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子·惠州事>家乡风情> 西湖棹歌中的鹅城风情

西湖棹歌中的鹅城风情

https://city.xizi.com   2007-04-30 13:46:35   西子湖畔    作者:江北居   

  旧时惠州城三分陆地七分水,周遭村民近取湖利,亦渔亦农。他们朝耕暮渔,打鱼捞虾,卖莱买肥,倒尿入粪,棹舟一叶,穿梭往还于万顷碧波中。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优美的生态环境,孕育了充满乡土气息和古城风情的丰湖渔唱。及至清代,文人雅士慕名而来,游湖听歌,竞相仿效,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西湖棹歌。

  这些西湖棹歌虽然是文人拟作,大体而言,调式近乎竹枝,词语不避俚俗,颇具地方民歌的风味。而它的最大亮点,是在每言必及于惠州风物。例如西湖源于三溪,活水常注,正所谓“溪水东流不贮泥”,湖水终年新鲜洁净,沿湖居民皆汲取饮用。江逢辰就有棹歌唱道:“芙蓉花开云锦铺,凝妝明镜无时无。怪道儿女颜色好,朝朝梳洗对西湖。”——少女的清纯秀美与湖水的洁净明澈交相辉映,诗人给我们描绘的,是一幅多么亮丽的西湖明镜图!

  西湖的菜蔬亦颇足一述:“丰湖有藤荣,可以敌莼羹”,这是九百年前东坡的诗句。东坡还称赞丰湖的“芥蓝如菌蕈,脆美牙颊响;白菘类羔豚,冒土出蹯掌”(《雨后行菜园》);又说惠州于霜降后“萝卜生儿芥有孙”,其“味含土膏,气饱风霜,虽粱肉不能及”(《撷莱》)。白菘就是白莱(黄塘条羹白即其优质品种之一),芥孙即芥莱心,沿湖人家多种,又尤以黄塘一带出产的最为著名,据说是用井水浇灌,肥嫩甘美,比一般价格要高而且好卖。“鲜水黄鱼白菜箭”,成了鹅城普通人家时令菜送的最佳组合。此类市井风情,正史方志一般不载,在西湖棹歌则是常见的题材:“黄塘寺畔几人家,种莱年年当种花。卖莱入城归欲晚,湖船携酒看晚霞。”(丘逢甲)“菜花开时蝴蝶飞,菜心摘时儿臂肥。黄塘井水甜似蜜,贪饮清泉不肯归。”(江逢辰)这些棹歌,真可作风物志读。

  “木棉花下夕阳疏,破网高悬晚市初。莫笑诗人高价买,尝新爱食水晶鱼。”吴希仲这首棹歌,描述的是湖边鱼市于三月水晶鱼初出时,居民争购尝新的热闹情景。水晶鱼亦称白饭鱼,长三黍(约三分许),光滑无鳞,表里融彻,以白瓷盘浥之,与水无异。关于白饭鱼的西湖棹歌,最有名的当数宋湘写的那首:“西新桥下水苏苏,三月风吹白饭鱼。郎罩桥南妾桥北,两头莫放一头虚。”作者自注:“白饭鱼于三、九两月聚桥下,土人取之荐朝云,俗传朝云遗簪所化云。”多么动人的传说!多么淳朴的古城民风!

  千百年来,东坡和朝云的爱情故事和美丽传说,给惠州西湖添注了意韵悠长的历史人文气息,深深地渗入到古城的日常生活之中。关于这一点,西湖棹歌同样可以作证:“三月花开湖草青,踏青都上六如亭。渠浓嫁得好夫婿,听说生前渠念经。”(宋湘)“六如亭上草成茵,来拜朝云问夙因。不羡成仙共成佛,羡他生死托才人。”(陈寿祺)“六如亭路多垂杨,红菱翠藕开野塘。郎坐船来妾船尾,朝云墓上去烧香。”(江逢辰)在惠州人看来,朝云是爱神,朝云墓是众生祈求婚姻美满的圣坛。据江逢辰的记载:元明时,这里有松梅千株,守墓百家。至清代,每岁清明,倾城士女,酹酒罗拜,补种梅花。人们对东坡朝云的敬慕,已衍化为一方良风美俗。

上一篇:文天祥抱恨惠州
下一篇:明代叶梦熊家四烈女

论坛聚焦
热门文章
城讯
网友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