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惠州市委书记柳锦州
「两会」前夕,记者前往素有「粤东门户」、「岭南名郡」之誉的广东惠州市,专访市委书记柳锦州。他给记者印象最深的话是:今后五年是惠州重要发展机遇期,我们将再造一个新惠州!大公报记者 梁维果 詹百灵 刘卫东
南人北相的柳锦州,豪爽地回答我们的每一个提问,如数家珍地介绍惠州市情和未来发展思路。我们的访谈在闻名天下的惠州西湖之畔进行。回味烟雨中的一湖春色,更让人切身感受到柳锦州介绍的惠州,那一个个国家级的「金字品牌」──优秀旅游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等等,如此形象真实地展现在面前。
位于珠三角东翼的惠州,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自隋代以来就是东江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柳锦州用「四东文化」来概括它曾经有过的辉煌──东坡(宋代苏轼曾任职当地,大文豪点染下的惠州西湖从此扬名天下)、东征(1925年黄埔学生军在惠州城下大败陈炯明叛军)、东纵(抗战时期东江纵队总部在惠州境内)、东江(客家文化的重要地区)文化,至今仍展现出持久的魅力。
工业城发展潜力大
不过,更令柳锦州自豪的是惠州的今天。改革开放以来,惠州已逐渐发展为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是广东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随着TCL等一大批中国知名企业在这里崛起,「数码名城」的美名已传遍海内外。如今,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和中海油1200万吨炼油项目在这里建成和动工,惠州又将崛起为一座崭新的「石化名城」。
2001年3月,柳锦州从清远市长任上调任惠州,同年4月当选惠州市长;2003年8月,转而担任市委书记。屈指算来,他在惠州工作生活了5年时间,作为城市发展的亲历者和重要推手,柳锦州为惠州取得的成就感到鼓舞。他说,这5年间,惠州国民生产总值从425亿元增长到803亿元;财政收入从13亿元增长到34.7亿元,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都翻了一番。
说到已经起步的「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柳锦州显得信心百倍。他说:「未来5年,我们要再造一个新惠州。」从数字上看,这意味着惠州GDP将比现在翻一番,达17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0年,惠州将基本建成珠三角东部的经济强市,建成以数码和石化产业为两大支柱的工业名城。
惠州市定下这样的宏图,是有现实依据的。目前,惠州电子信息制造业早已名声在外,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有极大的影响力。2005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23亿元,在全省排第2位。在全国电子百强前25位企业中,惠州占有四席,TCL、德赛、华阳、侨兴分别排名第3、第21、第23、第24位;其中,TCL还是全球第一大彩电制造商和第七大移动终端设备制造商。惠州的彩电、机芯、激光激光头、电池等方面的产量均占世界第一。
数码石化两大支柱
此外,地处珠三角、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惠州,截止到去年底已引进外资企业8000家,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25家在惠州投资设立38家企业。
上述基础和条件,凸显惠州已经能够为广东未来发展发挥特有的集聚效应。今后,随着自主创新能力的加强,惠州将更好地承接深圳、东莞两地电子制造业的转移。凭着陆地面积占珠三角1/4、拥有东江及其支流西枝江的丰富淡水资源等优势和条件,惠州将继续成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风水宝地。
柳锦州告诉记者,今后几年,惠州将进一步整合电子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自主知识产权,让更多的企业做强做大,走向世界舞台。
惠州发展的另一张「王牌」,是正在大亚湾畔迅速崛起的石油化工产业。用柳锦州的话来说,这是惠州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潜力巨大。
投资43亿美元的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去年底全面建成投产,奠定了惠州百年新发展的格局。据测算,它的带动效应可达1:50,目前已吸引的相关产业就达703亿多元。而投资169亿元的中海油1200万吨炼油项目的动工,更使惠州石化产业如虎添翼,大亚湾石化园区的「磁吸」效应、产业集聚功能日益显现。
大亚湾石化园区规划面积达30平方公里,目前已经落户34个石化产业相关项目,正在洽谈的还有11个,这些大项目的能量正在释放。柳锦州预计,未来3年,石化园区的投资规模将达到800到1000亿元。他同时请关注环境保护的人士放心,石化园区坚持高起点建设,所有项目要过的第一道关就是环保,而国际大公司项目建设亦有十分规范的环保手段,伴随着石化新城的,将是绿色港湾。
主力发展特色农业
作为市委书记,柳锦州眼中当然不只有电子和石化两大产业支柱。他更看重那些相关大项目的带动作用,因为这才是惠州经济整体发展的动力所在。柳锦州介绍,普林斯通轮胎、惠州港(和记黄埔投资)、LNG电厂、供水、油储等一批重大项目都在进行之中,依托这些项目,惠州将进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惠州虽紧邻香港、深圳等发达地区,自身发展水平也不低,但不少山区乡镇仍较落后,在全部360多万人口中,农村人口占了61%,北部博罗、龙门是传统农业县,这些都使惠州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柳锦州认为,不提高农民收入、不解决好「三农」问题,惠州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就无法实现和谐。因此,他特别感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迫切性。
柳锦州介绍,惠州将重点抓好乡镇经济、特色农业的发展。发展乡镇经济,主要靠「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并大力发展中心镇来带动。发展特色农业,重点是优化农业结构、形成系列特色品牌,目前惠州已经有了梅菜、马铃薯、甜玉米、韭黄、荔枝、龙眼、龙门年桔六大特色农产品,随着「一村一品」或「几村一品」的变成现实,特色农产品将层出不穷。
做香港菜篮子基地
目前,惠州有一半以上的副食品及蔬菜供应香港市场。如果说乡镇经济的发展将给港人提供一定的投资机遇,那么特色农业的发展,无疑将造福更多的香港市民。柳锦州说,我们建设新农村,要积极发展副食品工业,更好地成为香港的「菜篮子」基地。
柳锦州表示,惠州和香港人民同饮东江水,惠州8000家外资企业70%是港资的,所以,我们忘不了香港对惠州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他又向港人发出盛情邀请:惠州空气好、环境好,是休闲、旅游、度假的好地方,眼下正积极发展百里生态旅游长廊,建设绿色生态惠州。欢迎更多的香港同胞前来惠州,惠州愿成为香港的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