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子·惠州事>家乡风情> 回首是“猪”

回首是“猪”

https://city.xizi.com   2009-06-08 15:03:04   西子湖畔    作者:A弦   

  开篇:猪事缤纷

        “牛,牵到马来是牛,牵到米国也还是牛,不会变成猪!”

      这是一句很常用的话,原本是用来调侃某人的“硬颈”,牛脾气,到那里都不会改变。当然今天说的不是牛,是猪,猪的故事比较多——从2007金猪之年,过山车般的猪肉价格,从西游记中的八戒到今天墨西哥的猪流感,猪来猪去,猪事缤纷,源源不绝,不断地被挖掘,不断被传唱……

  篇一:关于猪的讫语

  南人好武,曾经械斗如同家常便饭,族姓之间、村寨冲突,或者外敌来犯,钟声一响,男女老幼手执土铳钉耙、锄头扁担蜂拥而出,声势浩大,一片血光。因为械斗,汤村名声在外,获号“汤坝井下,黄蜂不敢惹”(客家话),因为械斗,村村炮楼高筑,家家户户武备藏弹……

  时过境迁,步入文明社会,土铳钉耙不再用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来打猪——打山猪,打山猪也只是在解放初期的那个年月,不像现在青山绿水都成了不毛之地,别说山猪,就连小麻雀都难见一只。我们出生在80后,没见到那个大打山猪,猛除四害的岁月,今天摸着这支锈迹斑斑的六齿钉耙的时候,忽然想把它拿到院子里舞舞,学学八戒,但看到那满是蛀孔的木柄,又惧怕舞到半空的时候会忽然折断,没有耙到想象中的山猪反而耙到自己,只好怏怏作罢。

  我很难想象当年老爸他们是怎样用这六齿钉耙消灭山猪的,我想怎么也要带支枪才行,民兵营的56步枪,再找个好手,一枪毙命,最不济也要带支土铳,子弹一出入同天女散花般,大概能把山猪打出遍身窟窿,那惊天动地的枪声,必定能将后来的猪吓得两脚发软,束脚就擒!可是后来我忽然明白了,在一场惊心动魄的事故中,我才明白这是错得多么严重。

  一年春作首,六畜猪为先,在现代人的印象中,猪象征圆满,象征丰润。憨态可掬,圆润可爱,整天乐呵呵的,不知愁滋味,实在是让人羡慕。山猪可不是这个样子,大家看到《狮子王》中的膨膨龇着獠牙,势不可挡地冲上来的时候,那个结果可是很严重的,能把一棵腕粗的小树锨翻,我想那獠牙截到人的屁股上,那创口一定比56步枪子弹还严重,所以大人们从小就告诉我们,进山遇上了野猪,一定要拼着命跑,又不能傻跑,要就近当即爬上树去,生命才有保障!人与猪跑,那时人还不是对手,山多杂木,我们不是刘祥,跑不过横冲直撞的野猪。我又想猪怎么看来都是和善的,一脸笑呵呵的表情充满了温暖,怎么会和人来作对呢? 
       
  在人和野猪争抢番薯的岁月里,冬夜寒冷的麦田里瑟瑟作响,野猪又大驾光临,欲与人们分享粮食,不管前面是否有兽夹,是否有钉耙,是否有土铳在等待着它,义无反顾,或是为了抵抗碌碌饥肠,或是为了嗷嗷待脯的小猪,义无反顾,当然它是给逮住了,我从没听老爸说过怎么逮住这凶猛的猪,也没见过村中广场深更半夜的屠猪大会,滚滚的大锅支起,在火光中裹着野味的骚臭夹杂这嘈杂的人声穿透冬夜,落到今天……

  猪又名“乌金”、“黑面郎”及“黑爷”。《朝野佥载》说,唐代洪州人养猪致富,称猪为“乌金”。唐代《云仙杂记》引《承平旧纂》:“黑面郎,谓猪也。”我想这里说的土生土长的国产猪应该黑色的居多,个头也没那么大,就像《举起手来》中的鬼子小队长,那猪能当马骑,虽然步履艰难,倒也滑稽,那猪当然是外来物种,或是杂交的结果,在饲料和兽药中长肉,长瘦肉精!  
  
  “呯”子弹打破了大山的宁静,惊起两只山鸡,扑扑地飞过,很费力,也许吓破了胆,几片羽毛落下来,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在山风中舞动,他看见了这生命中最后一丝摇曳,死了!没来得及多哼一声,没来得及闭上双眼,那瞳孔可怕地放大着,似乎从灵魂的深处,看见一头大山猪,肮脏不堪,浑身是血,瞪着血红的双眼,带着骚气,恶恨恨地向他冲来,冲到他的心脏里,吞噬他的血肉之躯,并带走他的灵魂---

  自古都只是有孤胆的猎人,那天老人们看着浩浩荡荡的狩猎队带着大号双筒猎枪进山的时候,老人们也许隐约就猜到会有这样的结果,这不是抓捕山猪,这就像剿匪。这些进山的人们没有将子弹穿透猪的皮肉,反而将子弹送进了自己的心脏,从天灵盖射入,一枪毙命,干脆利落,王义夫或是陶露娜都自叹不如,他们不知道,枪支是不能进山的,他们不知道猎猪是不能包围的,他们不知道在没有狼的南方,猪,那就是山里的精灵,带着神秘的贵族气质,凛然不可侵犯!

      人们想绞杀一头猪,结果却绞杀了自己! 
       
  说了这么多,也该说些轻松的了,猪最光辉的形想当然要数《西游记》中的八戒了,唐僧给猪八戒起了一个法号——悟能。意思是附在人间,努力感悟人的能量,能力和能耐。虽然听来挺像中移动的全球通广告——我能!“吾”能嘛,呵呵,平时坦胸露怀,青春走光,却大大方方,尽显好汉之浑雄本色,倒也体现了全球通形象下的社会精英。
  
  客家人好传统,恳亲大会,华侨归来,宗族大典,过年过节…祭祖是免不了的传统,就要杀猪宰羊,那屠户在举起屠刀前,口中念念有词道:“猪羊一道菜,杀你别见怪,早死早投生,下世转人来”。话毕,手起刀落,一刀刺中猪的要害……静静躺在漆红的方形大盆里的它似乎是在微笑,大概是因为“早死早投生,下世转人来”的缘故吧。

  见过商店里卖的猪形状的“聚宝盆”吧?家长们总喜欢买个这样的“聚宝盆”回来,让孩子平时把零用钱投到“聚宝盆”里存起来,培养孩子节约、储蓄的好习惯。“聚宝盆”为什么不是狗形的或是其它动物形状的?就是因为猪的浑身都是宝,猪在憨厚中还能给人带来富贵,这样的猪确实很讨人喜欢。 
   
  说到这里,我的妹妹回来了,她问我写什么?我说写猪,她一听就拿起包来要敲我,呵呵,因为她属猪,我说,我写的猪不是愚笨,不是丑陋,不是眼小耳朵阔,头大鼻嘴长,脚短身体胖的猪,也不是它的丑像,不是猪的懒惰、不爱干净。我说的猪是真正的猪,正名的猪,我又想起唐僧给猪八戒起的法号——悟能。意思是附在人间,努力感悟人的能量,能力和能耐。而他没想到,人们却从猪身上感悟的更多,更多……

  篇二:金猪肉贵

  我念高中时住在学校,学校围墙外村子有个杀猪场,每天凌晨四点多钟,随着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猪们凄厉的惨叫声便撕破夜空,灌进我们的耳朵,常常使我们不由地蒙住脑袋,再过一阵子,学校早读铃声便响起,紧接着就是一阵振奋人心的进行曲传来,准时得很,使我不得安宁。

  这使得我们每天都顶着晕沉沉的脑袋去上课,然后趴在桌子上梦周公!当然我们成绩不好不能怪那些大肥猪,它们已经魂归天国,被人们吃到肚子里面去了。当时我们班也许是百年难遇的巧合,有为数不少同学的老爹老娘都是杀猪卖肉的,人称“屠夫班”,别的同学经过这里要绕着走,说阴气重,凉凉的发抖!

      当然这是污蔑我们班级的借口,猪的冤魂都是附在杀猪刀上了,而同学们又没有背着猪刀上学!这先且不表,先说养猪。

  我们都是来自乡下,乡下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猪,多的上百头,少的也有一两只,那些剩饭剩菜,洗锅水还是烂菜叶,统统喂猪,给猪消费得渣都没剩下,养猪人多,自然杀猪的就多了,卖肉的也多,那时要想卖肉,必须先学会杀猪,猪杀得好,人们才认同你卖肉!卖肉容易杀猪难,北大才子陆步轩肉买得好,但杀猪就不行了,也不是人人能杀猪,杀猪要力气过人,要技术,胆大心细,光有张飞的蛮力是不行的,记忆中每个村庄都一个屠房,里面黑乎乎的,悬挂着一只昏黄的灯泡,墙壁溅满了鲜血,一层又一层,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味道,唯一的一扇小窗也是常年紧闭,据说是怕吓着偷看的孩子……

  早在几百年前,乡下的人们就这样杀猪买肉了,民间规模化养猪也就是一二十年才兴起的,人们从国外引进优良品种,杂交,本地猪变成“杜洛克”,原来的土猪,黑白相间的“花姑娘”难觅踪影,比大熊猫还难得一见,也许有人认为这种杀猪方式给了私宰肉有了可乘之机,事实上肉不过村,每个杀猪卖肉的都是同村人,乡里乡亲,数十年的诚信就挂在你的脸上和所卖的猪肉中,卖注水肉?卖问题肉?短斤少两?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你不想混了!这种形式并没有什么不好,养自家猪,卖自家肉!当然农村并不能消费多少肉,绝大部分的猪只还是外运供应城里。

  以前我们家也养好几头猪,那大嘴巴一张,一餐就要吃上一大桶,光剩饭剩菜番薯叶青菜头还不够它们塞牙缝,所以要常常奔饲料店,买回大包小包的麦肤,玉米粉,小猪料,我记得很清楚的是那时麦肤一包开始是四十块钱,后来涨到五十,八十,再后来直奔百元,五头猪(母猪,用来生猪仔卖),光麦肤就要十天一包,一个月下来要数百元投入,这对一个农村普通家庭来说是很大的负担,有句话说得好“养猪如炒股”,股票上上跌跌,有特点,有K图,有分析师指指点点……而母猪你永远无法知道它的肚子有多少货色,能蹦出几只小猪,万一这胎是空胎,或是只生了一两只猪仔,你就注定血本无归,更何况平时还要给它们冲凉,防止它们生病,当宝贝儿子般伺候着。

  所以说,养猪,绝不是好玩的事情!尽管这样,养猪的人还是不少的,因为这是农村为数不多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也许大家仍然是认为这样猪养得很多啊,肉价应该不贵才是,这就是关系到渠道问题,猪养出来,自然要卖,但这不是老百姓说了算,农家养猪,等的是贩子上门收购,猪贩子不来,你就算把肥猪养成大象也没用,猪贩子是些什么人?他们和肉联厂,和某些官员有没有关系,这个大家都明白!尽管肉价那么高,但真正实惠的是那些人呢?这个大家也明白,就算大规模的养猪场,也莫不如此。
        
  肉价贱,养猪不如拾破烂,肉价高,得到好处的也不是老百姓,养猪,不如种番薯!原本是喜气洋洋的金猪之年,肥猪果然成了主角,登峰造极,从来没有如此吸引人们的眼球,成为真正的明星。

  金猪肉贵,在餐饮业高度发达的沿海各省,哀声一片,餐厅饭店的老板们个个拉着苦瓜脸,纷纷减料加价,高肉价最终带来的压力,仍然是平头百姓,猪是无罪的,更大的问题是人民的内部矛盾也出来了,广东X集,警察和卖肉的屠户们顶上了,人民警察拔枪指向人民,社会一片哗然……
        
  猪年才过半,肥猪们还没走下舞台,小鼠们却提前在洞庭湖登场了,演出得挺卖力,唱得很响亮,比那个超女快男吸引人多了!想来在即将到来的2008,我们除了奥运,也许还会有更多的东西!

  篇三:最后的猪事

      肥猪肥猪,猪之所以肥,乃脂肪充足!自古以来人们就是杀猪熬油:一堆肥肉扔在大铁锅里,猛火烹之,肉块渐渐缩小,滚烫的猪油便榨了出来,盛在器物之中,慢慢冷却,成为白色的糊状物,谓之“猪油”。 

      现代人对待食用油就像“劲酒”广告一样:“80年代喝(食)味道,90年代喝(食)品质,今天我们还要喝(食)健康!”煽情得肉麻,一个“健康”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满大街的肥胖人群能榨出一桶桶香油,人人闻脂色变,清水煮青菜是最好的食物,这种情况下,猪油自是退避三舍,花生油,菜仔油,玉米大豆油等所谓绿色食物大行其道。

  ”家猪圆碌碌,山猪条条骨”

  经过了那个用一小块“猪油渣”在大铁锅中抹了又抹的六七十年代之后,今天人们又打起了山猪的主意。前几天看新闻,粤北山区有人遭到山猪攻击,一人重伤,一人丧命猪口,因为当时正在炒菜,正在往不粘锅里倒花生油,没了解山猪怎么会突然袭击人类了,这是个不得安宁的冤魂,居然丧命猪口!肚饿之中的我居然没想到生命的脆弱,反而想到山猪肉的浓香,不知这是不是一种可悲。

  山猪肉最好吃,是野味中的珍品。吃过了山猪肉,人们可能就不想再下市场,对龙骨高汤也会失去兴趣。小时候我有幸品尝,特别是那个寒冬,柴火正旺,大铁锅中肉骨翻滚,香气穿透乡村冬日漆黑的夜空,回味一直落到今天,三百磅的山猪,要扔下半爿地的生姜才能压住其野性的味道,简单原始的烹饪细节仿佛电影胶片般回放,在记忆中一一重现。

  山猪好吃,得之不易!“南中国一带的山猪本来是很多的,这是一种极凶猛可怕的动物,嘴上有一对獠牙伸出唇外,下面的一对有时向上反挑,这是用来挖掘泥土和植物根株的。山猪的冲击力很大,咬人也极厉害。给它咬了一口,或是被它的獠牙戳了一下,往往能够致命。因此不仅猎人怕它,就是猎狗也怕它。山猪的嗅觉极灵敏,视觉也极敏锐,奔跑迅速。它又有一见火光和响声便立刻冲刺过来的习惯,这时的山猪就好似一辆坦克,势不可挡,因此,老于打猎的人时常告诫同伴,见了山猪万不能从正面开枪,否则被它依着火光冲过来;万一逃避不及,那就要吃大亏了。”【引文】

  “山谷,美在两山之间的凹处,山泉涌,水流孱孱,雾气自谷中弥漫,阳光进来,然后融合,互相渗透,有着难于言说的和谐和深厚,这里种着作物,满眼丰收的希望,一间茅屋,两个人,没有老虎,只有山猪:母猪般大的山猪,带着猪仔在啃食稻穗,铜锣响起,山猪只停下片刻,尔后又若无其事地啃吃起来;扯开嗓门吼,根本不当回事;放下铜锣,抓起石头用力地掷去,山猪仍然不走,继续地大口吞吃庄稼;无奈之下,只能掏出爆竹,‘砰’的一声炸响,回音震荡,山猪呵嗒呵嗒地拼命逃走了,逃向了山林深处”——这就是“赶山猪”,它们曾经就是这样的嚣张,可没人会愚蠢到上前和山猪对着干。

  一只普通的大山猪,可以重至三百磅以上。它们常常是昼伏夜出的,时常成群结队的出现,獠牙一拱,就像推土机一样,几分钟就足以犁开一条番薯垄,一夜之间能将整块田地毁烂,对于农作物的害处很大,可是生性凶猛,不容易对付,记忆中多是采取挖陷阱下兽夹的方法,枪支很少上山,会出事,这在《关于猪的讫语和2007》中说到了,猎猪不成,反猎了自己,这是山里的精灵,尽管如此,在饿肚皮的年月,还是被大规模捕杀,再凶猛的山猪也敌不过民兵营的56步枪,后来更是砍伐森林,破坏环境,也为了某些人的嘴巴,人进猪退,如今岭南的山猪犹如大熊猫般稀少。

  《梦幻曲》唱的人流泪,听的人也流泪,世界总是这样的:白昼和黑夜拥有各自的梦幻,人和猪也拥有着各自的生活。山猪凶猛,却早已变成胆小鬼,它们还忠实地奉行毛主席“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国防政策,现代的都市人们常常犯错误,他们酒足饭饱之后来到山里,看到一条大山猪带着十几条山猪仔在嚓嚓地拱地揾食, 看着一条条小“乌金”们活泼可爱,就想把它抱在怀里,这是个巨大的错误,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今天我们爬山若无意撞见山猪,不要慌张,更不要大呼小叫像疯子 一样,最好马上就逃,爬到树上去,呵呵。在野外,最好带上能包裹全身的厚雨衣,山猪并不伤人,马蜂可不是好惹的,要知道被马蜂叮死的人可比被山猪咬死的人要多得多,而且其惨状更不忍目睹。

  当你从汽车上下来呼吸山里的清新空气,欣赏满山的绿色,请手下留情,不要采摘路边的野花,不要把断肠草误做金银藤;当你们的镜头对着前面自由奔跑的野生动物时,请不要惊扰它们,每片土地都是神奇的,“水有水鬼,山有山魂”值得我们敬畏,草木花花都是有生命的,请不要向它们下手……

   猪来猪去,猪事缤纷,每天都是新的一天,每天都会有新的希望。

  “前面的绿茶已凉,院子里银杏黄透,书本闲搁膝头却一字未读,夕阳渐渐归山,晚霞万朵波澜壮阔,各种车辆轧轧作响,狗在雀跃欢叫,远近响起呼儿唤母之声,晚饭香了——天地人间就是这样气象大方百川归海——还需要什么证明呢?(池莉)”

上一篇:罗阳街头角粽香
下一篇:惠阳地区客家婚俗 一

论坛聚焦
热门文章
城讯
网友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