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子·惠州事>家乡风情> 葫芦岭:恩泽千年古城罗阳

葫芦岭:恩泽千年古城罗阳

https://city.xizi.com   2007-03-07 13:06:43   西子湖畔    作者:小于一   

  倘若不是紧邻东江,葫芦岭的神话外衣势必少去许多色彩;相反,形同葫芦倒卧东江的葫芦岭,让世世代代的博罗人,经久不绝地陶醉在葫芦岭与生俱来的灵气当中。

  年长的博罗人当然记得,葫芦岭原称浮碇岗。在过去的岁月里,这座海拔仅60米的小山,一次又一次地挽救了饱受内涝灾害的博罗人。

  当葫芦岭有了“救命山”这个实在的外号时,神话般的传说就开始为后人所熟悉和接受。

\

  贝丘:千年古城的历史见证

  春节期间,记者登上了葫芦岭。这座倚江而立的小山丘,已经成为博罗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山脚下有东岳宫和南海观音堂等寺庙,门前男女善信正在烧香祈福。看着檀香烟袅袅而上,刚从闹市中脱身的人会感受到菩萨的慈祥。

  葫芦岭山脚的护坡墙堆砌的是长满青苔的古青砖。这些青砖可非同小可,是上世纪50年代时,当地政府为了改造葫芦岭,将古城墙的青砖拆卸下来修筑护坡墙的。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些砖墙通过葫芦岭才得以保存,成为博罗这座千年古城的历史证物。

  博罗县退休干部、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李鹏对葫芦岭的历史可谓了如指掌。他告诉记者,葫芦岭以前称为浮碇岗,据说是一万年以前由地壳变动上浮而成,它的西面有大量的贝壳,东西则有许多的红石。因为山的西部全是由螺蚬壳堆积而成,葫芦岭以前也被称为“贝壳山”,科学家则称为贝丘。

  韩非子云:“初民沿水而居,食螺蚬之类。”贝丘的形成,是因为古代在博罗群居的老百姓没有粮食,就靠打捞东江的贝壳作为充饥食物。当时的博罗县城——罗阳镇地势非常低,东江水位很高,葫芦岭上的贝壳一方面是由于河水冲上岗堆积而成,一方面则由于上述老百姓食用后集体倾倒在岗上而成。李鹏老人告诉记者两者的区分方法:整个形状完好的贝壳就是河水冲上来的,只有一片的贝壳就是老百姓吃过后倒在那里的。

  出乎记者意料的是,时至今日,想在葫芦岭寻找古老的螺蚬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有深入到行人罕至的大树底下,拔开荒草,才能看到一些。可见当地居民不以螺蚬充饥最少半个多世纪了。

  李鹏还告诉记者,上世纪50年代时,博罗县城的范围非常小,只有现今北门桥以南,铁炉巷口一直到老百货,以及老市场直到博罗中学一带,除此之外都是一片泽湖。古罗阳城中葫芦岭地势最高,周围群居的人也最多。“以前的葫芦岭堪称罗阳城的一道屏障。”

\

  传说:铁拐李和“葫芦吐九珠”

  葫芦岭的传说有多个版本,为人所熟知的是铁拐李的酒葫芦和“葫芦吐九珠”。葫芦岭地处东江北岸,只有来到东江南岸,才能一睹葫芦岭与水中倒影合成“酒葫芦”的奇景。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地处东江及其支流榕溪环抱之中的博罗城是一个小岛,岛上住着韩曾谢李刘等99户人家。一年小暑将临,一晚突然刮起暴风,降了一场石头雨。一夜之间,东江和榕溪河水暴涨,博罗城顷刻之间变成汪洋大海。老百姓有的依靠竹排、门板,有的借助瓦缸、木盆在洪水中挣扎。无力挣扎的老人和小孩,不少被洪水吞没,但是狂风暴雨仍在继续。黎明时分,城东上空突然电闪雷鸣,霹雳巨响,从天上掉下一个大葫芦,一半埋入水中,一半浮出水面。突、突、突。浮出水面的版面葫芦就化成一座小山。正在水里挣扎的百姓马上往山上游去,这才得以生存。原来,神仙铁拐李正赶往罗浮山参加八仙聚会,路过博罗上空,眼见这般危难景象,便扔下腰间的酒葫芦,搭救了这99户黎民百姓。

  至于“葫芦吐九珠”,则更显得神奇。相传就在铁拐李用酒葫芦救人之后,有感于天黑之后老百姓分不清哪是岸哪是水,走不到葫芦岭,只好连续吐了9口气,每吐一口气,葫芦口便有一颗金黄色的圆珠滚落水中。铁拐李吐完9口气后,9颗明珠就变成9个向西延伸的小山丘。受溺的百姓这才全部得救。

  洪水过后,博罗人就在9个小山丘上盖起了民房和商铺,罗阳镇中心小学就在第一个小山丘上,往西一直到观背村的村委会所在地,9颗“明珠”若隐若现地隐藏在县城当中。

  据说,上世纪40年代初,博罗县城遭遇一场特大洪水,水深3丈余,没过了房顶和树木。然而,县城居民却没有受到威胁。他们沿着9颗“明珠”的路线,安全地来到葫芦岭,躲过一劫。

  沿革:从避难所到山岭公园

  1956年以前的葫芦岭与现在相比,整个山岭光秃秃的,周围还布满了荆棘丛。那时候的孩子很喜欢在岭上挖埋在地下的俗称“金谷仔”的野葛仔吃。葫芦岭共经历了3次大改造:第一次是在1958年和1959年,当时正值大跃进时代,当地政府号召博罗县城的居民共同努力开发改造葫芦岭,将铺在罗阳城里的铁炉巷、更古前及塘滩路一带的麻石路全部撬开,然后由老百姓把麻石搬上岭,再修筑成今天上山的台阶,结束了葫芦岭无石阶上山的历史。

  第二次修造葫芦岭是在上世纪80年代,由当时的县领导牵头,在葫芦岭上修建了一些建筑物,包括三座凉亭和一些水泥路。最早建的亭是由国民党官员进行修建的,据说比较矮,后来在1958年又重新拆建成两层的水泥亭,但是由于没有装防雷设施,后来被雷劈打了两次,变得残缺不全。

  现在,我们看到的在葫芦岭最高处的亭则大概是在1964年重建的。后来在上世纪80年代,又在葫芦岭的二山处又加建了一座亭,名叫“望日亭”。这座亭座落在当时被称为博罗八景之一的“葫芦晨曦”处,“葫芦晨曦”是因为站在那个位置可以望到东江上美丽壮观的日出而得名。这座望日亭是由李鹏设计的,当时的他是借鉴了清华大学的亭台楼阁设计方案来进行设计的。

  第三次修造是在2001年,在当时的县领导的号召下,主要是对葫芦岭原有的设施进行翻新,其次还增加和拓宽了山上的活动场所,加设了上山的路灯,并铺了三条环山石路,而且加强上山岭上的治安管理,让葫芦岭真正改变了面貌,成为了名符其实的群众的休闲娱乐的山岭公园。现在每天早晨都有许多晨运的群众上山进行运动,葫芦岭的改造为群众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健身场所。

  回想起1959年“走大水”,逃到葫芦岭避难的日子,古稀之年的李鹏感慨万千。“由于当时的博罗城属低洼地带,每逢下大雨就必定水淹罗阳,所以葫芦岭也成了罗阳城老百姓的避难所。”

  自古以来,这座“救命山”不知道挽救了多少百姓的性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葫芦岭,也就没有了今天的千年古城博罗。这种生死与共的血缘关系,已经注定了葫芦岭的传说会漫古千年。
  

 

上一篇:关于客家文化与地域文化认同问题
下一篇:不一样的感觉——一个农村天主教家庭的婚礼

延伸阅读:

论坛聚焦
热门文章
城讯
网友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