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县沿海的盐洲、黄埠、港口的居民及西枝江沿岸的多祝、增光、大岭、梁化、白花、平山等镇部分居民的开基祖,多是在元末明初从福建漳州、泉州迁来的,所操方言接近闽南话的所谓福佬话,约20万人。其婚俗虽经数百年受当地客家人婚俗影响有所改变,但仍然保留着区别于客家话地区婚俗特点,居住海上或沿海的渔民和居住在内陆的农民又有不同。
20世纪初,这些地方同样存在抱养童养媳婚姻形式,渔民收养子女很普遍,养父母能支配子女婚姻,但尊重子女成人后的选择。如抱养子、女长大后彼此没有好感,便托媒人另外择配;如收养子女与父母、长辈合得来,且男女双方相爱,便会在除夕吃年夜饭时宣布成婚,并邀至亲参加当晚举行的婚礼。婚礼上,养母自当伴娘,在船头烧香,让子女拜天地、祖宗,结成夫妇。大年初一由养父母陪同拜直系宗亲族长和长辈中年纪最大的一位。年初一晚上进洞房,年初二办喜宴款待亲友,当晚举行新婚夫妇牵手并肩拜月殿仪式。事先在船上新闺房布置得像“月里蟾宫”,摆上一棵有丫枝绿叶的榕树,树上点一对小彩灯(即当时盛行的琉璃灯),周围点缀人造纸花。树下有活蛤蟆、兔子等小动物,用红头绳缚其一足以固定位置,防届时受惊四处蹦跳。然后一家人依次坐到彩台边,观礼亲友另坐一边。新婚夫妇穿好新婚礼服,由家婆陪伴。仪式开始,新婚夫妇行三跪九叩之礼,家婆给在座的亲人分发花生、瓜子、桂圆、红枣,一边谈笑,一边给一对新人说四句:“洞房花烛通通红,一对鸳鸯结成双,日里同工夜同枕,白头到老情意浓。”又颂:“祝贺你俩今成婚,夫妻相惜心连心,日后生活甜如蜜,子孙贤孝好门风。”至深夜,客人散去。这是一场专门为收养子女举行的婚礼。
海上渔民也普遍存在聘娶婚,其合婚、过门习俗与客家地区大同小异,但过门、婚礼又有特点。在惠东港口迎亲之日,双方新船披红挂绿,船头各悬一面大铜锣,在约定的地点,相距三尺,船泊落锚固定,新娘上男方的船举行婚礼。鸣炮后,双方轮番敲打铜锣,直到天亮。新娘在锣声中与亲人话别,唱《行嫁歌》,时断时续,叙离别情。“训女婿”是婚礼上的小插曲。仪式开始,岳母站在船头,高呼女婿名字,训示女婿婚后不准欺负妻子,要敬老爱幼,夫妻和睦,共同持家立业。女婿听完,跳上女家船头,下跪回答:“听岳母吩咐,一一记住”,随即回船,唯恐被女方亲友出难题缠住,出丑露乖。新娘入门后,在沙滩上架起一长形简易的草棚遮住阳光。以地为席,八人一围,用大碗当杯畅饮。佳肴以鱼为主,辅以鸡、鹅、鸭及各种新鲜蔬菜,最后上一大碗八宝甜汤。客人酒醉饭饱后,各回船舱栖宿。婚礼三天后,夫妻才同住一起。据传说,此俗源起一个故事。在很久以前,一对贫穷的渔家男女正在海上举行婚礼时,突然海浪大作,新郎一时下落不明,而新娘恰小姑同在一条船,却避过了风险。当晚几位姑仔恐怕新嫂子过分伤感,便与作伴同宿。不料,三天后,新郎竟平安回到船上。自此,水上人家认为新婚之夜,姑嫂伴眠,可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便竞相效法,相沿成习。
50年代末渔民陆续上岸定居后,其婚礼不免渗透了陆上人家的礼仪成分。其原先不与岸上人通婚的禁锢已彻底改变,渔民婚俗甚至已进入现代婚姻仪礼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