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子·惠州事>城市话题> 十问惠州

十问惠州

https://city.xizi.com   2008-03-19 17:57:02   西子湖畔    作者:过路游子   

  六、关于社会民生:惠州人富有吗?惠州人生活幸福吗?

  前几天回惠州(准确地说是惠城区),发现路上的私家汽车又比以前多了,似乎在证明惠州人还是很富有的。但惠州不只是一个惠城区,还有其他很贫穷的地方;惠州人也不只指生活在惠城区的公务员,还包括生活在农村的农民。以前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在讲科学发展,要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就是说经济社会的发展要以人的发展为最终目的,要服务于人的发展,要以人的发展水平来检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中央也提出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说白了就是要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提高民生水平。

  现在各地动不动就说每年财政投入民生的钱有多少多少,数字大得很,老百姓却没有感觉到,原来是把修桥修路、建体育馆、美化环境等的钱都计进去的。这说明有些人对什么是民生,还不清楚。其实民生就是指人的“衣食住行学、生老病死业”,十七大报告说得更清楚,就是文化教育、就业收入、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居民住房,就是要实现“学所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前几天,西子论坛上关于惠州的老师为涨工资而引发的议论如潮,最后市委书记亲自出面和老师代表对话、涨了工资,事情才算平息下来。说起教师的工资,在深圳的高级教师一个月可以拿到8000多,在惠州不到4000元,县(区)的更少,普通的教师就少之又少。城区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教师每个月才1000多块钱!每个月要“吃光用光”。现在社会上说学校乱收费,老师上家教,老师们都钻到钱眼里去了,师德沦落,其实都与老师的收入不高有关。“仓廪实而知礼节”,老百姓收入高了,生活好了,谁都想作一个有品位、有修养的人。所以在深圳很少说有学校搞乱收费,老师们也不愿搞什么有偿家教之类。

  通过这次事件,惠州的决策者们有没有认真反思:惠州的财政支出是否合理科学?惠州的工资收入还有没有上涨的空间?惠州发展的成果是不是最大限度改善了民生?惠州的老百姓们还有哪些痛苦,还有哪些期盼?他们生活幸福吗?

  七、关于决策执行:为什么会出现决策失误?为什么政策得到到贯彻,出了问题再来找对策吗?

  我一点也不怀疑,每一个决策者做出的决策,都是想把某件事办好,想把某个地方发展好。但为什么总有那么些决策老百姓不拥护?为什么总会出现那些留下深刻教训的错误决策?究其原因,就是决策者们自以为自己是万能的先知先觉,不相信人民群众的智慧,不肯听、不愿听群众的意见建议。去龙门的香溪堡,河中水草飘飘,清得看到见下面的小鱼,真为惠州有龙门这样好的生态而庆幸。但是面对现实,每一个关心惠州人的都会担心,若干年后,龙门还能如此山青水秀吗?走在去龙门的路上,水泥厂一家接一家,道路破烂不堪,路边的树叶都粘满尘土。一了解,一个平陵镇就有三大水泥项目,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我就整不明白,惠州怎么会把水泥厂建在龙门这样一个以生态环境为光荣、为发展资本的龙门?这样的决策是怎么做出来的?做过环评吗?征求过专业人士的意见吗?考虑过生态环境吗?考虑过可能引发的地质变化吗?

  前几年建南门公园,在报纸上进行公示。周边居民无不翘首以盼。没想到,最后公园只建了一点点,建起来的一大片商品房!又记得不久前对某区的道路命名进行公示,征求群众意见,结果报纸的图形上连街名都看不清,老百姓还能说得出什么意见?象这种做形式、走过场式的征求意见,实际上是糊弄老百姓!近日听朋友说,惠州准备在红花湖的湖心岛上建一个高规格的接待基地,也不知道这个决策有没有认真论证过,有没有征求过老百姓的意见。我只是想,如果东江出现了类似上次松花江的污染事件,惠城区内的几十万人喝哪里的水?喝那些红花湖内领导们的洗脚水,还是角洞水库(白鹭湖)内富豪们的洗碗水?或者是去白盆珠水库运远水、救近渴?

  另外还有一个决策的执行问题。现在惠州开展效能建设,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通过这个活动,提高下级单位对决策的执行能力和执行效率。惠州新一轮大发展,迫切需要提高基层政府的执行力。惠州人很多人喜欢爬高榜山,政府也对山周边进行了规划,但上到山上,靠火车站一侧的山体完全被破坏,新楼一栋栋正在建设。这些楼的手续齐备吗?如果齐备,怎么可以批准在那里开山建房?如果手续不合法,当地基层政府为什么不知道?为什么不制止?如果基层政府的执行能力不强,上级的决策和规划就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则象这种违章建房、征地拆迁中的抢建抢种会愈演愈烈,最终会酿成“紫金村”一样的老大难,政府再去解决必然会付出极为沉重的代价。面对新一轮竞争发展,惠州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做好准备了吗?

  八、关于全民创业:惠州的认识到位了吗?政策措施配套有力吗?

  现在的发展形势与以前不同了,以前国家鼓励部分地区、部分人先富起来,现在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国各地都在基本相同的政策环境中竞争发展,广东已经失去政策上的优势,也基本失去了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优势。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强调全民创业,激励和推进全民创业,做大做强内源型经济,显然是明智之举。浙江已经在这个方面先行一步,取得了实效。浙江全省4000多万人,有400万人在省外创业干事,有100多万人在国外创业;浙江人有100块钱就想当老板;浙江人做生意不论大小,小生意可以做成大市场。与之相对应的是,浙江的各级政府为营造激励创业的社会氛围的不懈努力和对所有创业者有力的政策支持。其实,在这个方面做得好的还有广东的佛山等地。如果要学习取经也不一定要舍近求远。

  相比之下,惠州对激励全民创业的认识还不能说完全到了位。比如对干部的考核肯定还有直接利用外资据的指标,但就是没有评价推进全民创业的指标。惠州政府也出台了个全民创业的五年纲要,里面有什么“干货”,对激励全民创业下了什么“猛料”?相关部门并没有去广泛宣传,反正我们这些老百姓就不知道。既然普通老百姓连有什么激励措施都不知道,我不知道这个纲要对推动全民创业能有什么实际的效果?从对政策宣传的不重视,实际上也反映了相关部门对这项工作的不重视,于是鼓励全民创业也就不可能有什么真正的大动作。其实,鼓励的政策也不用多,无非就是“一多三少”:多一点资金扶持,少收费税、少检查评比、少抽油括水。针对这“一多三少”,下点“猛料”,然后象香港那样,在报纸电视上作为公益宣传做上一年半载,惠州人创业干事的聪明才智肯定能激发出来、释放出来。现在很多做生意的、开企业的都在感叹,办一个企业真的很不容易。如果问为什么,那就问问为什么派出所的同志都想去企业多的所当所长,从中也可以找到一点答案。

  九、关于城建管理:城市为谁而建?城市为谁而管?

  以前有个笑话,说一盲人旅游团来惠州旅游,刚出深圳进入惠州地界,盲人就知道进了惠州。问盲人们看不见怎么知道,答曰:惠州路不平,故知。虽然是一个笑话,却反映了惠州(当然其他很多城市也有类似情况)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象许多城市一样,惠州重中心、轻外围,习惯于以市区为中心向外面辐射推进,结果城市中心区还象样,周边与其他市交界的墟镇就“脏乱差”一片。前几年下大力气打通了几大出口,效果很好,也正是这种思维的表现。为什么不能再放开思路,着力加强与周边城市接壤的墟镇的规划、建设和发展,加强城市入口的建设和管理?这样,既通过中心城区由里向外周辐射,又通过几大入口同时向内、向外双向辐射;这样既可改变城市的整体形象,又有利于加快城市化的进程。要知道,如果现在不加强规划管理,将来发展成了象河南岸这样的“城中村”,再想提高发展的质量与形象,要付出代价就大了,就难上加难了。

  有一句顺口溜,叫惠州“四大怪”:“送礼送梅(霉)菜,楼房当街站,闹市能种菜,坐车比走路慢”。前一句和第四句大家都知道,第二句说的是陈江镇的十字路口的“中国最牛的街楼”,第三句说的是高榜山下的一片菜地。这些现象既与城市规划有关,也与城市管理的理念有关。也就是城市管理到底是为了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还是维护少数人的利益的问题。惠州的城市规划问题最为老百姓诟病,怒称规划局为“鬼画局”,如前面述及的街道直不过300米,道路规划意识不超前,导致“坐车比走路慢”等等,但老百姓也知道光怨规划局也没用,这里面也有主要领导的观念和意识问题。你说这陈江的“中国最牛的街楼”,已经明显制约陈江的发展了,但多少年了,就是拆不下来,原因是那里已经成为商业黄金地,但政府知难而退,这是在维护谁的利益?当年整治七大出口,政府的力度大得很,河南岸有一加油站,刚开始也是拆不下来,听说是肖志恒同志亲自出马督阵,最后还是拆了。现在很多惠州人都很感念当年力主整治七大出口的市领导,实际上也寄托着惠州人对这一届市委、市政府在加大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新的、更高的期望。

  十、关于改革创新:是先人一步,抢尝第一啖汤,还是西施效颦,吃人家的残羹剩饭?

  机会总是眷恋有准备的人,总是青睐善于抢抓机遇的人。新一轮产业转移升级,对每一个城市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机会;中央和省委力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为每一个城市开创了一个难得的快人一步的空间。同时客观地说,改革创新也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弄得不好,乌纱帽也可能给改掉。现在的问题是,谁有这个胆量,谁敢冒这个风险,谁才可能抢到先机,抢到第一啖汤!

  近一段时间一直关注广东各地开展解放思想活动的情况,总的来说是谈认识的多,真正出台实质性、具有震撼效应的措施好象并不多,但也确有不少的创新探索,比如省里提出的“粤港澳特别合作区”、“珠三角经济共同体”,还有前面提及的深圳与汕尾跨区域的合作,就是很大的突破。问题在于,面对这样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而且惠州还是全国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试点城市,中央给予了惠州先行先试的“探索权”,惠州在思想观念方面有没有做好准备?在推进科学发展方面有什么特别举措?在机制体制方面找到了哪些问题,准备做哪些探索和突破?中央和省委在寄望,惠州百姓在盼望,每一个关注惠州人的都在期望。

  新一轮竞争发展,考量着惠州人的智慧和创造力,考量着本届市委、市政府的执政能力。

  再次站在竞争的跑道上,我们都在关注——

  年轻而又沧桑的惠州,这一次,你行吗?

上一篇:对“当前教师加薪风波的思考”一文的反驳
下一篇:被珠三角边沿化的惠州

延伸阅读:

论坛聚焦
热门文章
城讯
网友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