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90年,隋文帝派东莱郡公王景持节巡抚岭南,百越皆服,遂在梌木山(今惠城区中山公园)设立循州总管府。当时整个广东仅设立广州和循州二个总管府,循州总管府镇立岭东,成为粤东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而府前官府使用的那口梌井(俗称隋井),见证了惠州创城历史,是惠州城区历史最久的人文古迹。
清初我国著名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水语》中曰:“惠州城中亦无井,民皆汲东江以饮,堪舆家谓惠称鹅城,乃飞鹅之地,不可穿井以伤鹅背,致人民不安,此甚妄也。然惠州府与归善县城地皆咸,不可以井,仅郡廨有一井,可汲而饮云。” 虽然隋唐惠州府、县两城无井的原因,古代的“鹅背”之说和屈大均的“地咸”之说都是不可取的,实际是城区四面紧靠江湖,一般居民不需打井汲水。但这段记述至少可以说明,惠州开埠“鹅城”的传说早在隋、唐两朝已在民间流传;当时惠州郡城内只有循州总管府前的梌井供官府饮用,居民只饮用江、湖之水的情况也大慨可信。
据老街坊说,建国初期这口梌井还在地面,儿时与小伙伴常往井下扔石头。当时该井口有护栏,井口上竖有两根一米多高的花岗岩石柱(其中一根断了一小截),并有“梌井”二字石刻(所处位置大慨在今“天下为公”石牌坊往前走30米右侧,距原第一小学围墙30米左右)。随后不久惠州镇政府修葺中山公园,辟该地为花圃,才把梌井填平埋入地下。
今惠州府县两城现存历史最久的文物,是北宋的东坡井和朝云墓,距今近千年。如把早于东坡井和朝云墓五百多年的梌井挖掘出来,修复后重新展视在世人面前,将会进一步提升惠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品位,其重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记得前几年惠城区政府有关主管部门作出改造、修葺中山公园规划时,有挖掘修复梌井这一工程项目。但不知什么原因,花了二百多万改造、修葺中山公园工程完工后,这口见证惠州创城历史的千年古井乃是不见天日,挖掘修复梌井的工程却没有启动。最近惠州学者吴少忠、林慧文撰文《发掘特色文化 重塑文化名城》中(该文登2007年8月20日惠州日报)说到中山公园时,只提议重建野吏亭和东坡啖荔像,也把挖掘、修复梌井这一有重大意义的事忽略了。
近年当地政府肯花几个亿建设其它旅游景点,但却不愿花很少一点钱挖掘修复这口见证惠州创城历史的千年梌井,这是很令人费解和惋惜的,也是对惠州历史文化资源的极大浪费。换在别一个城市,这样的事是不会发生的吧!
被湮没的惠州千年古井——梌井
https://city.xizi.com 2007-09-11 11:48:48 西子湖畔 作者:敦仁
延伸阅读:
- 惠州行政区划的历史演变2005-12-12
- 博罗在古代可能是一个国家2006-03-29
- 在博罗观音阁东江河滩迫降的国民党起义飞机2006-06-25
- 惠州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2006-11-13
- 惠州学子的揩模——范滂2007-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