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君佐《修永福寺记》石刻
予初调惠州,知城西有湖,多古寺、观、亭、台,而古刹以永福寺为最。时以楚□之师甫撤,修武备,明训练,刻无余暇。莅此地四年,不觉杜祸于不萌,或有佛力于其间。甲申八月,予巡阅地方,道出西湖,询所谓永福寺者,有僧引而进之,观当年修筑遗碑。乃悉唐代创造,国朝前任姚公,继归善佟令,大司马赵公,先后廓而大之者也。径路盘纡,洞门邃远。东则长堤带水,西则峻岭罗云。蜿延叠巘列于前,萃岭层峦耸于后。岚收山净,潦尽潭清。登佛宇而望楚宫,爽皑明直,与韶之南华,虔之天竺,杭之灵隐同一名胜。惟多历年所,诸尊佛像咸旧,右边佛院全倾。而余入寺敬生,喜捐倡复。幸有同志,乐襄厥成。于道光五年五月十六日兴工,即于是年十一月初一日告竣。金者布之,朱者绘之,□者丹漆之,□饰者黝垩之矣。方今圣人在位,时和年丰,士民以胜境为游观。碧宇绀宫,原属点缀太平之设。以余目所径览,如悬崖坠地,峭壁摩天,彼南华寺之形势险峻也,此则□崖平远。山云南北,涧水东西,彼天竺寺之景色天然也,此则云水相涵。楼观海日,门对江潮,彼灵隐寺之气象宏远也,此则江海遥通矣。至若双塔峨峨,六桥隐隐,落霞榭口,轩挹骊珠,明月湾头,堤东犀带,连烟雨于菱溪蒲涧,暖风日于荔蒲桃园,唯□于永福寺前,景物无尽。而视彼南华诸刹,不亦有同而异哉。近岁丰湖百废俱举,墨卿大守创无碍之山房,月川中丞增书院之宿舍,铁桥廉访建复湖心之小亭,远峰军门轮廓圣贤之宏宇。而且元妙古观,先永福以重修,炎帝新祠,因永福以增葺。兹之装佛像而完禅院,毋忘兹居,毋废旧观,亦官斯土者之所不敢辞也。因寺僧延真请记兴竣日期,序之以书于石。道光六年丙戍,广东提督陆路军务总兵官滇南何君佐撰书。(注:文中缺字以□替之)
[资料]菩提樹漫談
"菩提"是梵文bodhi的音譯,意指覺悟,菩提樹即覺樹,因為釋迦牟尼坐在這棵樹下成佛,覺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所以叫做菩提樹。
在佛教的經典裏面記載,不同的佛各有不同的菩提樹,釋迦牟尼佛的菩提樹是阿說他樹,梵文asvattha,又譯作貝多樹,其果實稱畢砵羅,梵文pippala,故又稱作畢砵羅樹。這種樹很粗生易長,常見於印度中部及東南亞佛教國家,香港也很易見到。樹屬桑科,常綠喬木,樹皮淡灰、光滑,枝葉繁盛茂密,葉子心形,葉端尖長。植物學家將它歸屬於宗教的無花果樹類 Ficus Religiosa Linn,這是因為菩提樹在印度是一種宗教的聖樹,古時婆羅門祭師祭神時盛蘇摩酒的器皿,就是由阿說他木制的,吠陀詩人給予阿說他"樹中之王"的稱號,人們用它來摩擦生火,燃點祭火和作為燃料。另外,在印度教的傳說裏,宇宙衛護神毘濕紐是在阿說他樹下降生的,所以阿說他樹是毘濕紐的化身之一,以至在晚期的印度教哲學裏用來象徵真理和智慧,在"薄伽梵歌"裏,把阿說他說成是"一棵永恆不滅的樹,它的根兒是與創造者梵天同源,它的枝葉是智慧的吠陀神典。"
在佛教裏阿說他樹也是神聖的樹中之王,因為釋迦牟尼也是在阿說他樹下覺悟成佛的。在小部經本生經裏記載悉達多太子"智慧成熟以後,出家行大精進,在榕樹之下受了乳糜供養,至尼連禪河畔去啜食,登菩提道場,就於阿說他樹下,成無上正覺。"﹝南傳小部本生經之因緣總序遠因緣﹞在中阿含經羅摩經裏,佛陀自述出家以後來到尼連禪河邊,只覺"此地至可愛樂,山林鬱茂,尼連禪河清流盈岸……我今寧可於此中學。即便持草往詣覺樹,到已布下,敷尼師檀,結跏趺坐。"中國唐‧玄奘法師遊學印度後,在《大唐西域記》卷八裏記述當時來到中印度菩提伽耶的情景:"菩提樹垣正中有金剛座。……金剛座上菩提樹者,即畢砵羅之樹也。昔佛在世,高數百尺,屢經殘伐,猶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覺,因而謂之菩提樹焉。"此處之菩提樹歷遭砍伐,阿育王、阿育王妃、設賞迦王等皆曾惡意砍伐焚燒,但菩提樹仍新芽茁壯。據巴利文島史、大史等史書記載,阿育王之女僧伽蜜多曾將此菩提樹折枝帶到錫蘭種植,後來在十二世紀回教徒入侵印度時,菩提伽耶的本樹被摧毀,於是再從錫蘭移枝回菩提道場。此外,現在中國、日本、緬甸、泰國等佛教國家皆有從印度移植的菩提樹,許多已成珍貴古樹,仍然枝葉婆娑。由於菩提樹粗生易長,移植各地後,乃至成為綠化植樹,到處生根,茁壯成長。
故事:菩提本无树
惠能少孤而艰难困苦,于市卖柴为生。及闻一客诵《金刚经》而心有所悟,遂赴五祖处学法。
一日,五祖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
众人只等神秀作偈,神秀偷偷在墙上书一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五祖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但亲告神秀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
惠能虽不识字,一闻此偈,便知未见本性。托人亦书一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众皆惊。五祖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
次日祖潜至碓坊,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遂三鼓入室,五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