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子·惠州事>城市话题> 从“鹅辩”看惠州地名文化沉沦

从“鹅辩”看惠州地名文化沉沦

https://city.xizi.com   2008-05-27 08:54:13   西子湖畔    作者:铁皮鼓   

  当下,惠州别称需否由“鹅城”更名为“天鹅城”之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这场民意一边倒的讨论(据东江兄组织的调查,截至目前,持反对意见的逾9成半http://bbs.hz0752.com/thread-738906-1-1.html),夹杂了惠州长官的意志和外来“专家”的意见,不免令普罗百姓忧心忡忡,说不定要不了多久,出现在官方文书上的“惠州鹅”已华丽转身,变成了美丽华贵的“天鹅”。

  而这场“鹅辩”,正是惠州地名文化饱受蹂躏的缩影。其背后折射的是对文化的漠视和践踏。

  这种漠视和践踏粗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或倾向:

  ——浮华化欲将“鹅城”改为“天鹅城”即此类。在我看来,这种改法,犹如将明城墙推倒,将之建富丽堂皇的多少星级的酒店(惠州事实上这样干了)。

  别称是城市的斑斑胎记。岂容借“解放思想”之名,头脑发热对其“整容”,抹杀历史的印记?

  大家熟悉的上海的两个简称,其一“沪”来源于古代渔民打鱼的一种工具,反映了上海地区古人以打鱼为生的社会风貌;“申”来源于战国时期春申君的故事,反映了上海悠久的历史文化。简单而略带“土气”的两个字背后是悠久的历史积淀。如今,上海早已告别了以渔业为主时代,逐步成为国际大都市、金融中心,难道就该把“老土”的“沪”改成“金”之类?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主场馆,称其“鸟巢”,就显低俗,非要名为“环宇馆”、“NO.1”才行?

  惠州确实这样做了,实在令世人嗤笑——去年轰轰烈烈的为城区142条新路命名中,有一二十条街道“披金戴银”,起了什么“金流”、“金九”之类。

  欲将“惠州鹅”“升格”为“天鹅”,把街道名“披金戴银”,其背后透出惠州这些年来的浮躁。惠州这些发展着实令落后地区垂延,于是牛B起来了,浮躁起来了,开始什么都看不惯、瞧不起了,一些“老土”的称谓“不配套”了,一切都要推倒重来了。

  其实,惠州很有必要在大亚湾建立一个“泡沫经济”博物馆,保留几栋大亚湾畔的“烂尾楼”时时刻刻牵扯惠州人的神经才行。

  我还想说的是,天鹅虽好,但不是俺家的。

  ——政治化据资料,惠州素有“九街十八巷”之说,每条街道都有其背后的故事,象一枚枚活化石,是惠州历史的点滴见证,韵味十足。如金带街形成于清朝,其名字来源之说其一远古时代街下埋一“金带”,故名;又说古代惠州西南面山上有一望乡亭,站在亭上见到金带街状如一金带环腰,故名;还有说像一条围腰的金带,故名。叮咚巷则因小巷狭长且两则均为高墙,挑水行于其中,难免叮咚声声,故名。然而,这些宝贝名字,正被弃之或即将弃之如草芥了。

  当这些本应“布衣文化”为主导的地名文化遇上了政治,沾染了官僚习气,就越来越变味了。

  前些年,市区江北部分道路,被命名为貌似高雅、实则低俗之至的“文明路”、“文华路”之类,很有文革遗风之味,好像起些名字,文明城市金牌即可到手似的。去年,有关部门给仲恺新区等142条新路命名,结果令人哭笑不得,这些“地名专家”从某领导在其他场合提出“惠风和畅”寄语中得到“灵感”,命“惠风*路”、“和畅*路”各十几二十条!难道在浩瀚的几千汉字中,就找不到合适字词,还是有意的溜须拍马、政治献媚?按此下去,惠州不就很快诞生“三个*表路”、“科学发*观路”,创全国先河?难道广州的“瘦狗岭”要改成“文明岭”、“文华岭”才能承载多间著名学府?在我看来,城区麦地的“吊鸡沥”、博罗的“鸡麻地”之类的原汁原味的地名,都是应该保留的。试想,如果这次圣火传递,经过“鸡麻地”、“叮咚巷”,多有韵味!如果经过什么“文明路”、“和畅路”,不令观众作呕?

  政治文化很多是短命的,相反,布衣文化永恒璀璨。比如传世宝贝《诗经》“风”、“雅”、“颂”三部分中,前者主要为各地民歌,后两者为朝廷、宗庙乐歌,从思想性和艺术性看,前者远超后两者。

  有人说,惠州是一座政治城市。我想,除了政治,惠州的确应该还有点什么。

  ——人穷志短化
前些年,惠州为了解决的几个小钱,把一些城市干道、主要景点、建筑物等冠名权给了企业。如南坛大街,成了“得塞(德赛)”大道;大岭路成了“太(T)差(C)了(L)”路;还有更离谱的,有LG(“老公”)大道……“惠州汤泉”的牌子,早已换成“中信汤泉”;即将建成的江北到下角东江大桥,名为“合生大桥”……有人戏称,不知何时政府大楼招牌前面也会冠个什么企业名字。这不是无稽之谈,我就亲眼看过惠州学院一个关于介绍入党程序的宣传栏,就是由可口可乐提供的,周边全是该公司广告!

  我还是重复原来说过的那句话:人穷未必志短,但志短必然人穷。

  ——洋化近年来,诸多楼盘为了取悦顾客,沉渣泛起,了诸如一些“荷L水乡”、“东方威尼S”、“卢F公馆”之类“洋名小区”,且有泛滥之势。总有一天,会有人质问:“这究竟是哪国的惠州?!”

  这些哗众取宠的洋名小区,是彻头彻尾盲目崇洋媚外,是对传统文化的漠视,是内心强烈自卑的鲜活写照。

  ——虚大化本人另文曾提到,惠州的企业名堂特别大,“TCL”前些年被TCL人阐释为“今日中国雄狮(TodayChinaLion)”,这两三年陷入泥潭后才乖乖地重新说成是“创意感动生活(TheCreativeLife)”,实有虎落平阳的味道;什么“环球”、“超霸”之类霸气十足的商号比比皆是;媒体也很虚大,某电视台敢称NO.1,起了“第一直播室”之类,而香港本港台类似节目栏目曾定为非常憨实的“今日睇真D”。其实,这些理念也体现在地名文化上,去年仲恺一小街小巷竟命名为“环宇路”、“宏图路”、“雄飞路”之类!还有些建筑物被命名为什么“帝”、“皇”之类,傲气冲天。

  妄大,来自于不知道山外有山的无知。

  ……

  地名是城市的标签,是城市发展轨迹的印记,其演变折射见证城市的沧海桑田。

  地名文化是城市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性格的根基。

  惠州文化本来是很厚重的,只是浑厚文化给轻描淡写了,散失了,甚至搞砸了。地名文化尤甚,正在遭受或即将遭受“软暴力”、“软糟蹋”,导致惠州虽然发展,但总体漂浮,没有应有的城市性格。

  城市文化,特别是地名文化是需要呵护的。

  惠州本来是有文化的,用心拾回来就行了。

上一篇:关于火炬传递,“反分裂”哥哥有话说
下一篇:惠州发展的两大难题改革开放破解

论坛聚焦
热门文章
城讯
网友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