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往西方向流经万年村后,就来个向南急转弯,青边村就位于急转弯后的正东岸,与刃头村、霞岗村相邻。
以前水口的自然村,都有几百年历史,可以说是古村落了。随着近几年水口的工业发展迅猛,许多村子已不复当年的景象。幸好东江工业园就在青边村的边缘,对青边村影响还不算大,应该可以寻找到历史片断。
沿着水泥铺就的乡路,我来到刃头村口,透过西面那片田野和水塘,遥望到整个青边村的轮廓。村子的房屋都不是很高,高高低低掩隐在树丛中。在村子的中央,耸立着一栋旧楼房,颇引人注目,它是村子当中体量最大的一栋房子,散发浓厚中世纪西洋气息的老楼房,屋顶的制高点是西式的观景台。西洋旧楼与周围环境很不协调,就显得更加它的独特之处。
通往西洋旧楼房是村中弯弯曲曲的小径,村里的老房大多没人居住,四下没有人声,没有狗吠,一切都那么静谧。
屋顶西式观景台可以瞭望全村,是制高点。
来到西洋旧楼房前,只见院子的大门紧紧锁着,隔着铁门看到长着杂草院子空空荡荡,墙体都爬满了苔藓,你会感觉到人去楼空的那种凄凉。这栋西洋大宅,是仿中世纪欧州巴洛克风格的两层半西洋楼,尽管经历了岁月的痕迹与沧桑,还给人一种庄严肃穆之感。楼房前面是由拱券和罗马柱式构成的柱廊,曲面的拱券形态,表达了欧州巴洛克建筑的世俗格调。
长着杂草院子空空荡荡
仿中世纪欧州巴洛克风格的两层半西洋楼
楼房好象很眼熟,你知道为什么吗?
每一栋房子的背后都有它的故事。而这房子的主人就是:刘秉纲。
刘秉纲是何许人也?也许很多惠州人都会这样问。据村民的讲述,刘秉纲是民国抗日时期的惠阳县县长。我搜了很多资料,只有两则相关刘秉纲的资料,这是一段尘封的历史:
第一则资料:
东江地区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的惠阳县第二行政委员会成立
1938年12月7日,占据淡水的日军撤出。高健领导游击队捣毁了维持会,开进淡水城,立即竖起国旗,张贴安民告示,号召各地乡民返回淡水复市,重建家园,使淡水很快恢复了正常秩序。12月10日,就在淡水祖庙召开了有500多人参加的群众大会,宣布成立东江地区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惠阳县第二区行政委员会。严尚民任行政委员会主任。
惠阳县第二区行政委员会成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并赢得了人民的信任。
然而1939年1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五中全会,制定“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政策。刘秉纲任惠阳县县长后,声称要撤销严尚民的职务,数千民众在淡水晒布岭举行大会,表示坚决拥护严尚民。为预防不测和避免不必要损失,1939年5月惠宝工委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严尚民暂时离开淡水。不久之后,刘秉纲以“年轻”、“要深造”为由免除严尚民的职务。
第二则资料:
《惠阳县志》
民国34年(1945)
1月14日,惠州第四次沦陷。日军此次占据惠州,采取“怀柔”、“以华治华”的政策,直至投降。
1月中旬,日本侵略军第四次侵占惠州后,派兵到水口青边村欲寻刘秉纲充任伪维持会长。刘秉纲躲入草间窒息而死,遂拉出何彬如(杨坤如盘踞惠州时为县长)任伪维持会长。
由此看来,刘秉纲宁愿闷死在草间,也不做汉奸走狗,他是一条有骨气的真汉子,令人敬佩!
村民说,他的后人已移居海外,西洋大宅由他的在村里的侄子管理。热心的村民带我去找刘秉纲侄子,看看能不能进一步了解这一段尘封的历史,又想进去大宅参观,但他不在家,失去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时间就象灰尘一样,一点点地落在西洋旧楼房上,越积越厚,日渐湮没那段那段惨烈的血与火的岁月。希望热心西子的朋友们,拂去那层灰尘,拿出更多的那段历史资料,让后人更清楚地了解这段历史、认识这段历史。
西洋大宅的右侧,是广府式的有钱大户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