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也许最终惠州在珠三角所展现出来的形象,就是一个重要的重化工业中心。它有远比广州更好的条件发展重化工业,最有可能与湛江一起构成广东省重工业化的一东一西两块基石。
在2003年12月惠州市确定的《惠州市产业发展战略规划(2003-2015)》中,如是提出:“惠州市的产业重点区域有两个,一个是以石化、汽车装备业为主的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共,从远期来看,包括以钢铁、能源产业为主的稔平半岛,将形成环大亚湾重化工业带;一个是以IT产业为主的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原规划面积8。8平方公里,2002年将松山、惠台、平南工业园和潼湖管理区纳入,面积达43平方公里)和数码工业园(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这两个重点区域是惠州产业的命脉,今年10-20年中主要的经济产出就在这两个区域”。
在这一战略规划中,除了石化产业,惠州一心一意想做起来的就是钢铁和汽车产业。惠州市在大亚湾东部稔平半岛规划了沿海钢铁、能源工业基地,意图引进国内外大型钢铁冶炼项目,实现500-1000万吨炼钢能力。而汽车产业(摩托车)及零部件制造,惠州则认为自己已有一定基础,这些基础包括麦科特摩托车、东风本田汽车零部件、普利司通轮胎、华阳、德赛的汽车电子等。惠州希望在零部件配套能力的基础上,能引入整车制造项目。但是汽车和钢铁,至少直到2008年为止,还看不到惠州的美好前景。梦想毕竟与现实是有距离的。
惠州科学发展三项制约
人皆有梦想,惠州有它自己的远大理想是可敬佩的,但是这一梦想实现起来,需要的条件实在太多,惠州没有那么快的时间可以满足这些。因此迄今为止,惠州仍只能算是珠三角外围的一个有着光明前景但仍处于发展初期的城市。至少还有三大难题困扰着惠州的科学发展。
1993年的房地产狂潮留给惠州的深刻后遗症还远未彻底解决,当年炒地皮造成大量区位条件好、“征而未用、开而未用”的土地产权关系错综复杂,土地盘整难度极大,大幅度提高了土地后续开发成本,因而在惠州发展最为关键的惠城区、惠阳区和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方面工业发展用地分散甚至无地可用,另一方面又有大量区位条件好的土地闲置浪费。据估计,目前惠州市有征而未建的工业用地133平方公里,已批而未用土地面积200-300平方公里。这已成为惠州科学发展的最大制约条件之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惠州人才储备严重不足的劣势也日渐显现出来。作为珠三角外围地区的一个小城市,惠州城市总人口规模不足100万人,人才占人口比例较低,人才储备缺乏,必须从市外引入人才,但由于城市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对人才的吸引力远不如深圳、广州等城市,TCL等大企业对此均深有体会,未来制约惠州石化、数码两大产业发展的最大因素之一,肯定是人才的缺乏。
解决人才问题的其中一个办法是加快惠州和深圳的城市一体化发展,当深圳的城市轻轨铁路延长到淡澳地区,当深惠沿海高速公路打通之后,在淡澳地区工作的高端人才可以住在深圳东海岸地区,而中端人才可以住在惠阳和惠城区,产业工人则可以就近住在淡澳地区。这种分工无疑会有助于吸引人才到淡澳地区工作。
还有一个最大的考验是生态环境的保护。由于石化等重化工业的高速发展,毫无疑问会给惠州的生态环境保护带来沉重的压力,尤其是在重化工业集中的淡澳地区及博罗西部地区,问题会更严重。惠州如何处理重工业化和生态环境两不误?我们只能走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