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子·惠州事>家乡风情> 惠州民俗节节生香

惠州民俗节节生香

https://city.xizi.com   2012-01-16 13:52:05   惠州日报    作者:苗理洁   

  

  惠州民间,夏历(百姓称“农历”、“旧历”)每月都有“节”。有顺口溜为证:“正月过年二月二(二月初二是土地旦,惠州人也叫“伯公庙会”),三月清明四月八(四月初八,惠州人买扇子扇走小人———小人为不好的人),五月端午六月六(六月初六将军旦)……”

  说到节日,自然会聊到煲汤。众所周知,惠州女人会煲各种靓汤,其实她们何止会煲汤呢,她们都是烹饪能手和美食家!那些节日,就是她们大显身手的时候。

  当然,这10多个节也有大小之分和隆重平淡之别,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这些在民间算是比较大的节日了。地道的惠州人是在清明前后祭拜祖坟及故去的亲人,也有长期定居在惠州的外地人是在重阳节祭拜先人的。中秋节,在惠州人眼里,除了团圆的意义,也还是一个小小的美食聚会哩。

  不用说,过年就是惠州人最大的节日了。冬至过后,家家户户就陆续进入节前的准备。几十年前的人们,近河人家都是到江边洗刷家具和蚊帐被面的。这时学校也开始放寒假了,小孩子都在忙前忙后帮大人将家里的台凳椅桌甚至床架床板等搬到江边去洗。那时一般百姓人家多是原木家具,也不上漆,在江边用稻草加河沙一擦就雪白干净。还有的人家将饭煲、镬头、瓦煲也拿到江边去擦洗,那真是厨房一年中最干净的月份,所有的器具都雪白锃亮。节未到,人心就先干净地应节了。

  厅的布置也是有特色的。惠州人很喜欢在厅堂的花瓶中插上桃花,或者是梅花、吊钟花,寓意花开富贵。厅中还摆上一盆大桔,以祈求来年大吉大利。

  已经放假的人和在外地工作回来过年的人,这时就会围着油镬帮家里炸糖环、蛋散、麻花、油角子、煎堆(一种包有芝麻馅的食品)。有的还要炸爆米花,打米糕(这些一般请人加工)。完后全部用罐子密封好,待亲戚朋友来拜年才开封。那些油炸的小吃,真是香酥脆口,令人回味无穷。

  在我的记忆中,惠州人还是比较在乎祭祖活动的。从除夕到正月初七,百姓人家几乎都拜神,先拜天神,后拜家神,祈望众神保佑全家。像我家,属惠州的大屋人家,又是书香门第,叔婆婶娘也会在祖宗牌位前的神台上摆上些三牲(鸡、肉、鱼)和水酒,做些燃香叩拜之事,以示对先人的尊敬、纪念。只是动作相对斯文安静,不会拉长声调又念又唱。

  至于小孩子,过年最期盼的就是穿新衣、要长辈给的压岁钱和利是。那时再艰难的人家都会设法给孩子做上一套新衣,穷人家的孩子很可能这套新衣也是四季衣裳,一年都穿的。长辈这个给上两角钱那个给上三角钱的利是,我们都当宝贝留着上学时买文具用,是不会乱花的。如今利是这一形式延续了下来,金额还高了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更多。现在给孩子的利是大多以百元计(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以“分”计的)。但奇怪的是,如今的孩子们不见得怎么欢喜,有些孩子并不懂得感恩,更甚者连“多谢”也不屑说一句。

  我做过调查,如今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在乎过什么节了。说来也是,高科技发展的社会,瞬息万变,年轻人都在快节奏紧张地工作。社会竞争激烈,他们都得为生存而拼搏,那有闲工夫去琢磨过什么节呢?!恐怕这并非原因的全部,还有许多新的节日以及洋气熏人的西方节日铺天盖地而来,冲击着我们的传统节日,冲淡了我们中华民俗的气氛,这些因素还是不可小觑的。

  节节生香,传统的节日,真是如此啊。

上一篇:柏塘圩市观做灯,茶王家中学炒茶
下一篇:传统春节习俗正被淘汰或简化 新习俗渐生

论坛聚焦
热门文章
城讯
网友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