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子·惠州事>城市话题> 2005,惠州零售业群雄逐鹿

2005,惠州零售业群雄逐鹿

https://city.xizi.com   2005-12-15 19:54:14   西子湖畔    作者:江南春尽   

  2005年惠州零售业真的很热闹,你方唱罢我登台,好戏连连。
  女人世界开业不久,报纸上就开始不断有商铺转让的信息,最终,女人世界第一层整层“停业装修”。
  号称要做“二百万新新人类”生意的流行前线(后改为流行前沿)试业几天后就匆匆关门。
  好宜家匆匆忙忙地开张,几个月后就关门大吉。
  百佳超市、时代百货管理层变动频繁。
  天志港澳城大多数商品清场,重新“引进新品牌”。
  华润万佳超市也在“重新装修”。
  民乐福在消防工作没有做好的情况下就仓促开业,结果开业一天后就被勒令停业。
  江北丽日购物广场在苦撑一段时间后,也开始砸钱大做广告。
  世茂百货开业时间一拖再拖,开业后逛商场的人们发现和世纪联华一样,不少档口还空空荡荡。
  永乐生活电器刚扎寨安营,开业甩卖了些家用电器,拍着手叫“感谢惠州”,语音未落,苏宁电器就高喊:“美丽的惠州,我来了!”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连夜赶科场。这边好宜家的档位还没有撤完,新一佳就“强势进驻”惠州。
  还有大量网上网下无法分辨的流言蜚语:
    ——某某超市要搬到哪里啦;某某超市不行啦,没几个顾客,被人收购了;某某超市卖什么被查了……
  让我们透过种种现象,去寻找问题的本质。让我们拨开层层迷雾,去寻找更多的真实。

(一)惠州零售业风起云涌的原因是什么?

  随着惠州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惠州的零售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进入2005年以来,外地各大零售大鳄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抢滩登陆,本地零售企业也不甘人后地跑马圈地。无论是时代百货、江北丽日、好宜家、天虹商场、世茂购物公园、世纪联华、民乐福这些大型的超市,还是永乐电器、苏宁电器这些家电连锁企业,或者是流行前沿这些主题购物商场,都集中在2005年开业。从2000年人人乐一枝独秀到2002年万佳、丽日三足鼎立,惠州零售业的发展一直平稳有序。但为何2005年惠州一下蜂拥了如此多的大型商场?
  2004年12月11日,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讲是一个极为普通的日子,但对于中国零售业来讲却是一个可能成为历史转折点的纪念日。按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2004年12月11日前中国将取消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跨国零售巨头们将畅通无阻地进入国内市场,但在此之前,国际商业巨头已经迫不及待地在国内省会级城市开店。据中国商业联合会作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目前,进入中国的外资零售企业已超过300家,而这其中正式得到国务院批准进入的外资零售商只有28家。
  零售业的全面开放加剧了国内零售业的竞争,不管是外资还是国内零售企业都加大了扩张的步伐,只有先占据网点优势才能为后来的竞争打下基础,在一二级城市竞争激烈,市场相对饱和的情况下,向三四级城市扩张,是众多零售企业的必由之路。在全国的很多城市,零售业都呈现迅猛的扩张势态。惠州也不例外。
  零售企业急于扩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为了上市或为了股市的需要。零售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企业对资金依赖性很强。为了与国外大的零售企业抗衡,融资上市是企业必然选择。国美、苏宁、永乐都是上市公司,零售终端的不断扩张,不仅对上游供应商有更多的话语权,对资本市场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天虹、新一佳、顺电均计划在内地或香港上市,只有加快扩张的速度,才能更好地向资本市场冲刺,走上市之路圈来更多的钱。
  惠州零售业迅猛发展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惠州商业地产的兴起。惠州的商业地产起步较晚,笔者在房地产公司时,曾查过2001-2003年的《惠州日报》,当时很少有商业地产的广告。2003年底,“盛世清华”狂炒商铺,后来女人世界、流行前线、世茂购物公园、奥运商城、义乌小商品批发城就一拥而上。开发商以承诺高回报的合同卖出商铺后,无论如何要找人来垫背,于是,急于转嫁风险的开发商和急于异地扩张零售商一拍即合,超市接二连三地开张也不足为奇了。
  地方政府要政绩,房地产开发商要炒高房价,零售企业要上市,要向上游供应商要更多的钱,消费者要更多的选择,零售超市的急剧扩张,本身就是一个多方博弈的结果。

(二)外来零售企业在惠州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对于人人乐来说,在惠州的几年一直过得很滋润,惠州的人人乐经营状况比深圳的还好。但对于后来的零售企业,现在断言惠州是他们的聚宝盆还是滑铁卢还为时尚早,但个中甘苦,他们是最清楚的。
  很多在外地经营得很成功的零售企业,都会在惠州表现得“水土不服”。
  因为工作的关系,笔者和惠州不少超市都有过接触。在好宜家进驻惠州时,笔者曾与好宜家负责招商的老总洽谈过合作事宜,老总踌蹰满志地说:“惠州这几年发展这么快,我们赶上好时机,人人乐位置好一点,我们不一定会胜过它,但百佳,我是不把它放在眼里的”。不过,后来一看到他们所提出的租金价格和合同条款,我就断定:“这家超市在惠州做不长。”
  国美刚开张的时候,公司前任老总天天去看手机专柜的价格,后来就不用去看了,因为它已经不对我们公司构成任何的威胁了。
  苏宁开张的当天,营业员一脸无奈地对客户说:“你要的货我们不是没有,而是在深圳,还没有运过来。”
  笔者在做零售主管时,与下属一起去做某家电连锁店做市场调查,但营业员的无礼给我们造成了很坏的印象。
  人才、管理、物流、渠道是外来零售企业在惠州遇到的难题,并且这些瓶颈在短期内难以解决。
  外来零售企业在惠州第一个头痛的问题是人才(无论是中高层主管还是普通营业员),都很难招到适合的人选。很多超市在开业前几个月就准备招聘,但直到超市开业,还会因为生手太多,经常会忙中出错。零售业工作辛苦,待遇偏低,因此员工(特别是营业员)的流动性大,也给企业的经营带来影响。千万不要小看营业员在商场的作用——我的经验是:同样的柜台,同样的产品,有的营业员一个月只能卖几台机,换一个人可以卖三四十台。
  外来的零售企业在惠州也遭遇了当地同行的强烈反击。仍然以家电业为例,因为大的家电企业是全国连锁,因此它们价格体系的调整要一级级请示才能批下来,他们调价往往没有当地的零售商来得及时。大的零售企业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比以前大了很多。
  在零售业中,很多产品都是从相同的渠道进货的,在一二线城市,大的超市或连锁企业占据了强势地位,他们可以在厂家或供应商处要到低价或通过大量采购来降低成本,但在惠州这样的中等城市,还远不是超市的天下,供应商或厂家还是要给当地的大批发商、代理商、零售商面子,零售商在复杂多变的渠道面前,还是要低头的。
  物流配送也是制约惠州当地超市发展的一大因素,惠州的物流业并不发达。
  迪斯尼落户香港,考察了五年。中海壳牌落户惠州,论证了十年。麦当劳和肯德基在中国有几千家分店,生意也红红火火。对还处于幼年期的大多数零售企业来说,在惠州市场,他们还有多事要做,希望他们的“学费”不会白交。

(三) 鹿死谁手?

  时代百货、江北丽日、永乐电器、苏宁电器开业的当天,笔者都在现场感受了人山人海的拥挤。但对于大多数惠州的超市来说,开业时的门庭若市往往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就门前冷落车马稀了。
  对于外来零售企业,他们一直在思考的是:“惠州的蛋糕有多大?惠州的水有多深?”
  对于普通的市民,他们思考的是:“惠州能容纳多少个大型超市?惠州明天哪家超市会关门,又有哪家超市会来这里开业?”
   一味纠缠于对一家超市的指指点点并没有太多的意义,让我们把眼光再放得更长远一点。
  笔者在惠州从事过寿险、房地产、电子商务、手机零售、酒店业等行业,从不同行业的经验来看,惠州这座城市的消费人口、消费能力、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并没有很多外来企业想像得这么美好,更不会如媒体上宣传得那么夸张。这几年惠州经济建设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这座城市的真正腾飞尚需时日,需要外来的零售企业与惠州一起成长。
  另一方面,整个零售业的大环境和潜规则也在发生巨大变化,会对零售企业产生重大的影响。
  从全国来看,无论是大型超市还是家电连锁企业的零售连锁店快速扩张,都显现出了危机,包括普尔斯马特在内,近一年半以来全国已有150多家大型连锁超市倒闭,已经引起了国家领导人和有关部门的密切关注。连锁门店数量增长已经超过了销售额的增长,并且利润率大幅下滑。据全球知名市场研究公司AC尼尔森公布的对中国2004年零售业的普查情况显示:2004年,单店销售额同比下降幅度高达18%。越来越多的超市单纯靠销售已经难赚钱甚至不赚钱,而他们还急剧扩张,是在于他们另外地“生财有道”。
  2005年,国美老板黄光裕蝉联中国首富,与一年前相比,他的财产又增加了35个亿。这几年零售业一些大佬在财富榜上闪闪发光,他们能在几年时间爬到财富的云端,奥秘之一在于他们熟练地运用零售业的潜规则。通过超长的账期来获得巨大的现金流,用名目繁多的“进场费、促销费、赞助费、过节费”来千方百计榨取供应商的利润,用“保留最终解释权”这样闪烁其词的各种促销手法和明降暗升的价格操作来吸引消费者,是他们手上的几张王牌。
  零售业本身的利润并不高,但零售业因为账期的时差,可以滚动产生大量的现金流。零售商可以象开银行一样地有大把的钱进来,这也是很多零售商能做房地产的一个原因。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零售商通过销售商品赚来的利润除去场地租金、工资、广告等,已经所剩无几了,零售商更多地是巧立名目,通过“进场费、推广费、促销费”等从供应商的身上来赚钱。
  惠州有不少人想在超市开张时买特价商品,可是去了后却被告知卖完了。或者想买什么超低价的商品,但一定要附加很多条件。超市就是用这些噱头来吸引消费者,不断拉动营业额。
  但是,这些游戏规则将面临巨大挑战。商务部10月底出台了《零售商与供应商进货交易管理办法》和《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规范了零售商占用货款、收取各种费用、不正当促销等行为,零售企业不能象以前一样为所欲为,企业的圈地运动也开始节制和收缩。
  对零售企业来说,他们还将会面临新的各类竞争对手的挑战:
    ——中国直销开放后,不少产品将会以直销方式销售给消费者。
    ——电子商务快速发展,2004年中国大陆网上卖出了300万台手机。
    ——社区24小时便利店的兴起,也抢了大型超市不少生意。
    ——电视直销重唤活力,电话营销也被越来越多企业所采用。
    ——不堪被零售商压迫的厂家,有的开始以自建终端店,如惠州的TCL在三、四级城市启动了自建连锁店的“幸福树”计划。
    基于上述种种原因,零售企业的扩张会将趋于理性,惠州零售业将会有一个挤泡沫的过程,“剩者为王”,市场的洗牌会分出真正的胜者,在不久的将来,惠州还会迎来外国零售巨头参与这片土地上的竞争。
  竞争的加剧,也使外来企业在进入惠州时越来越谨慎,工作做得更加细致。如天虹商场前期在社区组织活动、在当地网络上投放广告、在宣传栏上提前宣传等。世纪联华开业前就在市区卖会员卡。百佳早就转变了经营方式。
  资金与综合实力,决定了谁能笑到最后。思路与策略,决定了谁能最快走出目前的困境。

2005.11.4 凌晨1:30分

上一篇:关于打击双抢的方法的困惑
下一篇:2005,惠州互联网乍暖还寒

论坛聚焦
热门文章
城讯
网友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