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子·惠州事>家乡风情> 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遇刺始末

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遇刺始末

https://city.xizi.com   2006-09-19 08:05:40   河南商报    作者:佚名   

  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遇刺始末(图)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廖仲恺

  1925年8月20日,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遇刺身亡。廖仲恺是中国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国民党左派的旗帜、孙中山的得力助手,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廖仲恺一生最光辉的业绩是他积极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确定和执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为了维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廖仲恺不怕任何威胁,同国民党右派进行了不妥协的斗

争。

  1925年7月1日,广州国民政府成立以后,廖仲恺担任政府委员兼财政部长、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此外,他还兼黄埔军校党代表,成为孙中山去世以后左派的核心,革命政权的中流砥柱。因此,他也就成了帝国主义、地主买办阶级、国民党右派仇恨和集中打击的目标。从1925年7月起,一些右派分子在帝国主义指使下,多次召开会议密谋反对和暗杀廖仲恺。8月20日早饭后,廖仲恺偕夫人何香凝驱车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参加例会,当汽车到达党部大门前时,突然遭到埋伏在附近的反革命分子的枪击,身中数弹,当场牺牲。

  廖仲恺的牺牲是中国革命的损失,是工农群众的损失。消息传出,工农群众无比悲痛,“不少工人均流泪痛惜”,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给予廖仲恺以崇高的评价。周恩来亲自撰写《勿忘党仇》、《沙基惨案与党代表之死》等悼文,指出廖仲恺一生革命为党,牺牲为国,是孙中山“革命志愿之继承者”,在革命斗争中“勇往直前,凌厉无比”。

  编者按:中国国民党从1924年一大到1949年败退台湾,共产生过80余位中常委。这些人曾是中国历史舞台上的风云人物,对中国历史产生过或多或少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历史已经过去了多年,当年的国民党中常委都已作古,其功过自有历史评价。但其人生的最后归宿却有迥异,值得品味。

  从本期开始《旧事周刊》开始连载冯春龙著《国民党中常委的最后归宿》,让我们和您一起品百年历史风云人物的悲欢离合,说显赫国民党中常委的最后岁月!孙中山革命路上的同道人

  廖仲恺,原名恩煦,又名夷白,1877年4月23日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廖仲恺的父亲廖竹宾在美国当苦工,受尽了人间的苦难。

  1902年秋,廖仲恺经香港到达日本东京,进入早稻田大学政治预科学习。毕业后,廖仲恺考入中央大学政治经济科,专攻政治经济学。廖仲恺后来在财经工作上所表现出来的卓越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个时期的学习。

  1903年9月的一个晚上,在神田神保町中国留学生会馆,廖仲恺第一次见到了孙中山。以后,廖仲恺又几次去拜访孙中山。孙中山的教诲武装了廖仲恺的头脑,更进一步启发了他的革命要求。从此,廖仲恺心悦诚服地敬佩和信仰孙中山,决心参加革命行列,从事革命工作,为挽救中国的危亡贡献力量。

  1905年8月20日,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廖仲恺在同盟会成立时,适赴香港不在东京。9月1日,回到东京,当晚即宣誓参加了同盟会。廖仲恺入会之后,参加了中国同盟会总部的领导工作,担任执行部中的外务部干事。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1月9日,广东省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成立了军政府。胡汉民担任都督,廖仲恺应胡汉民的邀请,从吉林返回广州,担任军政府财政部副部长,想方设法使一切经济来源控制在军政府手中。12月间,廖仲恺被南方革命政府派为南北议和会议代表团的工作人员,去上海参加南北议和。

  1912年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的职务后,应陈炯明请求,南下帮助领导广东工作,廖仲恺升任为军政府财政司司长,专门主管财政。他们决心把广东建设好,成为其他省份的模范。当时广东的财政非常困难和紊乱,在廖仲恺的努力整顿下,广东财政工作不久便井然有序,收支不仅基本平衡,还库存有余。当他于1913年8月初解职离开广州时,省库中存有现洋700余万元,另有纸币数百万元。

  险遭陈炯明杀害

  在护法运动中,廖仲恺奔走于上海、广东之间,积极协助孙中山开展组织革命力量的活动,并亲自深入海军舰队,动员北洋海军彭东原部南下参加护法运动。为促使护法斗争的发展和加速筹款工作,他向海外侨胞广泛宣传护法的意义和目的,号召华侨在海外竭力鼓吹筹款,以济军用。

  然而,孙中山没有属于自己的坚强的革命武装,军政府的军事实权都落到西南军阀手里。1918年春,陆荣廷、唐继尧等与北洋军阀相勾结,配合政学系的政客,在非常国会中提出改组军政府,取消大元帅一长制,而代之以桂、滇军阀和政客合伙操纵的总裁合议制,进一步剥夺了孙中山的职权,使他无法立足。随后,孙中山辞去大元帅职务。5月21日,廖仲恺跟随孙中山,怀着沉重的心情,黯然离开广州,再次到上海。

  他们回到上海后,并没有松懈革命斗志,而是积极摸索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廖仲恺在努力从事理论建设的同时,还积极协助孙中山策划打倒南方桂系军阀,夺回广东民主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广东革命政府正式成立后,廖仲恺被任命为财政部次长,随后,又兼任广东省财政厅长,他努力协助孙中山,力图在广东开拓一个新的革命局面。当时,筹集经费绝非轻而易举的事,财政来源都控制在陈炯明和其他军阀手中。这些军阀并不同意孙中山的北伐主张,处处刁难,北伐军饷极端困难。廖仲恺四处奔走,全力筹款接济,才使部队经费勉强维持。当时,廖仲恺被人们赞誉为孙中山的“钱荷包”。

  陈炯明率军打回广东后,掌握了广东军政大权,称王称霸,变成了新军阀。廖仲恺对其多次劝阻,没有结果。

  1922年6月14日,陈炯明以“领款”和“有要事相商”为名,电邀廖仲恺到惠州。廖仲恺接到电报后,虽觉察到陈炯明居心叵测,但拟再次做陈炯明的工作,争取他悬崖勒马,于是冒着危险前往惠州。刚到东莞石龙就被陈炯明扣留,后被押送到广州西郊石井兵工厂监禁。6月16日,陈炯明炮轰总统府,妄图谋害孙中山,推翻广东革命政府。孙中山在深夜冒着枪林弹雨穿出叛军的包围,转移到永丰兵舰上。

  陈炯明用三道铁链把廖仲恺锁在一张铁床上,戒备森严,准备再过几天即进行杀害。廖仲恺自忖必死,但他在死亡面前,视死如归,作七言诗《留诀内子》与夫人何香凝诀别。

  何香凝得知廖仲恺遭到囚禁的消息后,便四处奔走,设法营救。当时孙中山已离开广州前往上海,而原有韶关的北伐军也已离开粤北,陈炯明觉得威胁已经暂时解除,踌躇再三之后,命人把已囚禁了62天之久的廖仲恺释放。廖仲恺出狱后,即赴上海与孙中山会合,重新投入新的战斗。

上一篇:苏东坡和惠州民谣
下一篇:邓承修直声震天下

论坛聚焦
热门文章
城讯
网友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