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子·惠州事>城市话题> 莫让“造楼运动”抹去城市的自然......

莫让“造楼运动”抹去城市的自然风貌和个性

https://city.xizi.com   2007-05-25 12:39:29   西子湖畔    作者:黄松森   

  近年来,各地城市的“造楼运动”正方兴未艾。为了追求政绩效应,实施“面子工程”,一座座山坡被夷平,一条条溪流被掩盖,一个个湖、塘被填埋,一片片绿地铺水泥。楼宇愈建愈密,广场愈造愈大,马路愈修愈宽,灯光愈装愈亮。大大小小的城市仿佛变成批量生产的都市空间,栋栋楼房像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标准建筑。难道城市的建设与发展,非得见逢插针、寸地建楼、千城一面、万楼一格吗?非要以抹去不同城市各自不同的自然风貌和个性为代价吗?

  11月23日,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全票通过了关于在金山湖区建设东湖公园议案的决议,要求市政府高度重视议案办理工作,控制保护好金山湖区,修订该片区的详细规划,并在议案办理方案获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前,停止审批片区内新的开发项目。金山湖区是历史上形成的、大自然留下的低洼湿地。早在1992年,市六届人民政府就确立了“对金山湖的开发建设以蓄洪排涝为主”的原则,并发出了“关于对金山湖景区内的自然风貌实行全面控制和保护”的通告,规划要建设一个人工湖。时至今日,尤其是在东江水利枢纽建成后,西枝江水位提高,内涝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利用这块得天独厚的低洼湿地建设一个人工湖,成本低,效果大,是深得民心之举,是顺其自然之为。金山湖区低洼地集雨面积达55平方公里,蓄洪量达1227万立方米,其容量相当于三个惠州西湖,是一个天然的蓄洪区。它还是缓解“热岛效应”的“自然空调”,是化浊扬清的“城市之肾”,它将使惠州市区形成两江穿城过、两湖相呼应的格局,彰显“湖在城中、城在湖中”的特色,不负“山水丽城”、“人居范例”的美誉,并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惠州市民的幸福指数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地理位置三者叠加,便形成一个城市的独特个性。在未来的发展中,城市只有继续发展自己的个性,才更具竞争力。香港、墨尔本、旧金山等城市,楼房依山而建,高低错落有致,保留原有地貌,决没有挖山填湖、推平建房之为;德国的德累斯顿建城800周年,仍保留17、18世纪巴洛克式的建筑。尽管部分建筑遭战火摧毁,但从“二战”至今几十年来一直耗巨资进行修复,并刻意保留战争痕迹以教育后人;华盛顿的城市规划个性鲜明,着意寻找历史的传承和环境协调,表现文化的内涵,街道、广场、绿地、河流、湖泊所构成的传统格局被悉心保护,基础设施与人文环境、自然景观科学搭配,相互点缀,和谐共存,反映出城市的历史记忆和城市发展的脉络。我们也常常发现,有些城市缺乏历史资源的争夺历史资源,没有自然景观的举债也要人造景观。从XX名人故里之争、XX始发点之争、XX仿古工程大兴土木、XX大观重复建设等现象,反映出急功近利和浮躁心态的都市病在蔓延。我们在金山湖区建设东湖公园,不是“政绩工程”,也不是“形象工程”,而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实用工程和民心工程。如果说,一个惠州西湖令惠州流芳千古,那么再造一个东湖,将使惠州人民受福延绵。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不光有高楼大厦,还要有小桥流水;不光有车水马龙,还要有绿树成荫;不光有喧闹欢歌,还要有鸟语花香;不光有灯红酒绿,还要有湖光山色。惠州的自然风貌是许多城市难以相比的,如果放着大自然恩赐给惠州的最后一块风水宝地,不去挖泥造湖而是填土造楼,不仅可惜,而且可悲;福兮祸兮,自有公论。我们决不能因为短视和狭隘,给未来造成伤害。我们要把东湖公园建设成为集防洪排涝、生态调节、旅游休闲、自然特色等功能于一体的传世之作,作为惠州新的城市“名片”,这才是留给后人的最大财富和福祉。

  (作者为惠州市人大常委会教侨工委主任)

上一篇:"母杀女"警示我国社会心理危机干预缺失
下一篇:跳楼讨薪,跳出来的角色错位问题

论坛聚焦
热门文章
城讯
网友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