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题目,我自己都感到好笑。但近日因为要弄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的稿子,看了一些传记及研究、回忆文章,发现其实惠州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地位确实不一般呢。且听我道来: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曾经亲自组织过11次起义,有两次发生在惠州(其中一个三洲田后来算是深圳的了)。在这里发动起义这倒也没什么特别的,我注意到的是,在这些起义中,孙中山其实亲自参加的不多,但他从中发现单靠各地会党举事,各地配合不容易,没有真正的武装参与,在非冷兵器的现代是不可能成事的。于是转而在新军中发展力量,才有最后武昌起义的成功。这是孙中山认识到军事力量的重要性的第一步,也就是说,在这一步中惠州的起义提供经验给他以总结,这是中国民主革命前期直到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共产党人“枪杆子里出政权”真理的开端。
第二,是陈炯明的叛变革命,孙中山亲自组织讨伐。陈炯明盘踞惠州,孙中山在1923年曾6次亲临惠州前线督战。细读几个版本的《东征日记》,发现孙中山当时已经不仅仅是作为最高统帅那样视察、运筹一下,而是直接指挥大炮发炮,甚至有亲自发炮这样的记载。惠州文史资料显示,孙中山1923年6次来到惠州,先后到过飞鹅岭、梅湖山、葫芦岭、博罗白沙堆、虎头岭,视察部队,亲自指挥发炮轰击惠州陈炯明叛军,甚至操纵大炮,而且根据当地天气情况下达进攻命令,比如1923年7月下旬,惠州暴雨,江湖水涨,孙中山决定利用此有利机会猛攻惠州城,他亲自来到惠州梅湖山上的重炮阵地,指点从长洲要塞运来之十五生大炮炮手发炮,该炮因炮弹储藏太久,效果大减,射击未能达到惠州城,孙中山命每弹加3磅黑炸药注于藕孔中,结果连发数炮均能达于惠州城。9月20日又赶赴梅湖炮台,直接下令发射15枚炮弹攻打惠州,并于第二天在梅湖重炮阵地向惠州城亲自发射了6枚炮弹。他还登上惠州城的制高点飞鹅岭视察并指挥攻打事项,命程潜主持攻打,令飞机队助战。其间孙中山还直接写信给邓演达,叫他组织部队挖地道,用地雷攻城。这样深入地指挥军事的具体行动,在孙中山的革命历史中是不多见的,可以说是惟一的一次,因为没过多久的1925年,他就病逝了。
第三,讨伐陈炯明的主要战役发生在攻取惠州,然而,在数倍于陈炯明叛军的攻城部队带着远远优于守城部队武器的长达半年努力下,惠州城依然的不破,孙中山在认真总结思考之下,发现有武装还不成,关键是要有一支真正的跟自己革命理念相一致的武装。于是,黄埔军校诞生了。这是孙中山从讨伐陈炯明、攻打惠州城得出的最重要的启示。
上世纪初的惠州城城墙高耸,四周山环水绕,城墙前面路狭难近,东北两门倚东江,西门外横亘西湖,构成天然屏障,易守难攻,素称天险。然而,这都不是孙中山讨伐陈炯明时攻不破惠州的真正原因,有不少专家研究时都提到了,其实这都是因为原来孙中山调集参加讨伐陈炯明的军队来自各省,其中尤以滇桂军阀为主,这些军阀却都并不是真心帮孙中山讨伐陈炯明的,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而来,出人不出力,之所以要孙中山亲自下令发炮,甚至亲自操控发炮,可能原因就在于此。于是,孙中山发誓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其它人靠不得。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实行国共合作的孙中山立即派蒋介石到苏联学习建军经验,回来后马上建立了黄埔军校,由于有共产党人的参与,军校一开始就在思想上领先于军事,“军校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积极开展革命宣传,支援工农运动,进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北伐战争,成为国民政府的支柱。军校师生们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的斗争中,建立铁的纪律,形成了亲爱精诚,团结合作,卫国爱民,不怕牺牲的作风,被称为黄埔精神。军校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显赫的地位。”这一切,不能不说跟惠州有关。
第四,由于上述一说成立,在国民政府组织的两次东征中,周恩来、蒋介石等也数次直接来到惠州指挥战斗,不少当年的黄埔学生兵后来的国共战将,都曾在东征时在惠州第一次参与真正意义上的战斗,具体的难以数出名字,因为当时这些后来的名将那时还是一个小学生兵,东征日记记载的也不多,但既然是黄埔军校学生兵为主力打下惠州,不管其后来成了国民党名将还是共产党名将,他们的军事生涯当以惠州起步。东征时黄埔学生军所展现的英勇顽强、团结协作、步调一致,应该也同时成为后来中国武装的宝贵精神财富。
上面这几点,应该足够有理由说明惠州在中国民主革命史上有不可忽略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