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子·惠州事>城市话题> 对“拍卖公车+交通货币化”型公......

对“拍卖公车+交通货币化”型公车改革的不放心

https://city.xizi.com   2008-01-03 13:26:13   西子湖畔    作者:魅力太阳花   

  继去年中央和国家机关将通讯费用补贴“暗转明”之后,惠阳公车制度改革已被提上议事日程,这标志着惠阳公务消费制度的改革正在逐步深化,以往不为纳税人能够直接监督的公务消费活动,正逐渐走到“阳光下”。

  不放心:

  官本位思想影响

  公车制度是国际通行的职务消费制度,但在我国很多地方却被异化成权力的象征、身份的体现。按规定省部级领导才配专车,但各单位的公车基本上就是“一把手”的专车,其他公务员很少享用公车的机会。明白了这一点,公车使用的3个1/3(用于公务1/3、家属使用1/3、司机使用1/3)也就不足为奇了。

  公车改革后,要求各级公务员自己开车、打的甚至骑摩托车来上班,公车作为公务员身份象征的功能不复存在。此种优越感的丧失使得改革的推进必然遭遇内部阻碍。所以,即便获得了高额的交通补贴费,对于已经习惯了公车带来优越享受的干部,却不以为然,宁肯放弃补贴而继续使用公车。如此巨大矛盾反差,公车货币化改革能否搁浅?

  改革染上个人功利主义色彩

  改革的本意是对旧的不合理或适应不了现实状况的制度进行完善或重构,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但某些改革染上个人功利主义的色彩,打着改革的旗号,却与改革初衷背道而驰,成了假改革,让见不得人的东西合法、合理化,后患无穷,老百姓深恶痛绝,严重败坏改革的名声。

  公车改革的出发点不放在制约、规范行政权力上和以追求节约财政支出为最大原则,注定“改革”者不在乎改革的实效,不带头执行改革方案、不持之以恒保持改革结果。

  改革所需的整体外部环境缺失

  干部公务外出和接待来客时常出现尴尬局面。使得一些干部,甚至领导干部对改革的紧迫性、必要性等认识产生动摇,感到自己没公家的光可沾了,甚是委屈,反过来不支持甚至抵制改革。

  改革的目标不完整

  车改的动因是因为公车消费的巨大支出和浪费、财政难于承受,改革目标也定位在节省财政开支上。这样的动机和目标是不完整的,注定其难以奏效,也不可能长期推行。从买车到用车,在这一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权力制约,才是公车滥用、公车腐败的根源,换言之,即公车浪费的实质是制度问题。权力滥用、权力制约不力是因,而资金浪费是果。因此,要使公车改革顺利进行,就不能只盯在公车浪费的后果上,而要追本溯源——当前在公共资金的管理、分配、使用等问题上,行政权力的自由度是否太大,而公众相应的监督、制约力量是否过于薄弱?制约、规范公车滥用背后的权力,才是车改真正应该确立的价值观。

  车改后出现了担心两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一是领导租用公务小车出租公司的车后,常不付钱;司机慑于领导手中的权力,不敢索要。运转难以为继的出租公司只好由财政垫底,此类企业还难于市场化、社会化。二是新的用车模式下出现上级(甚至有权单位的非领导干部)坐车、下级出钱的怪现象。车改了,上级领导出行用车没那么“方便”了,既然领导不能浩浩荡荡地来,那么下级就开车去接吧。至于迎接领导的费用,基层自有“变通”之策。而没有参与车改的乡镇和企业常能接到要求报销汽油费、租车费的电话。改革的不彻底为权力预留了空间。

  改革孤军独进难奏效

  公车消费只是职务消费的一个部分,而职务消费改革则必须是一个系统工程。车改不管怎么改,对于没有费用列支审批权的一般公务员来说,落实起来不仅没什么可难的,而且也肯定虚不到哪里去。可是对于大权在握的领导来说,情况则远不令人放心。人们最担心的,正是可能出现一些人,既可以利用职权,让自己或小集团既享受诸如交通费补贴这样的实惠,又可以通过虚开列支手段,不花自己一分钱地继续享受公费用车。

  一些干部买来“二手车”,美其名曰“私车公用”,大大方方地报销油费、修理费,不过改头换面,换成招商引资经费、会议费等。因此,公车改革,绝非孤立于行政运转体系之外的单一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借公车改革之机,规范职务消费行为,让职务消费“落地”,从确确实实的“必需”出发,而不仅仅是某种等级的“必然待遇”,从而抑制特权意识的产生,当是公车改革更深一层的意义。

  公正公平原则受挑战

  改革的总原则是,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要在整体上让公务员的利益不受损,在公务员内部还要体现公正、公平。倘若只让在公务员中占少数的领导干部得大利,而占多数的普通公务员得小利、甚至不得利,那么大部分普通公务员就会丧失改革动力,甚至会变成阻力。

  在公务活动中,忙上忙下的大部分是普通公务员,迎来送往、开会、应酬一般都是领导干部的专利。交通费补助继续围绕官员的行政级别做三六九等的区分,给人的信号是多做工作“有过”,普通公务员明显吃亏、难言公平。再者,以行政级别区分交通费补助标准,“公车私用”变相为“公款私用”,对部分官员产生负效应,使一些官员更加缺乏对自身权力性质的正确认识,使是非界限趋于模糊,更谈不上建立正常清晰的行政显规则。若按工作性质和工作量为公务员发放动态浮动的补贴,与行政级别脱钩,则车改的内涵要被大大深化:不仅要减少公车数量、降低行政成本;更要破除因为公车制度而形成的特权思想。按工作性质和工作量动态浮动补贴,虽说操作起来比每月固定、岗位固定麻烦,但体现了公正、公平,更可调动了大多数人的积极性。

上一篇:“国假礼物”何时上位?
下一篇:压倒惠州房地产的最后一根稻草来了!

论坛聚焦
热门文章
城讯
网友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