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子·惠州事>家乡风情> 出生诸习

出生诸习

https://city.xizi.com   2006-09-08 21:01:17   网络转载    作者:佚名   

  按惠州的传统习惯,男女还在婚嫁的时候,就举行“求子”的仪式。光绪《惠州府志·婚嫁》中所记“妇至门必于亲好中取福寿兼全者扶之”,此“福寿兼全者”,就是所谓的“多子多福之人”。这里的意思十分明确,“福寿全者扶之”,就是希求“多子多福”。上书有云:“其迎亲为麒麟狮子,兽头,童子戴之”。这里的“麒麟狮子”,也是出自中国传统“麒麟送子”的传说。闹新房之时,家人多备糖莲子,让客人食时,说句“莲子(连子)”,以讨口彩;还备葡萄、石榴等多仔的水果待客,寓意“多仔”。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训,自古以来中国人的子嗣观念甚为强烈。惠州市下角丰山附近,旧时有座“摸仔庙”,妇女怀了孕,想要生一个儿子,就到庙里拈香拜佛,然后就到庙中的一个小洞里摸东西,洞里有蚌有螺,传说是摸蚌生女,摸着螺,就生儿子。怀孕的妇女,如果这时摸着的是螺,就如释重负;如摸着蚌,恐怕要大哭一场了。此庙在旧惠州名气很大,由此足见惠州民间传统子嗣观念之强。

   在惠州的出生诸习中,均是以生儿子为主要条件,各种礼俗也是围绕着生了儿子这一中心去进行。相反,生女儿就不同了。惠州有句歇后语“麻海阿女——多余的”,意思就是生养女儿是多余的,既然是多余的,她出生的各项礼仪也就不讲究了。

(一)“驮仔”诸俗

   新娘受孕后,不久便产生呕吐等生理反应,民间称“有喜”,俗不可耐称“驮仔”。这时,婆婆就要开始忙碌了,首先要祭神拜祖。这有两个用意,一是向祖宗报喜,二是祈求诸神保佑。其次是要酿酒、备新衣着等。作为孕妇本身,则还有诸多禁忌。

  1、求神拜祖

   祭神求子的礼仪渊源甚早,周代的《礼记·月令》中就有后妃祈嗣的记载。惠州的祭神求子之习相沿已久,所祭之神主要为观音菩萨和金花夫人,前者为“奉子观音”,后者为“顺产之神”。祭神求子之风在民间非常盛行,一般的居民,从“驮仔”开始至下产,每天都向观音神位烧香求拜。

  2、逼酒

   逼酒,即酿酒。客家地区为产妇酿酒,大多喜欢用糯米、黑糯米,加上酒饼、红曲做成度数很底的糯米酒。惠州似乎吸收了这一习俗,但惠州“逼酒”多以粘米做成一种度数较高的甜米酒,不放红曲,惠州的风俗习惯是,妇女产后要补养身子,最好的补品就是这种米酒煮鸡,惠州民间谓“鸡酒”;另外,在小孩出生后举行的多种礼仪中,“请人吃鸡酒”,已成为一种民间风俗。

  3、备衣着

   按习惯,妇女驮仔以后,外婆(孕妇之母)需备小孩的衣着。另外,婴儿用的棉裙、背带以及鞋帽等,均由外婆张罗购置或缝制。这和妇女婚前由母亲备床上用品、脚盆、脸盆、手巾等生活用品是相连的。

  4、禁忌

   按惠州民间风俗习惯,家有孕妇,便有诸多的禁忌。首先是忌参加红白之事,此为不吉利。其次为饮食禁忌:
   一是忌食兔肉,惠州民间谓“食兔肉,长兔唇(即豁唇)”;
   二为忌食葡萄,谓“食葡萄要生葡萄胎”;
   三是忌食狗肉等“化气”的食物,民间认为“化气”食物会“化胎气”,易流产。

   还有其他生活禁忌,如忌在坟旁方便,认为玷污了土地神,出生的儿子会畸型;忌在家打钉子,补老鼠洞,认为怀孕期间钉钉补洞,会损伤“六甲”,出生的孩子会缺唇(兔唇),或者会瞎眼,没屁股眼,这都是人们打补钉子、补洞带来的恶果。

   以上诸忌,历代迷信者有之;但循其习俗者,却多不是迷信之人,人们遵循传统的禁忌 ,大多只为遵守一种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故以上风俗至今在惠州颇为流行。

(二) 满 月 礼

   小孩出生后,经三朝礼,半月礼等两次小型的礼仪,而长至满月,就该举行出生以来最为隆重的一次礼仪活动—满月礼。


   满月礼为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之一,有些地方称“弥也礼”。自古以来,满月礼均隆重浩大,亲朋四方云集祝贺,主家大摆筵席待客,此谓“弥月之喜”;小孩则行“落胎发礼”,行“游行礼”(或谓“移巢”)。其具体礼俗各地不尽相同。

   惠州行满月礼,最普遍的叫法是“做出月酒”,这是一种至今都在惠州民间甚为流行的礼俗。“做酒”,自然是为宴客,惠州做出月酒也是请亲朋为主的。

   主家一般事前便开始筹划:一是准备酒席,决定要请多少席客人(惠州的习惯说法是“做多少围酒”)。定下后,就要四出请帮工请厨子,备下各种干菜肉食果品。过去稍为有钱的人家往往请十几席至二十几席,有的更多。一般人家,即使穷人家道,也都要撑面子摆上几围。二是准备礼品。首先外婆须备上小孩的“出生帽”、衣服、铺盖,还要蒸好敛糕、大红发糕等送至女儿家,此亦为惠州民间的定俗之一;其次,主人家亦要准备祭拜祖公的祭物;外婆的糕点送来后,主人便要切块分给宾客;还需准备回礼“压袋”用的小利是封和小孩身上须挂的银金链之类的饰物。

   亲朋宾客往贺,亦要备各种礼品,一般多是小孩衣着、用物甚至金银器、手脚镯等东西。是日,主家张灯结彩,宾客陆续携礼而至。这时的婴孩,头戴出生帽,着新衣新鞋新裤袜,金银器、项链、玉锁尽数而挂,用新棉裙包裹,先是在大人的抱揽之中“拜祖公”,而后出厅里与众人相见。

   在惠州的风俗中月内的婴孩是不“见众”的,原因是月中有诸多禁忌(后章有述);月后,禁忌减少,因而也就可以见众了。满月礼中,“见众”也应算是一项重要的礼仪。

   小孩一抱出来,自然会引起围观,围观之中,有趣的是这时的客人们,对婴孩并不是好话恭维,而是“丑话”连篇,这是富有特色的惠州民俗。

   惠州的风俗,小孩出生后,十分忌讳人说“漂亮”“长得好”之类的“好话”。此为传统避讳之俗的一种演化。惠州民间的传统意识认为小孩易变,你说他(她)漂亮,长得好,就很容易使他(她)变得丑,变得难看了,故所以要“丑话说在前头”。作为主人,当听到“哟,这孩子长得真丑”,或者听到:“瞧,这孩子多得人恼”(得不恼;惹人恼)这样的话时,一般都是满心高兴,因为,这两句“丑话”的背后,自然就是“这孩子长得多漂亮”和“这孩子那样子多可爱”。当然,这种说丑话的风俗并不限于给小孩做满月之时,小孩往后的一年半载,也极讲究。

   满月礼过后,婴孩和产妇都可出门走动了,有些走外婆的,会把小孩及产妇接回娘家小住一段时间,这就是传统“移巢”风俗。

上一篇:惠州太守伊秉绶与“伊面”
下一篇:永福寺前的菩提树 —— 西湖第一树

论坛聚焦
热门文章
城讯
网友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