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子·惠州事>城市话题> "母杀女"警示我国社会心理危机干......

"母杀女"警示我国社会心理危机干预缺失

https://city.xizi.com   2007-05-23 12:50:51   新华网    作者:佚名   

    新华网广州5月22日电(记者 陈冀)2007年5月13日是母亲节,可就在这个美好的节日过去仅几个小时,深圳一个狠心母亲亲手掐死了年仅两岁的女儿。而在母亲节前的5月8日,5岁女孩小梦雨在广东省惠州市被母亲杀害。5月14日,因残忍割下女儿双耳的母亲在广州开庭受审……

    一时间,母亲杀女的人伦惨剧频频见诸媒体。这些惨剧的发生令人惊愕,更警示着我国社会心理危机干预的缺失,我国亟待建立健全心理救助体系。

    多起母杀女人伦惨剧接连发生

    5月8日,5岁女孩王梦雨在广东省惠州市"失踪",其父母悬赏5万征求线索,此事经网络和媒体报道后一度成为惠州全城议论的焦点,次日警方在该市惠城区三栋镇发现其尸体,事件再度引发了当地市民对凶手的强烈愤慨。然而62小时后,5月12日,惠州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案件真相:王梦雨并非失踪,而是被其母亲杜某杀害,起因仅是因为嫌女儿笨不会数数。杜某已被刑拘。

    小梦雨惨死亲生母亲手中,世人的震惊还来不及停顿。5月14日凌晨,即母亲节过去仅几个小时,在深圳宝安区一出租屋内,一位因丈夫离家出走、失去生活支撑的母亲在绝望之际,亲手掐死了熟睡中的年仅2岁的女儿,随后割脉自杀,后因疼痛难忍求救后获救。

    接连发生的"母杀女"事件让人们想起,这样的人伦惨剧已不是第一次发生。

    2005年7月,广州周女士因为贫穷溺死了自己9个月大的女儿。

    2005年6月,广东省揭阳一个母亲因夫妻为家庭经济困窘失和,竟将一对亲生儿女残忍砍成重伤,然后再割颈自杀。

    2005年10月,重庆潼南县女子陈某在广州花都区一出租屋中,拿着菜刀爬到熟睡的女儿床上,不顾女儿的苦苦哀求,残忍地割下女儿的两只耳朵,随后还把耳朵冲进马桶。今年5月15日,这位母亲在法庭受审。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受伤的女儿写信给法院为母亲求情,请求轻判母亲。

    ……

 为何杀死孩子的竟是亲生母亲

    常言道"虎毒不食子",母亲是孩子的保护神,可上述惨剧中,为何杀死或伤害孩子的竟是亲生母亲呢?

    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副所长陈冀京认为,尽管每个案例各有不同,但这些母亲害死自己亲生子女的背后都有着深刻的社会因素。

    这些悲剧中的母亲大多由于不堪压力从对生活的绝望到对生命的绝望。深圳的杀女之母,是因为"夫出走已患病无钱医",四顾无计又不愿"丢下"幼女受苦;惠州的杀女母生活在怕挨丈夫责打的阴影里,更担心抢救孩子住院费用负担不起。

    "孩子不能承载家庭希望之重更导致了这些惨剧的一再发生。"陈冀京指出,这些母亲多处于社会底层,承受到较大的生存压力,她们把家庭摆脱贫贱困境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读书上,像押宝一样押上全部的财力和心血,赢得起输不起。

    广州市白云心理医院心理科主任沈家宏指出,在这样强大的压力之下,心理极易走向偏执。如果不加以正确的疏导,情况就会恶化,做出极端的事情来。

    "如惠州的那位母亲,仅仅因为不会数数,就把女儿致死,就是由于父母在孩子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值后,失望之极甚而失去了理智。而这些又是中国父母望子成龙的普遍心态。"沈家宏说。

    据介绍,国内外都曾发生过母亲伤害孩子的案例,专家们深入调查发现,作案的绝大多数母亲患有抑郁症,容易悲观。近期发生的人伦惨剧中的母亲在性格上有一些共同点,即有非黑即白的很极端的思维方式,容易下一个很糟糕的结论,觉得暂时不幸福人生就完了。

    建心理救助体系避免悲剧发生

    中国心理咨询网深圳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戴影频分析认为,"母杀女"事件凸显社会心理干预的重要性。人们在承受心理压力时,需要尽快释放,可选择向朋友倾诉,或者向心理援助机构和专业人士寻求帮助,释放和舒缓内心压力,延缓做出极端的行动。

    从这几起人伦惨剧可以看到,这些母亲都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渠道。戴影频等专家指出,由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心理工作者尽早介入、早期预防,在避免恶性事件发生中尤为重要。

    据了解,完善的心理救助社会体系应是由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行业、医院专业治疗等三道防线组成的救助网络。目前,我国一些专业大医院已建立了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心理咨询行业也在逐步发展,而社会工作者等因政府公共财政支持不足而发展相对缓慢。

    戴影频等专业人士指出,总体而言,我国心理救助体系虽然有所发展但仍显滞后。"社会处于转型期,各种观念的冲撞和事物的瞬息万变都使人们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现代人时常会出现困惑、惶恐、不安等不良情绪,心理干预已成为现代人渴求的重要防线。为了避免这些人伦惨剧的再度发生,亟待建立健全心理救助体系。"

    专家们指出,一方面,要帮助人们建立"心理有问题找医生"的意识和观念,另一方面,要让人们看心理医生像看感冒一样方便,如心理机构应向社区化发展等。

    据了解,由于现代社会里员工工作压力大等状况,一些跨国公司等组织正在积极建设针对员工心理问题的救助和预防网络,有企业承担社会救助网络的一部分。

上一篇:西子与政府携手架设“网上沟通”桥梁,可行吗?
下一篇:莫让“造楼运动”抹去城市的自然风貌和个性

论坛聚焦
热门文章
城讯
网友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