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子·惠州事>家乡风情> 鹅塘洲:200年村落的最后侧影

鹅塘洲:200年村落的最后侧影

https://city.xizi.com   2007-05-31 10:32:27   东江时报    作者:佚名   

  4月10日,记者一行从市区开车沿着东江逆流而上,目的地是惠城区横沥镇大岭村鹅塘洲。蓝天白云下,春风迎面轻拂。吆喝着耕牛犁田的农民、挽着裤腿抛秧的农妇与一簇簇竹林和蜿蜒的东江,构成一幅静谧、和谐的画面。


  带路的朋友指着江中绿洲说:“那就是鹅塘洲。”随着渡轮靠近,鹅塘洲小岛慢慢露出了轮廓。岛上几只受惊的水鸟,扑棱棱地飞向天空。岛上的空气清新,树木挺拔苍翠,野生芋头长得繁茂硕大,紫红的桑椹让人看着嘴馋。不知名的野花,点缀在铺满厚厚落叶的羊肠小道上,闹喳喳的小鸟乍起乍落,唿啦啦地翻飞其间。倘佯小岛之上,恍如置身世外桃源。

 

生活用品要从岛外运来


  鹅塘洲土生土长的横沥镇大岭村委会副主任张源康向记者介绍:鹅塘洲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小岛,约有1.8平方公里大。岛上村民是200多年前从岛对岸的蔗埔村迁移过来的,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船是岛上村民必备的交通工具。除一艘较大渡轮外,岛上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小船。岛上只有旱地,种一些甘蔗、花生、淮山、豆类等农作物,岛对岸才有水田。要吃粮食,岛上村民得到岛对岸耕种。一大早划船到对岸下田,中午划船回家吃饭,吃完饭后再划船到田里干活,直到晚上才划船回家。


  以前岛上没电话的时候,出岛的人想回家,只能站在岛对岸大声喊话,这时岛上的家人会划船过来接。遇到风雨天,家家户户都紧闭门窗,任你叫到嗓音嘶哑,也没人划船过来。一次,张源康准备回岛吃饭,叫了很久,没人划船来接。他只好吃了不少酸李子,结果酸水愣是直从胃里往上冒。1998年,岛上的村民有了手机,这种隔岸喊话的情形才有所改变。


  东江里的鱼类不少,但岛上的村民从没把捕鱼当成一种谋生手段。偶尔下河捕鱼只是为了改善生活。生活用品都要从岛外运来,就连理发都要到岛外去理。


常住人口从260减到40


  鹅塘洲的风景,不时引来市民“寻幽问古”。但鹅塘洲是沙质底,临江水的地方经常出现坍塌。小岛的面积也因此在慢慢缩小。张源康告诉记者:从去年的洪水季节以来,靠近江边的地方不断被河水冲塌,岛上已有几十亩土地“消失”在江中。记者看到,江边有很多倒下的树木,有些树木因此倒入江中。


  岛上的村民都有些担心:江水慢慢地侵蚀小岛,小岛会慢慢地“溶”入江中。大家都有搬出小岛、到外生活的想法。2005年7月份,洪水把整个小岛都淹没了,所幸此前政府部门用船把全岛人都撤走了。自那以后,岛上的村民搬出岛外生活的想法就更强烈了。本来岛上常住人口有260多人。这几年,很多村民都外出打工或定居,经济条件好的村民在岛外建房,稍微差些的也会在岛外租房住,有70%以上的村民搬出岛外生活,现在岛上常住的人口有40多人。岛上的土地因此丢荒了不少。采访中,一位岛上的村民指着长满野草的土地告诉记者:这些土地都非常肥沃,种甘蔗可以长到2米多高,丢荒了真是可惜。但是岛上剩下多是60岁以上的老人,孩子也没有几个,谁来种地呢?


学校仅一个老师两个学生


  不大的鹅塘洲上倒有一所学校,这是一所只有2间瓦房的小学校。不过这学校的历史可不短,距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小学的前身是岛上的祠堂,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有关部门才专门修建了2间瓦房供教学用。


  岛上的学校只有小学一二三年级。念到四年级就要划船到岛外去读书,每天来回划4趟船。如今在岛上教书的老师叫张文枢,他曾是岛上这所小学校的学生。张文枢告诉记者: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岛上学校的学生最多,共有17个。后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和岛上居民逐渐外出打工、定居,岛上的孩子越来越少。从去年9月1日起,学校只剩下2个学生了。这2个学生是姐弟俩,一个读一年级,一个读二年级。他们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姐弟俩跟随爷爷奶奶在岛上生活。


  记者看到,上课的课室比较暗,但很干净,课室里摆放着两套座椅,其他的座椅都堆起来。另外一间房子摆放着一张乒乓球台,台上放着两个没有柄的乒乓球拍。


  由于岛上学校设施比较简陋,很多家长都不愿意把孩子放在岛上读书。就连张文枢自己,也把女儿送到博罗县泰美镇读书。张文枢的老婆在博罗县泰美镇做小生意。周五下午,张文枢就乘船到泰美镇与妻儿团聚,等到周日晚上再回岛上给学生上课。


“岛上惟一小学很快会消失”


  张文枢告诉记者:现在岛上已经没有比这姐弟俩更小的小孩,没有学生,估计这所岛上小学很快就会消失。“这姐弟俩应该是这所学校最后的学生。”张文枢说。记者问姐弟俩:想不想到岛外去读书?姐弟俩不约而同地回答:想。问他们为什么想到岛外去读书,姐弟俩都说不出什么理由。姐弟俩的爷爷张德福对记者说:姐弟俩的父母都在惠阳区淡水街道办事处打工,姐弟俩有时也到淡水去玩。2年前,姐弟俩的父亲出了车祸,到现在还不能正常工作,只能靠姐弟俩的母亲每月几百元工资生活。收入少,夫妻俩维持生活都很艰难,也只能把孩子留在岛上。


  现在岛上只剩下2个小孩,这让姐弟俩多少感到有些寂寞。看到张文枢的女儿偶尔回到岛上,姐弟俩就像过节一样,整天与张文枢的女儿形影不离。


  围着小岛转了一圈,发现岛上的房子多是旧泥砖房,新房不多。不少房子是大门紧闭,铁将军把门,但大门外贴的对联却很新。原来,村民只有过年才回来看看,贴上新对联后,没过夜就走了。“说不定从哪天开始,这岛没了学校也没了人,只有植物、小鸟和岛边的江水。”张文枢感叹地说。

 

    ■ 本报记者朱如丹 实习生黄尉宏 尹晓念

上一篇:鹅塘洲:200年村落的最后侧影
下一篇:鹅城旧俗“补天穿”

论坛聚焦
热门文章
城讯
网友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