战略转型和业务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该系统从业务架构入手,采用业界领先的企业级建模方法,描绘出建行的业务蓝图,全面建立集团层面的流程模型、数据模型、产品模型以及用户体验模型。这套业务模型,既覆盖了现状,解决了当时的所有痛点问题。
目前,建行部署在X86云上的应用已达83%,通过主机下移和资源池化,主机利用率从90%降到70%,节约资源超过2.6万个处理单位,在业务量年均增长33%的情况下保持主机资源使用率零增长。近年来“双十一”期间,建设银行的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都稳居同业首位。
“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工程既适用于瀑布式大规模开发,指导大型商业银行战略转型项目的顺利实施;也适用于迭代式的敏捷开发,推动诸如建行龙支付等创新产品的迅速投产,为建行带来创新速度、处理效能等全方位的竞争优势。产品创新更迅速,营销目标更精准,客户体验更优良,业务运营更高效,风险管理更全面,财务报告更准确。这显著增强了建行在互联网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该核心系统一经上线就在向智慧型银行转型方面显现出强大的竞争优势。核心系统充分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成了全渠道、全流程、全覆盖的服务与营销体系。通过“线上+线下”智能全覆盖的方式,助力智慧银行建设。
该行在业内率先启动大数据战略,其中的亮点智能客服“小微”,自2013年起已累计服务用户数突破12亿人次,现日均服务用户超过230万人次,全渠道回复准确率超过90%;建行也成为国内首家在生产环境实现“金融云”的商业银行,将数据和信息通过云管理,促进服务效率大幅提升。
在核心系统的基础上,目前建行已高标准建成12家智慧银行,启动首批5 家分行深化智慧银行网点建设试点工作。到今年6月末,该行投入运营自助银行28568家,自助柜员机账务性交易量达柜面6.41倍。
小微金融大有可为
虽是一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具有传统优势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但建行借助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在小微企业和个人金融方面也不遗余力地创新。针对小微企业,近两年,建行将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与小微金融深度融合,助力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建行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展产品与服务模式创新,组建了上海数据分析中心,利用“大数据”挖掘“小信用”,推动小微企业“普惠金融”发展。
通过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的运用,建行破解了传统模式的融资困境,将小微金融服务的重点放在真正有融资需求的创业创新型小微企业身上,解决科技企业、大学生创业等“双创”主体轻资产、无抵押、融资难的“痛点”和“难点”。
以“小微快贷”为例,这是建行打造的创新性自主贷款产品。借助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在精准客户服务和精细风险管控中的应用,该行依托“小微快贷”全流程在线融资服务模式,为众多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自建设银行“小微快贷”上线以来,尝到“甜头”的企业不计其数,目前,建行通过“小微快贷”已累计为6.5万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近500亿元,小微企业贷款客户新增和总量均保持同业领先。
针对个人金融,以“快贷”为例,这是建行创新推出的国内金融系统首个全流程线上自助个人贷款产品。经过两年多的实践证明,“快贷”实现了客户数超两百万、贷款投放超七百亿的良好市场效果,得到了客户和市场的一致肯定,也成为传统银行业应对跨界冲击、加快转型发展的重磅产品。正因此,该产品在《亚洲银行家》2016中国奖项计划评选中荣获“2016年度中国最佳消费信贷产品”。
“快贷”借助于电子渠道,无需客户提供任何纸质材料,全流程自助,“三秒三步”即可完成贷款办理,给客户带来极致体验。“快贷”成为建行转型发展战略中的一项重大创新,为提升业务竞争力、加快消费信贷转型发展找到了方向。
正是运用大数据手段,“快贷”基于银行海量客户数据,通过建立客户评价筛选模型进行客户准入及评价,确保了客户准入及评价规则的科学性。同时,利用技术手段,将信贷风险把控的基本原则落实在产品功能设计中,通过监测预警模型动态提示疑点提高贷后管理的及时性、有效性,由“人控”变“机控”,风险更可控。
“建行杯”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落幕
9月16-18日,“建行杯”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隆重举行。本次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2241所高校的150万大学生参赛,产生比赛项目37万个,均创历史新高。经过初赛和复赛的激烈拼抢,144支队伍对最终的43个金奖项目展开了最后角逐。9月16-18日,“建行杯”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隆重举行。本次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2241所高校的150万大学生参赛,产生比赛项目37万个,均创历史新高。经过初赛和复赛的激烈拼抢,144支队伍对最终的43个金奖项目展开了最后角逐。
18日下午,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抵达总决赛现场,并视察了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和中国建设银行服务展,对“双创”成果和建设银行支持大学生“双创”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刘延东指出,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创新创业的工作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勉励广大青年学子开拓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青春力量。
当天上午,大赛闭幕式隆重举行,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副部长林蕙青,陕西省省长胡和平、副省长魏增军,福建省副省长杨贤金,中国建设银行监事长郭友、副行长章更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郑晓静,以及中央网信办、共青团中央、国家发改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高教学会、西安市人民政府等单位有关领导出席闭幕式。
闭幕式上,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中国建设银行监事长郭友、副行长章更生分别为冠、亚、季军颁奖,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为中国建设银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市人民政府颁发了感谢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郑晓静、中国建设银行监事长郭友、陕西省省长胡和平、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先后发表致辞。最后,大赛会旗交接至下一届大赛承办地福建省副省长杨贤金手中,本届大赛圆满落下帷幕。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国家教育部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会同相关部委落实“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国家战略,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力的一项重要活动。今年8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给本届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回信,勉励大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2015-2017年,中国建设银行连续三年独家冠名并参与“建行杯”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016年4月,中国建设银行独家与教育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实际行动全面支持国家“双创”战略实施。此外,建设银行还专门创新打造“建融慧学”教育领域综合金融服务品牌、“金蜜蜂”大学生综合金融服务品牌、“学生惠”校园网络金融服务品牌,推出一揽子支持大学生“双创”的专属服务与产品,建设“双创”实习实训基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与非金融业务综合化服务。下一步,中国建设银行将继续携手教育部共同推进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战略实施,培育形成一批真正具有盈利模式和竞争力的创新创业群体,持续打造和推进教育与金融融合发展的精品工程,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建行亮相全国“双创”活动周 创客行系列公益活动正式启动
近日,深圳建行为支持创业创新全力打造的建行“创客行”系列公益活动正式启动。本次活动由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深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联盟、建银国际主办,松禾创新、深圳市众创空间协会、《创业子午线》承办,建设银行总行创新部副总经理汪下烟,建行深圳市分行副行长李忠东,深圳市商业联合会执行会长、深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联盟执行主席林慧,建银国际(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强,银行业协会会长范文波,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货币信贷处处长张春光,深圳银监局法规与创新处副处长郑昊,南山科创中心主任助理刘巍等领导和嘉宾及一批创投机构、创客空间、创客代表出席启动仪式。为进一步响应中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大力支持深圳市打造成为国际创客之都,建行深圳市分行、建银国际在金融领域率先发声,自2015年起就致力于打造“建行创客行”系列活动,组织了15场建行创客沙龙日,蓝色梦工厂创客海选、初赛、复赛等建行创客行系列活动,获奖团队由陈彪副市长带队赴英国参加创业交流会亮相国际舞台;此外,对接了近百家各类创客,搭建了8个创业孵化平台。今年,建行将继续整合多方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在金融和创业领域的影响力和辐射作用,扩大平台影响力,大力支持深圳创客及希望成为创客的年轻人实现梦想,将“融资”与“融智”有效结合,带动深圳市金融资本与创客产业的对接,加速创客项目的产业化。
据悉,建行创客行系列活动具体包括三大品牌活动:一是创客创业大赛,以路演的形式,挖掘展现深圳优秀创业项目,通过初审、复赛和决赛,最终评选出获奖选手,最高奖金达10万元,并由松禾创新设立一亿元专项基金实投本次大赛。获奖团队还可获得孵化器对接、投资机构对接、媒体服务等支持。二是创客训练营,赛前组织参赛培训、主题沙龙、创客学院,赛后安排投资人对接、孵化器对接、创客PRO、媒体服务等活动。三是创客空间站-壹计划。创客空间站为有创新想法和技术能力的企业提供自由对接的平台,来自不同行业背景的创新人才现场组队并启动创业项目,通过IDEA展示、自由组队、导师辅导、DEMO制作、路演等环节,让产品完成从零到壹的跨越。活动将于近日陆续开展。
建设银行长期以来坚持履行社会责任,连续11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获得2016年度最具社会责任金融机构大奖等荣誉。在深圳,建行的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多年来一直位居同业第一,同时也是金融同业中的创新领头羊,蝉联深圳市金融创新奖等荣誉。为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行利用大数据为小微企业“画像”,针对包括广大创客、初创期企业在内的小微企业轻资产特点,创新推出“云快贷”、“税e贷”、“高新贷”等一系列产品,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截至2017年8月末,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762.84亿元,位列深圳同业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