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时分,惠阳区良井镇霞角村的农田已成了一块块整齐的绿色,如果稍加留意,点缀农田其中的几座客家围屋就会引起你的注意。
这是霞角村杨氏家族的有五家祖祠,分别建于清代乾隆、嘉庆、光绪年间,均有上百年历史。它们沉睡在一片静谧的田园风光当中,仿佛与尘世的喧嚣无关。
■ 大福地:薰风南来
建造于清代道光五年(1825年)的大福地客家围屋,是一座气势恢宏,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客家古建筑,堪称杨氏祖祠中的佼佼者。该围屋属四进堂屋类型,共有四进两横九厅十八井共150多个房间。
绕过碧绿如翠的月池,就来到门楣上刻有“薰风南来”的正门。坐北向南的大福地客家围屋堪称典型的客家堂屋建筑,具有防御与居住合二为一的建筑特色,除了围墙用三合土夯造之外,南墙上方(第二层楼)每隔3米就有一个枪眼,以防御外侵。
倘徉其中,工艺精湛的堂屋建筑尽收眼底。每栋厅堂墙壁上方都彩绘着山水画,有“百鸟归巢”、“七姐下凡”、“嫦娥奔月”等。厅堂的栋梁上也浮雕着“百子千孙”、“奕世其昌”、“慎修思永”等字,严实酣畅,甚富神韵,为堂屋增添了文化艺术内涵。
在该围屋的第二栋正大门门楣石匾上浮雕着“关西流芳”4个大字,来到祠堂,就能看到神位两侧写着“经纶盖世推三相,清白传家守四知”的楹联,这都是纪念杨震公的匾牌和堂联。“三相” 指的唐代连出三个宰相(杨思远、杨再思、杨国忠),而“四知”则有一段典故。据说汉代的杨震,在关西任教授20余年,通晓诸经,博学多才,并有高风亮节情操,时人尊称其为“关西孔子”。后来任荆州刺史时,曾保举王密当了昌邑县令。有一次,杨震路过昌邑,王密乘晚上无人时,拿出黄金十斤给杨震以示酬谢,杨坚决不收。王密说:“夜无知者。”杨怒斥道:“天知,地知,子我知,何谓无知?”王密惭愧而退。杨震“四知拒礼金”的故事既给后世树立了典范,又使后人世世代代承其恩泽。
据村里老者称,由于此屋气势非凡,闻名遐尔,故清代后期出版的归善县(惠阳县)地图上并没有“良井”,却有“大福地”的地名。
■ 城内:九厅十八井
坐落在霞角村中部,中心屋东侧的城内客家围屋,建造年代要比大福地客家围屋早30年。该围屋是堂屋、围龙屋兼而有之的另一种“坐栏式”建筑,属客家建筑体系中的一种。它是在客家围屋传统基础上的发展,其前半部分是三进两横,后半部分是围龙屋格局,依山而立,若从高处俯视,就像一把陈旧的座椅。
城内客家围屋坐北朝南,但正面却没有门,而在东门开门,门楣上方用石块浮雕着“紫气东来”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置身其中,尽管建筑风格与大福地客家围屋大同小异,但是栩栩如生的栋梁木刻和屏风的浮雕图案,仍令人叹为观止。
在城内记者有幸采访了霞角杨氏第11代后人。这位今年71岁的杨波老人退休后一直悠闲地安居其中。他对祖屋的天井格外钟情,充满了倾诉的欲望。城内客家围屋也是典型的“九厅十八井”格局,据说当时的人都是以围屋中有多少天井来计量围屋的规模,天井越多,围屋就越豪华气派。杨波告诉记者,只有长期居住其中才知道天井神奇的作用,雨天承接雨水,晴天承接阳光,天井之间是相联的,能够将雨水和自家的生活用水汲取起来,直通宅外的水田。这或许就是客家人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道理。
采访当中,天公作美下起了不大不小的阵雨。淅淅沥沥的雨水从瓦面上一滴一滴落下,敲打着天井中青石板,发出清脆的声响。我忽然明白老人为什么放着镇里的房子不住,而蜗居祖屋。
■ 水尾仔:恩荣三锡
位于大福地和城内中间的水尾仔客家围屋建于光绪5年(1879年),已有100多年历史。这座客家围屋和其他围屋的结构大致相似,坐北向南三进两横,是方型的客家围屋。3个大厅和2个大天井把围屋分成东西两大部分,严格的对称和巧妙的设计充分地体现出围屋的平衡美和工整美。和城内客家围屋不同的是,水尾仔客家围屋南面的正门已被严实地封住了,只开了东面的侧面。据说是由于风水的缘故,但具体何故已无从考证。
围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厅堂上挂着的红漆金字的牌匾,镌有“恩荣三锡”四字。所谓“恩荣三锡”是指朝廷多次予以褒奖和恩赐,“锡”即赐,“三”即多次,非实指。
杨氏后人为了突出这块象征着家族骄傲的牌匾,特意在南面的围墙开了个恰到好处的缺口,使外人经过围屋时,一眼就能看到。
■ 乌洋福:吉水位
乌洋福客家围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相传霞角杨氏开基祖杨凤山的孙子杨和钧当年来到该地时,看到四周被水包围,一片荒芜,一群群乌鸦迎着夕阳四处飞舞。杨和钧认为这是一块福地,于是决定在此开基,并将该地命名为乌鸦落洋福地,而后简称乌洋福。
乌洋福客家围屋属三进两横格局,最具特色的是它直径达52米的半圆形月池。月池直径的两端和中间各有一个入水口,中间的入水口和围屋的天井相连,两端的入水口连着两条小水渠沿着围屋的外墙直达后山。此外,月池右侧入水口的旁边有一口水井,而与此入水口对称的另一侧则有一个出水口,称为“吉水位”,保证池塘水供给充足和水位适中,体现了客家先民高超的建筑工艺。
■ 中心屋:4个侧门5级台阶
坐落在城内和乌洋福之间的中心屋客家围屋,原名叫“九福堂”,是因该屋祖先杨潜公排行第九而得名。后来因为它位于霞角村的中心地带,才更名为中心屋。
中心屋的建筑形式是典型的三堂组合:第一进是“下堂”,平时不能堆放东西,供村民交流所用;第二进是“中堂”,为全屋中心,用于庆典的主厅;第三进是“上堂”,又称“祖堂”,安放着祖先灵位和祭祀用的香案。
中心屋客家围屋尽管也是三进两横的格局,但是有不少细节让人印象深刻。坐北朝南的建筑不仅有一正大门,还有4个侧门,每个门前都有5级台阶,将围屋抬高了整整1米。
在围屋的第二栋厅堂,一个绘有大圆形“福”字的屏风颇为抢眼。这个面积约16平方米的屏风,据说平时不能打开,只有当村民办红白事时才能开启,以方便交通。在第三栋天井两旁的花厅,用陶瓷小窗和木刻小窗相嵌而成的大窗,也十分美观大方。
【结束语】
这是霞角村杨氏家族的有五家祖祠,分别建于清代乾隆、嘉庆、光绪年间,均有上百年历史。它们沉睡在一片静谧的田园风光当中,仿佛与尘世的喧嚣无关。
■ 大福地:薰风南来
建造于清代道光五年(1825年)的大福地客家围屋,是一座气势恢宏,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客家古建筑,堪称杨氏祖祠中的佼佼者。该围屋属四进堂屋类型,共有四进两横九厅十八井共150多个房间。
绕过碧绿如翠的月池,就来到门楣上刻有“薰风南来”的正门。坐北向南的大福地客家围屋堪称典型的客家堂屋建筑,具有防御与居住合二为一的建筑特色,除了围墙用三合土夯造之外,南墙上方(第二层楼)每隔3米就有一个枪眼,以防御外侵。
倘徉其中,工艺精湛的堂屋建筑尽收眼底。每栋厅堂墙壁上方都彩绘着山水画,有“百鸟归巢”、“七姐下凡”、“嫦娥奔月”等。厅堂的栋梁上也浮雕着“百子千孙”、“奕世其昌”、“慎修思永”等字,严实酣畅,甚富神韵,为堂屋增添了文化艺术内涵。
在该围屋的第二栋正大门门楣石匾上浮雕着“关西流芳”4个大字,来到祠堂,就能看到神位两侧写着“经纶盖世推三相,清白传家守四知”的楹联,这都是纪念杨震公的匾牌和堂联。“三相” 指的唐代连出三个宰相(杨思远、杨再思、杨国忠),而“四知”则有一段典故。据说汉代的杨震,在关西任教授20余年,通晓诸经,博学多才,并有高风亮节情操,时人尊称其为“关西孔子”。后来任荆州刺史时,曾保举王密当了昌邑县令。有一次,杨震路过昌邑,王密乘晚上无人时,拿出黄金十斤给杨震以示酬谢,杨坚决不收。王密说:“夜无知者。”杨怒斥道:“天知,地知,子我知,何谓无知?”王密惭愧而退。杨震“四知拒礼金”的故事既给后世树立了典范,又使后人世世代代承其恩泽。
据村里老者称,由于此屋气势非凡,闻名遐尔,故清代后期出版的归善县(惠阳县)地图上并没有“良井”,却有“大福地”的地名。
■ 城内:九厅十八井
坐落在霞角村中部,中心屋东侧的城内客家围屋,建造年代要比大福地客家围屋早30年。该围屋是堂屋、围龙屋兼而有之的另一种“坐栏式”建筑,属客家建筑体系中的一种。它是在客家围屋传统基础上的发展,其前半部分是三进两横,后半部分是围龙屋格局,依山而立,若从高处俯视,就像一把陈旧的座椅。
城内客家围屋坐北朝南,但正面却没有门,而在东门开门,门楣上方用石块浮雕着“紫气东来”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置身其中,尽管建筑风格与大福地客家围屋大同小异,但是栩栩如生的栋梁木刻和屏风的浮雕图案,仍令人叹为观止。
在城内记者有幸采访了霞角杨氏第11代后人。这位今年71岁的杨波老人退休后一直悠闲地安居其中。他对祖屋的天井格外钟情,充满了倾诉的欲望。城内客家围屋也是典型的“九厅十八井”格局,据说当时的人都是以围屋中有多少天井来计量围屋的规模,天井越多,围屋就越豪华气派。杨波告诉记者,只有长期居住其中才知道天井神奇的作用,雨天承接雨水,晴天承接阳光,天井之间是相联的,能够将雨水和自家的生活用水汲取起来,直通宅外的水田。这或许就是客家人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道理。
采访当中,天公作美下起了不大不小的阵雨。淅淅沥沥的雨水从瓦面上一滴一滴落下,敲打着天井中青石板,发出清脆的声响。我忽然明白老人为什么放着镇里的房子不住,而蜗居祖屋。
■ 水尾仔:恩荣三锡
位于大福地和城内中间的水尾仔客家围屋建于光绪5年(1879年),已有100多年历史。这座客家围屋和其他围屋的结构大致相似,坐北向南三进两横,是方型的客家围屋。3个大厅和2个大天井把围屋分成东西两大部分,严格的对称和巧妙的设计充分地体现出围屋的平衡美和工整美。和城内客家围屋不同的是,水尾仔客家围屋南面的正门已被严实地封住了,只开了东面的侧面。据说是由于风水的缘故,但具体何故已无从考证。
围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厅堂上挂着的红漆金字的牌匾,镌有“恩荣三锡”四字。所谓“恩荣三锡”是指朝廷多次予以褒奖和恩赐,“锡”即赐,“三”即多次,非实指。
杨氏后人为了突出这块象征着家族骄傲的牌匾,特意在南面的围墙开了个恰到好处的缺口,使外人经过围屋时,一眼就能看到。
■ 乌洋福:吉水位
乌洋福客家围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相传霞角杨氏开基祖杨凤山的孙子杨和钧当年来到该地时,看到四周被水包围,一片荒芜,一群群乌鸦迎着夕阳四处飞舞。杨和钧认为这是一块福地,于是决定在此开基,并将该地命名为乌鸦落洋福地,而后简称乌洋福。
乌洋福客家围屋属三进两横格局,最具特色的是它直径达52米的半圆形月池。月池直径的两端和中间各有一个入水口,中间的入水口和围屋的天井相连,两端的入水口连着两条小水渠沿着围屋的外墙直达后山。此外,月池右侧入水口的旁边有一口水井,而与此入水口对称的另一侧则有一个出水口,称为“吉水位”,保证池塘水供给充足和水位适中,体现了客家先民高超的建筑工艺。
■ 中心屋:4个侧门5级台阶
坐落在城内和乌洋福之间的中心屋客家围屋,原名叫“九福堂”,是因该屋祖先杨潜公排行第九而得名。后来因为它位于霞角村的中心地带,才更名为中心屋。
中心屋的建筑形式是典型的三堂组合:第一进是“下堂”,平时不能堆放东西,供村民交流所用;第二进是“中堂”,为全屋中心,用于庆典的主厅;第三进是“上堂”,又称“祖堂”,安放着祖先灵位和祭祀用的香案。
中心屋客家围屋尽管也是三进两横的格局,但是有不少细节让人印象深刻。坐北朝南的建筑不仅有一正大门,还有4个侧门,每个门前都有5级台阶,将围屋抬高了整整1米。
在围屋的第二栋厅堂,一个绘有大圆形“福”字的屏风颇为抢眼。这个面积约16平方米的屏风,据说平时不能打开,只有当村民办红白事时才能开启,以方便交通。在第三栋天井两旁的花厅,用陶瓷小窗和木刻小窗相嵌而成的大窗,也十分美观大方。
【结束语】
参观完五座客家围屋,时间已经悄悄溜走了三个小时。记者在采风时见证了客家围屋的不俗和辉煌,但所获得的震撼感,总是与一种失落感矛盾着。新一代的杨氏后人再也不情愿住在日渐衰败的祖屋里,纷纷迁出,进入城市的高楼大厦中。尽管这些客家围屋在2003年已经成功申报成为市一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是这并不能阻止围屋里的人不断走出来。它们最终会变成一具空壳,在世人的注目下加快老去,乃至死去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