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子·惠州事>城市话题> 2005,惠州互联网乍暖还寒

2005,惠州互联网乍暖还寒

https://city.xizi.com   2005-12-16 22:07:52   西子湖畔    作者:江南春尽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为惠州互联网做出奉献的人们

  已经是2005年了,——更恰切地说:快到2006年了。
  2005年,CNNIC的统计资料显示,中国上网人口达到了1.03亿,居世界第二位。
  2005年,32岁的陈天桥和34岁的丁磊在胡润的财富榜上分别列在第三、四位。几年前,丁磊的股票在纳斯达克一文不值,面临被摘牌的危险。靠代理国外游戏《传奇》起家的陈天桥本身也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个传奇。三年前,盛大希望被新浪收购;三年后,盛大成了新浪最大的股东。
  2005年,各家门户网站的业绩全线飘红。自2002年以来,凭借短信、网络游戏、网络广告、电子商务等项目,各大门户网站终于熬过了漫长冬季,迎来了春天。2005年上半年国内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00亿元,有300万台手机是通过网上交易实现买卖的。
  2005年,百度公司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一夜之间出现7个亿万富豪、51个千万富豪、240多个百万富豪……
  2004年底,广东省网民人数为1188万,占全国网民总人数的12.8%,是广东省总人口的12.1%。广东的网络基础设施、信息化程度及网民基础均位于全国前列,闻名全国的网易、21CN、QQ等网站均起家于广东。2004年数据显示:广东省上网计算机数为438万台,是全国上网计算机总数的14.1%。互联网已经发展成为广东省影响最广、增长最快、市场潜力最大的产业之一。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惠州。
  2005年的惠州,互联网的发展和建设却远远滞后于周边城市。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虽有一定的起色,但却是乍暖还寒。尽管政府提出要把惠州打造成“数码石化名城”,尽管各家网络运营商对市场的大力拓展让更多人用上了互联网,尽管上网的资费一降再降,但是,惠州这座城市信息化的发展程度与普及速度还是让人感到遗憾与失望。

(一)
门户网站,千呼万唤不出来

  小王是北京一家外资企业的销售代表,因为工作的关系,他要来惠州处理一些事务。他习惯性地打开笔记本电脑,在百度里输入“惠州”进行查询,可是,他只看到几个页面简单,信息量很少的网站。小王很想找一个能全面了解惠州的“门户网站”,可是怎么找也找不到。小王有点郁闷:“惠州的互联网怎么回事?”。
  2005年是中国互联网诞生的第10年,也是网络泡沫破灭的5周年祭,更是被人称为“互联网的第二个春天”,因此,先来看一下惠州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个人认为,惠州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2000年以前,互联网在惠州并不普及。尽管当时互联网第一次热浪声势浩大,但惠州却是波澜不惊,印象中一个是“惠州信息港”,这是官方电信局做的网站,当时笔者还在电脑公司,经常上这个网站为客户修改密码。后来还有一个是“惠聊(惠州的一个聊天室)”,老网民应该会有印象。当时也是一些旷男怨女发生“one night stand”的温床。也就是在这一年,不少企业的负责人接到一家“中国企业网”公司打来的电话,咨询要不要做网站。尽管很多客户很反感他们的电话营销方式,可是这几年,惠州的不少网站也确实是由中国企业网做的。中国企业网也是惠州网络公司的“黄埔军校”,后来的商网等一些网络公司不少人都是从中企网出去的。
     2000年以后,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资费的降低,互联网进一步普及。这时惠州政府开始了“政府上网工程”,从市到县到镇,各级部门都做了个网站挂上网上。不过和其它的“工程”一样,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仅仅是个形式而已。一些大的企业纷纷建立自己的网站,但也只限于形象或产品的展示,并没有太多的商业用途。
  2002年到2003年,随着宽带的普及,惠州的上网人群进一步增多。惠州互联网上论坛开始流行,西子湖畔,我爱惠州吸引了很多网民。地方性的一些网站,如“惠阳信息网”这些区域网站也开始了起步阶段。中小企业建设网站开始流行。
  2004年,惠州的商业网站开始崭露头角,这些网站有的是专业网站,如2004年初的“惠州之家”、“惠州房地产门户网”、也有些是尝试网上电子商务的网站,如“惠州购物网”(现改为惠州商贸网)等,甚至出现了“惠州快餐网。”
  2005年,惠州互联网的一个发展趋势是外来的一些网站开始进驻惠州,如新浪网,搜房网等。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总的来看,惠州互联网上信息是很匮乏的。一直以来,惠州没有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门户网站。“惠州信息港”早已是昨日黄花,内容也主要以电信业务为主。“惠州新闻网”主要是当地的官方新闻。
  惠州市有280多万人口,惠城区有50多万人口,在一个人口庞大的城市,我们希望有一个能拿得出去的地方门户网站。做地方性门户网站,不是几个人或一家企业可以做成的,也不能单凭热情,更重要的是有各种资源,有来自各个层面的支持和配合,我们要多一点耐心去等待。

(二)
商业网站,何时实现盈利梦?

  曾经有看到一位叫“E男”的网友,写他几年前在惠州做商业网站的故事。几年前在惠州要做商业网站,难度可想而知,但在2005年的惠州,商业网站要实现盈利,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惠州目前的商业网站,往往是几个技术爱好者意气相投,从网上下载一套模板,修改一下,放到网上去,在论坛发个贴,做做宣传,然后就坐等客户上门送钱。这样的网站,无论是资金、人才、技术还是相应的营销策略,都无法维系网站的长期良性地运作。既使是一些本地较正规公司做的商业网站和一些外来的商业网站,在惠州也生存得很艰难。
  2004年,笔者曾在一家商业网站任市场推广部经理,对商业网站的运营有切身的体会。当时我们主要是想通过网络广告赚钱,但很困难的一点是——你的很多客户不上网,你还要给他们讲互联网的作用。2005年初,一家准备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外地商业网站找到我,想让我负责惠州区域的业务,听完他们的思路和想法,我没有过去,因为他们对于惠州的市场过于乐观,在全国的其它地方,这家网站是每个月可以有几十上百万的广告费进帐,但在惠州是不可能实现的。后来,这家网站在经过近半年的挣扎后,也无可奈何地撤出了惠州。
  个人认为无论是网络广告还是电子商务,商业网站要通过它们在惠州实现盈利还很困难,惠州商业网站外部环境成熟要在二年后,要到2007甚至是2008才是比较成熟的时期,因为这和网民的数量、素质、消费能力、消费习惯是分不开的。

(三)
冷眼看惠州网上论坛

  提到惠州的互联网,不得不提到论坛,而提到论坛,不得不提到西子。
  今天惠州有西子湖畔、我爱惠州、惠州好论坛、惠州论坛等众多网上论坛,其中最成功的当属西子。
  马克思在评价文艺复兴时说:那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产生巨人的时代。西子论坛的成功,也在于它是一个需要一个这样的论坛并且产生了西子的时候,得“天时、地利、人和”,成就了今天的西子湖畔。
  但是,从独立思考者的角度,我对惠州网络论坛明天的发展表示一丝忧虑。
  2005年4月,惠州市市长黄业斌作客南方网,与网民互动访谈。有网友提出:“希望有机会能在惠州的本地网站看到您与市民的对话,比如西子湖畔,市政府网站的行风热线。”市长回答:“我由于工作很忙,上网的时间并不多,要是上网的话,也是上上南方网。”不过,我们设想一下,市长在惠州本地的网站上看到网络上充斥着一些投诉、侮辱、谩骂、攻击、喧泄的言论,又会是什么感想?当然,任何一个论坛都会存在着这些现象,但我总认为,网络尽管是虚拟的,但它也要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谐统一,它不应被边缘化,而是要在融入到这个社会中去。
  网络上的“精华”贴子不少,但有多少可真正称得上精华,具有真知灼见,闪烁着思想的光辉?
  网络上点击率高的贴子,又有多少是属于是哗众取宠的?
  为何在网络上征文、摄影比赛不仅应者寥寥,而且贴子的点击率还有不如一些人每天写自己的“心情故事”来得高?
  网络上一年贴子无数,但有多少篇能真正让你感动,让你以后还想去重温?
  网络上有人在讨论论坛的文化取向,论坛的未来倾向,笔者认为这种讨论很有必要持续下去,一些人发出的声音尽管很微弱,但最起码,网上有了他们的声音。
  毋需讳言,惠州论坛的总体水平还需要大的提升。
  前路正长,惠州的各个网络论坛,一路走好。

(四)
2006,期待崛起的惠州互联网精神


  阳光总在风雨后。
    坦承惠州互联网的种种不足和不是,只是为了它更好地改善与发展。
  互联网在中国,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十年坎坷,十年辉煌,从当年制造泡沫经济的罪魁祸首到今天创造亿万富翁的一世功臣,几经沉浮,人们已经知道:互联网将按自身的规律从容不迫地发展,人们只有很好的适应它和利用好它,才能真正享受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科技成果给我们带来的福音。
  而我们更相信,互联网在惠州,也只是刚刚起步,毕竟,这座城市真正上网的人数还是很少。惠州的互联网,无论是商业应用,还是娱乐生活,都会给我们很大的想像空间。
  同时,我们也应更关注惠州互联网精神层面上的成长。
  烈日炎炎,我们高扯反对日本入常的签名横幅,让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签下自己的姓名。
   秋高气爽,我们跋山涉水,清除山上的垃圾。
    细雨朦朦,我们为贫困地区的学生送去关爱。
    还有……
    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感动。
    我们期望着惠州互联网的崛起,正如我们期望惠州互联网精神的崛起。

2005年10月26日 凌晨2:00

 

点击进入评论

上一篇:2005,惠州零售业群雄逐鹿
下一篇:江北、演达片区综合竞争力比较分析

论坛聚焦
热门文章
城讯
网友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