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11月13日电(记者 赖少芬)2006年秋天,广东惠州大亚湾畔,中海壳牌石化工业区灯火通明,气势恢弘。在大亚湾与红海湾交界处,近千只绿海龟离开它们的繁衍之地,欢快地游入大海。石化工业与珍稀动物于同一海湾和谐共处,这一“奇特”的现象成为惠州城市发展的缩影。
位于珠三角东北部的惠州市,不仅工业发达而且却处处青山绿水,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鸟儿也一路欢歌。“惠州要建工业城市,更要建绿色城市。”惠州市委书记黄业斌这样定义惠州的城市观。
以2001年开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惠州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现代文明资源,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规划城市要先规划山水
1988年,惠州撤地建市时还是一个农业地区,全市工业总产值仅18亿元。而到2005年,惠州工业总产值超过1600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占了半壁江山。
作为一个原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城市,惠州也曾面临工业化进程中的诸多“陷阱”。惠州市委、市政府意识到,对整座城市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将是城市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惠州是一块上佳的西装面料,绝不能把它做成短裤。”几年前,惠州原市委书记、惠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柳锦州这番形象的比喻道出了惠州科学规划的决心。依托“半城山色半城湖”的自然资源优势,惠州“组团式山水生态城市”的蓝图应运而生。
2003年,惠州城市规划开始在全市铺开,惠阳区、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统一纳入市区板块。区域调整后,市区面积扩大了5倍,人口增加了1倍以上,大大延伸和拓展了城市空间布局。
区域调整使惠州的自然生态资源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利用:城中西湖风光无限,东江、西枝江穿城而过,“岭南第一山”罗浮山、“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南昆山依城而立,风光旖旎的大亚湾海岸线绵延52公里,市区附近遍布湖泊、湿地、森林、温泉等自然资源。从沿江城市到沿江滨海城市,惠州实现了一个大跨越。
基于“组团式”的规划,惠州对城市区域进行了科学的功能区分并让其发挥效益:大亚湾临海区域的石化、港口物流产业基地,原市中心区域的行政、服务、旅游、科教中心,西湖与滨海石化工业城间的电子信息产业和中海壳牌石化项目后勤服务基地相继成型。
在城市化进程中,惠州顺利地避开了因城市功能建设过度集中而挤作一团的“通病”。惠州科学规划的结果,展现出了一张舒展明朗的城市面孔。
环境资源是城市最大的资源
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惠州清醒地认识到环境资源对于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孰重孰轻?惠州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城市观。
“发展经济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黄业斌的这句话是惠州政府职能部门践行的准则。为了保护环境,惠州将很多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项目拒之门外,坚持“一票否决”制度,杜绝高能耗、重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项目进入。3年来,惠州共否决了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422宗,否决率达10%。
西湖、东江、大亚湾……对于大自然赐予的资源,惠州一直视若珍宝,精心呵护。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惠州投入3亿多元,进行西湖截污、清淤、引清,保持 “苎萝西子”的气质和容颜。充满灵性的珍稀动物慕名而来,近万只白鹭和灰鹭栖息于西湖,多年不见的鸬鹚、水鸭等也开始回归,每当日出日落,鹤鹭齐鸣,漫天飞舞。
惠州对环境的珍视还惠及了兄弟城市。从惠州穿城而过的东江是深圳、东莞乃至香港数千万人口的母亲河,对于与惠州“共饮一江水”的下游城市来说,惠州这位邻居是母亲河忠诚的守护者。
2000年,惠州建成了东江流域第一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数码电子等无污染、少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更是从根本上解决了东江流域的结构性污染问题。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决策,惠州对东江流域的重点水污染企业进行搬迁、转产。取而代之的,是TCL、德赛、侨兴、LG电子、联想电脑等多个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大型数码、电子企业。
污水处理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危险废物处理中心……近5年来,惠州环保投入超过60亿元,一大批环保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多年的投入很快开花结果,惠州交出了一张令人满意的环保成绩单:东江惠州段水质始终保持在一至二类标准,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98%,环境噪声达标率、烟尘管制区覆盖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绿化率达91.3%。
要“金山银山”更要“青山绿水”
面对惠州清秀可人的城市环境,世界各地知名企业纷纷投来青睐的目光,惠州此前的种种“大手笔”被演绎成了“筑巢引凤”的佳话。
统计数据显示,惠州现有外资企业80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有25家在惠州设立了38个企业,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46.2亿美元,投资来源国家和地区达35个。
众多的世界级企业选择惠州并非偶然,而是对惠州“绿色”城市观的认同。
我国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总投资43亿美元的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从沿海10多个城市中最终选择了落户惠州,除了市场因素,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谐的发展环境是他们青睐惠州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面对这些将给惠州带来“金山银山”的企业,惠州并没有放弃对“青山绿水”的执着追求。对环保问题敏感的石化项目,惠州一如既往地给出了“绿色港湾”的要求。在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建设过程中,环保要求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
项目建设前,施工单位发现工地一棵树上有几只白鹭正在孵蛋,于是鸟类专家被请到现场,这块区域被划为“禁区”,直到鸟蛋孵化为雏鸟飞走后,才重新开工。建设中,海底生态调查显示,附近的珊瑚可能会受到施工影响,于是施工单位投入75万元为珊瑚“搬家”,将400平方米的珊瑚成功移植到10公里外的海域……
正是这些随处可见的细节,为惠州的经济发展奠定了“绿色”的基调。
2006年2月,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建成投产,1200万吨炼油项目动工建设。据专家测算,至2010年该项目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将增加大亚湾区的GDP500亿元。
可以预见的是,这增加的500亿元GDP将依然建立在青山绿水之上。人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大亚湾畔,西子湖边,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惠州将更加绚丽地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