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子·惠州事>城市话题> 警惕城市区域调整成为形象工程

警惕城市区域调整成为形象工程

https://city.xizi.com   2006-06-18 00:03:55   西子湖畔    作者:惠城写手   

 6月23日的南方网报道:国家教委改名教育部,致使100多万册教师资格证书因名称的更改而失效,导致相关单位向教育部索赔1072万元损失。北京市一中院一审判决教育部为这笔千万元的损失“埋单”。这是一次改名所付出的代价。这也是难得在媒体上曝光改名所带来的后遗症。

 近几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一些政绩工程相继出笼,然而一些有远见的媒体在赞叹形象工程给人们带来全新的视觉时,也不忘警示这些为官的政绩工程是超前消费,是花祖孙后代的资源,有些甚至给当地人民群众带来沉重的负担。在开放的媒体监督下,一些城市的领导者目光中的政绩工程,打起了城市区域调整的主意,通过区域调整来达到自己“治城新貌”的目的,好为自己在城里历史留下所谓的个人定位,于是许多城市的相继刮起了撤县改区风,更有大胆者干脆对城市进行开膛破肚、支解城市,把本来隶属于东城的属地硬要叫西城来管理。当然这所有一切都是打来城市化的幌子进行,都是宣称为了最大限度整合城市的资源。 
    
 城市区域调整绝大部分都是在保密姿态下进行,身在当地的百姓根本就不知情的,等知道消息时已得到了国务院批准,生米已煮成熟饭,百姓只好摇头感叹:千年的历史方名竟然如此这般淹没在现代都市洪流之中。这时的媒体,犹如和当初哄抬优质股票一般配合的完美无缺,合着城市领导者的拍子齐唱城市区域调整的同一首赞歌,根本就听不到区域调整要涉及许多改名的问题,就不算历史成本,单其中的经济成本这一项,到底有多大无人肯去过问。 
  
 因为教育部一个单位改名就要损失1072万元,区域调整后有多少个单位要改名呵!仅印鉴更换就不知带来多少损失,之于象教育部那样由于更名所带来的制作损失更是多得不计其数。还别说当地为制订长远发展规划时所花的心血和各种费用。 

  一个城市的区域调整,仅仅是地方改了名字而已,没有多招一分钱商,没有增加一分地,也没有添一块瓦,说是能改变城市百年发展的格局,听起来真令人喷饭。之于说为了城市的长期优质发展,更是值得耐人寻问,铁打的城市流水的官,几年后的城市领导早已换了主人。在许多为官者只管好自己在任时事的今天,再加上城市区域调整是在极度保密姿态下进行,是与国家大力提倡阳光工程的今天背道而驰的,其中的猫腻不点自明。

上一篇:惠州商业地产的发展机遇
下一篇:垄断企业随意涨价 人大代表应主动出击

论坛聚焦
热门文章
城讯
网友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