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来了一趟惠州,到惠阳镇隆某荔枝园食荔枝,回去后写了一篇博文放在其博客上。博文标题是:《苏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的千古错误》,全文曰:“在广东恵州的荔枝园上了一课。据说吃荔枝会上火,两个脸庞会火红。荔枝园老农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是千古错误。荔枝三百颗,大约有二十余斤,吃了会死人的。日啖荔枝三百颗,是客家话,苏东坡听不懂,意思是:一颗荔枝三把火。所以,读《论语》一要用山东话,读苏东坡的诗,要用广东恵州的客家话。王教授此说不但过于偏颇,也于惠州历史不符。
首先说苏轼这首诗。宋绍圣三年四月,惠州太守东堂(今惠城区中山公园内)故相陈尧佐手植“将军荔”大熟,时贬居惠州的苏轼“赏啖之余,下逮吏卒,其高不可致者纵猿取之”。并写诗《食荔枝二首》,其第二首曰:“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其中第三句是作者常用的夸张语法修辞,并不真的每天要吃三百颗荔枝,象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和《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等夸张语法修辞一样。可是李白那些诗句从来没有人说是“千古错误”,何以苏轼“日啖荔枝三百颗”一句,王教授就说是“千古错误”呢?
其次说“日啖荔枝三百颗,是客家话,苏东坡听不懂”更是毫无根据。中原人(客家人)为避战乱,在历史上连绵不断地向南移民过程中,入明前大多止于闽、粤、赣交界处,迁入惠属各县的极少。直至明代中晚朝,迁入惠属边县的客家人才多起来,而迁到惠州城落户,则是入清以后之事。据明嘉靖年间修《惠州府志.风俗》载,明代中晚期归善(惠阳)县“乡落之民,每遇月夜,男女聚于野外浩歌,率俚语”。这里所说的“俚语”,就是本地土话。也就是说,直至明代中晚期,连“乡落之民”都讲本地土话,而苏轼寓惠比那时早三、四百年,惠州城又何来客家人、何来客家话呢?退一步说就算北宋时有客家话,曾被客家人自誉为“中原正韵”的客家话随处可通,而苏轼在中原为官多年,又怎会听不懂客家话呢?
三是说“日啖荔枝三百颗”是“一颗荔枝三把火”之误,也属无稽之谈。除了两句都不是写实外,用第二句取代第一句,使苏轼诗后二句成为“一颗荔枝三把火,不辞长作岭南人”在逻辑上也不通。就写实而言,如果说“日啖荔枝三百颗”是“千古错误”,那“一颗荔枝三把火,”难道又不是“千古错误”?请问谁又真正见到吃一颗荔枝会冒出三把火来呢?这不是王教授在此批评“千古错误”,接着自己又在这里犯“千古错误”吗?
那位客家老农自作聪明、奚落苏东坡固然可笑,而身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王大伟教授,听了这位客家老农胡诌几句,就被忽悠得飘飘然,不但相信“日啖荔枝三百颗,是客家话,苏东坡听不懂”,也相信苏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是千古错误。此外,王教授还说出这样一个谎谬结论:“读《论语》要用山东话,读苏东坡的诗,要用广东恵州的客家话。”一个具有高级智商的人,却犯了如此低级错误,实在令人叹息不已!
苏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是千古错误吗?
https://city.xizi.com 2010-07-07 20:55:05 西子湖畔 作者:九月八
上一篇:苏东坡的旷达人生
下一篇:灯火夜航船——银牌葬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