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子·惠州事>家乡风情> [征文]古韵依旧墨园村

[征文]古韵依旧墨园村

https://city.xizi.com   2011-10-21 13:27:42   西子湖畔    作者:全哥   

  从横沥镇往芦洲的途中,一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村——墨园。位于东江中游的墨园村是横沥一个讲学佬话(有些资料介绍为福佬话)的古村落,学老话跟闽南话很相似,想必学佬人的祖宗跟福建有关。学佬人很有意思,总结一下他们的居住地,你会发现,学佬人大都择水而居,东江中下游两岸的居民中,学佬人有相当一部分。人类迁移到一个新的居住点,土地肥沃和取水方便的地方无疑会是首选之地。最好的地肯定是本地人先霸占;慢慢地,相对没那么肥沃,靠江的土地就为大都从福建迁来的学佬人所居住;客家人来的最晚,所以多数在山区居住。相对客家人而言,学佬人是比较先迁入惠州的。

  墨园村名字的由来很有意思,传说在明末清初,墨园的先辈在此地跑马滴墨,圈定了现今墨园村的范围,故名“墨园”。据墨园村的族谱记载,他们是明末清初从福建迁移到惠州的,村里最早的建筑就是明朝末年的水井,由村里的陈氏族人挖掘修建。水井占地二十多平方,深十余米,井台和井面都是用花岗岩砌成。(花岗岩是闽南风格建筑的必须材料)井面由花岗岩的条石平分为八块,从上往下看,就是一个完整的八卦图形,而井壁又呈葫芦状,故叫“八卦葫芦井”。历经三百多年风霜的水井至今仍在使用,且保持一贯的清冽甘甜,井口处许多正在抽水白色的水管证明其水质的优良绝非浪得虚名。古井旁的围门楼(协天宫)是墨园村标志性的建筑,村民每有大型活动,必在门楼前的广场进行。从现有的证据表明,围门楼于清朝乾隆年间重建,至于始建时间,目前仍是一个谜,大约不早于明朝晚期。惠州附近的乡村庙宇比较奇怪,往往同时供奉几个神仙。围门楼,也就是协天宫,里面就同时供奉着关公和医灵大帝,里面常年香火不断。

  没有人气的古村是废村。墨园村不同于其他古村或空心村,村中人气十足,村委会就设在村中的风水塘旁,其古建筑的完好保存得益于村中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不管建新房或修路,都不能破坏保护村中的古建筑和古道。村中最大规模的古建筑是“大夫第”,其占地面积约为4000平方米,其规模和保存的完好程度在惠州都是罕见的。“大夫第”是墨园村唯一的武进士(惠州最后的武进士)陈兴在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建造,鼎盛时期有几百号人在此居住,俨然小城市一般。“大夫第”的建筑沿用中国古建筑的对称特点,一进大门,第一印象是宏伟,从巨大的柱子到中庭,开阔、敦厚就是我当时脑海中第一时间闪现的词语。第二印象是精美,无论是墙上和屋檐的灰雕,还是木雕,都是精美绝伦,不可多得的精品。恒兴书室、茂记大屋和英记大屋都是村中出名的古建筑。同学们到时可以按文索骥哦。

  墨园村既有悠久的历史,又有其独特的民俗,更有保存较完好的古建筑,宛如一个大家闺秀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感受古村的魅力。人人都知道高潮乃小说和戏剧最精彩的部分,到墨园村体验古村的韵味有高潮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每年的正月十五,就是墨园村的高潮所在!

  墨园村在每年的元宵节,必有最隆重的游神活动----上元清醮。当天一早,村民们就把回避、山西、肃静等地开路牌以及神仙坐的轿子在围门楼前的广场准备好,广场中的香炉在仪式开始前已给许多善男信女插满了一柱柱香,粗细不一,最粗的几柱香比男人的手臂还粗。事前,由村中的长老挑选吉时。吉时一到,在村中一长者主持下,村里的男子在围门楼前的广场面向门楼中关公和医灵大帝一次又一次跪拜,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叩拜完毕之后,村中一位年过五旬、腰缠红布的长者怀抱公鸡,一口咬破公鸡的脖子,另一长者早已用碗把鸡血接住。腰缠红布的长者拿出印章,蘸了鸡血,不停地往神台上堆满的黄色神符上盖。随后,几位长者在庙里把神仙请出,齐心协力用红布将神仙固定于轿子之上。接着两位五旬左右,身强力壮的长者抬着神仙不停地奔跑、舞动。大约每隔五分钟,换上另一对长者继续奔跑、舞动,就如舞狮舞龙一般,上下翻飞,煞为好看!半个小时之后,开始抢神水。神水就是“八卦葫芦井”的水。村中数个健硕的男子早已手挽手将古井围成一个圆,让长者抬着轿子上的神仙先围着古井转几圈,再一路奔跑到东江边祈求神仙护佑墨园村中的子民和水源。趁着这个机会,古井边的两位村民不停地打水,直至古井旁的全部空桶装满为止。随着一声号响,围在古井外围的人群蜂拥而至,唯恐落后于人,越先抢到水的,福气越多!当时我也奋勇争先,喝了几口,又用神水洗了一番脸!顿时觉得神清气爽!抢神水结束后,就开始村中的游神,所到之处,鼓乐喧天、鞭炮齐鸣!与此同时,舞台上的白字戏正在精彩上演,直至夜幕降临,老人们还在津津有味,摇头晃脑地欣赏着.......

上一篇:百年辛亥 惠州革命:陈炯明领导革命军光复碣石卫
下一篇:[征文]铁门扇村的南阳世居

论坛聚焦
热门文章
城讯
网友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