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子·惠州事>城市话题> 敢问“大学生”的出路在何方?

敢问“大学生”的出路在何方?

https://city.xizi.com   2009-05-18 09:21:17   西子湖畔    作者:鹅城写手   

  在参加《南方都市报》和奥一网举办的《珠三角改革发展纲要》民间拍案深圳站的时候,我就提出了“关注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问题”,提出了“政府出资,辅助大学生创业,并帮助监管,合理开展生产经营,赚钱后归还政府出资的部分,企业归创业的学生团体所有,受政府的继续监管。”以及“招聘会在广东各市流动性举办,而不是自己城市自己搞,大规模流动性的招聘会,有助于企业找到合适的人才,也更有利于大学生就业,不会被封闭在自身城市,如让深圳大学生在深圳的招聘会可以找到粤东、粤西,甚至粤北的工作,尽最大可能性的提供就业机会。”这个两个笔者自身的意见。

  同样作为应届大学毕业生的笔者自身,经历过实习后,同很多大学生一样,至今没有找到工作,投放出去的简历均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声。综观身边的同学,绝大多数都留在学校参加自考、专升本,或者无所事事。于是乎大家都在考虑几个问题:1、升本后再读两年,到时的就业形势会不会更恶劣。2、跑了招聘会,网上也投了简历,创业没资本,“三支一扶”“支援西部”又不合标准,那到底我该怎么办?

  面对广东在3月公布的数据,九成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其中就有好多好大一部分是“跑了招聘会,网上也投了简历,创业没资本,“三支一扶”“支援西部”又不合标准”这种情况,难道毕业就真的选择失业吗?现在大学里都催着毕业生叫《就业协议》,这将会成为统计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数据,但是我可以很肯定说,这个数据今年的水分就更加恐怖了,面对教育部规定,不足就业率多少的专业要停止招生,要减少招生,于是所有的大学都鼓足劲的让毕业生想方设法的交《就业协议》,敢问真正实现就业的大学生有多少?都是让父母或亲戚找关系找个公司盖个章去应付一下。

  这种做法的最大问题是直接导致大学生就业的真实情况不能体现出来,恶劣的就业形势得不到体现,政府不能作出合理的处理方法,好多“假就业”的大学生变成最大受害者,等到下一届毕业生出现的时候,这一届的就被遗忘了。于是一届一届的大学毕业生就这样冤枉的前行!

  近来,看国内几个大的论坛,很多大学生已经开始在拷问自己的价值了,的确,一个大学生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媒体每年都在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但是对那些已经毕业一年、两年甚至五年的青年,已经不算在媒体关注的大学生就业的问题里面,那些失业青年是现时代最孤独的前行者。农民工有农民工代表和为农民工维权的律师,大学生有社会和媒体的关注,失业青年被关注的最多的是什么?毕业后几年仍找不到工作的人该怎么办?前不久广东又出新政帮扶大学生就业,其中毕业后半年仍无工作的有补助,立刻就有记者提问,领完半年补助后还没工作的学生该怎么办呀?政府的回应是到时还有政策、安排见习之类的。想必在现实中,要是领完半年补助,刚好就是下一届大学生毕业了,到时所有的目光都将关注新一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还会有谁去关注之前那些“失业青年”呢?

  “大学生”现在只是作为一个群体被关注了,要是变成单独的个体,“大学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已经不是某个年代的稀缺东西,现在都戏称一个广告牌掉下来都可以压上几个大学生。不禁让人怀疑当今大学生真的算大学生吗?曾经一段时间老是叫大学生就业要放低身份,那请问怎样才算低呢?到工厂做普工或是到酒店端盘子,甚至大学生擦皮鞋的都有了,这些原本属于农民工的工作被大学生抢了,那农民工怎么办?这一切的问题原因又会不会是“供过于求”呢!?

  面对现在这种就业形势,作为一名大学生的我,着实对前途不抱太大的希望,以自身为例,高中时加入基金会到过北京、河北等山区做过志愿者,大学期间当过学生会主席,寒暑假到培训中心当过老师,参加过一些关于“两代人代沟”方面和城市发展方面讨论会,相信自身的社会经历还是比较丰富的,但是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走向社会,投出的无数简历却都没有任何音信,对自身工作的前景完全不看好。甚至开始会考虑大学读来有什么作用呢?把大学的学费省下来,做个体户开个店说不准还能养活自己,也符合政府鼓励创业。

  纵然,上面说了这么多,其实不就是希望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对那些已毕业几年的“失业青年”更加关注,现在已经用到“补贴大学生”这一招了,那后面几届的怎么办呢?产业转移,劳动密集型企业越来越少,用工需求也在减少,而大学还在扩招,就业的压力将是越来越大,怎样促进就业,怎样完善大学专业设置,怎样帮扶失业青年都将是十分重要的问题!现在让大学生继续培训,继续专升本,继续考研,但是用工需求不增加,培训出来了,两年后读本科毕业出来了,还是一样没有工作的岗位。解决这个大学生就业的问题的关键在哪?根源在哪?又是不是“供过于求”呢?减少招生,大学专业合理化,又是否势在必行呢?

  “大学生”这个群体,面对社会他们还是初行者,什么都不懂,不知道该怎么融入社会,怎么和“社会中的人”打交道,面对现在政府的帮扶措施,他们还不懂得把握和利用,等他们在社会中打滚过来,开始明白的时候,措施往往就不属于这些往届的毕业生了,而现实中大学开设的就业指导课还远远满足不了急需认识社会的大学生,高校和社会对大学生的“关心”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大企业,应该有与其企业社会地位相当的社会责任感,在现实的就业形势下,是否应该联合政府给大学生更加多的扶持。近日看新闻看到广东关于帮助大学生就业的几十条政策,引发了笔者一些自身的想法,提出来讨论一下:

  1、“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以后仍无工作,可以领取生活补助。”但是大学生毕竟不是五保户、不是贫困户,有手有脚谁又愿意拿政府钱过日子呢?政府的政策很好,但是大学生毕竟是一个年轻且有知识文化水平的群体,希望的应该是有工作做,自己养活自己!所以政府为何不把这比补助大学生的款项,与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联合起来开设岗位,让学生不是见习实习那种,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作,工资就是企业出一半,政府出一半,相信这样用补助款,总比发到大学生手上要好!

  2、部分招聘会上文职的职位少之又少,诸如文秘、行政管理等基本都不招员工,所以大学里相关专业就应该合理的重新设置,否则更加进一步的加重就业问题!

  3、规范部分企业的招聘,部分企业在现在大学生难就业的形势下,把原本只需要的大专甚至高职生的职位,都变成只招本科生,这根本就是资源浪费,而且对广大的专科生就业雪上加霜。

  4、更好的完善大学生失业制度,特别是往届大学生失业登记,只要掌握了具体且准确的数据,才能更好的制订相对应的政策。

  5、媒体的关注面和关注角度应该更加广阔一些。不要揪着“大学生创业卖猪肉”这样的话题来抄作,应该更切合实际一些,要报道大学生卖猪肉赚大钱,还不如写农村大学生读完大学后找不到工作,无奈选择回家养猪种地这样的题材,更让人同情,更引发社会的深刻反思。或者做一个大学生毕业生生存现状的跟踪调查,给其他大学毕业生一个警醒或是一个参考。

  6、希望有关部门能和大学生多沟通,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想法,对症下药会比较有效!

  问题关键:“供过于求”十分严重!例如,现在社会只有100个岗位提供,但是有1000个大学生毕业,那么剩余的900个学生该怎么办???

  所以,政府才会高呼大学生创业,到机关、研究所、机构等单位去见习,但是这绝不是长远之计!那900个岗位到底该怎么来?从何而来?

  面对“供过于求”,大学为什么还扩招?

  可能会有人觉得拿大学生的问题来说事,很没有意思,我相信看帖的网友都应该是有班上的一族,很多都是过来人,都了解从大学走向社会有着一种不安或者未知的感觉,我作为即将毕业又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发帖的目的只是希望严峻的就业问题得到更多的关注,社会对“大学生”这个群体给予更多的关心,更大的包容!当然最重要还是希望大家献言献策,讨论讨论,“大学生”的出路在何方?

上一篇:一街不治何以治一城?
下一篇:质疑红花湖开发规划方案

论坛聚焦
热门文章
城讯
网友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