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子·惠州事>城市话题> 为官之道:爱民就要深入民间

为官之道:爱民就要深入民间

https://city.xizi.com   2008-04-10 10:25:25   西子湖畔    作者:郝京   

  近几年来,惠东县委县政府启用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惠东的经济发展了,市容市貌漂亮了,人民也得到了一些实惠。然而,我们决不能因此便沾沾自喜而夜郎自大,不妨放眼看看周边的邻近城市,我们进步了,他们也在前进。这对县领导及全县人民来说,是压力,更是动力,前进步伐的拍子还需加快加紧。

  其实,老百姓的要求并不算高,祈求只是丰衣足食、平平安安。哪个领导能带领我们走上富裕之路,就是老百姓心中的英雄。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换,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会层出不穷。如果没有与时俱进地深入到群众中去做细致的调查研究,只凭老经验、听汇报,或只照搬照抄红头文件,没有结合实情,是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结合点,不能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回顾党的历程,毛主席针对中国的实际,实际求是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等理论。经过古田会议、遵义会议、四渡赤水、两万五千里的实践,在危难的时刻挽救了中国和人民。现在,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建设年代,“实际求是”这个法宝更不能丢。只有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则去办事,我们才能实现心中的梦想,顺利达到理想的彼岸。

  要真正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就要在干群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必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认真调查研究,才能真真切切掌握到群众的真正需求。如果“人以群分”,接触的只是属下干部,吃住在宾馆,享受着下属灯红酒绿、杯盏交错的热情接待,听的是汇报、看的是数字,那只会是臆测民情。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为官者都会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架子,就连上街市逛逛,也要大呼“回避”或“肃静”,小民百姓难得一睹其尊容,何来有掏尽心窝诉衷情的机会?今日乾坤已非昨,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官僚主义的封建遗产却仍残留在不少现代人的思想中,一些本应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患难与共的官员,却以管人者自居,总是喜欢摆着架子接触群众。对群众的诉求,不是以满口官腔来训人,便是敷衍了事。好象只有如此,方能显示自已达官贵人的身份和威信。为满足自已的虚荣心而高高在上,是无法真正听群众的声音,了解不到群众的实情。

  何为是威信?威信是管理者在部属和群众心目中的威望和由威望而产生的信任,它是领导者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管理者确是需要有“威”的,否则无法做到保证政令的统一、令行禁止。“威信”的关键在于“信”,如果“威而无信”,那就会丧失群众基础,政令下而不施,施而不彻底,最终落个众叛亲离、“树倒猢孙散”的结果。

  俗话说得好,“脸是别人给的,假是自已丢的。”官员的威信也是有所依附的,群众买你的帐,你就有威信;群众不买你的帐,人心不服,威信何在?唯有深入民间,了解群众的疾苦和需要,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将党的温暖播洒在群众的心坎上,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戴。

  爱民就要深入民间,让人民群众得实惠,为官者便能树立真正的威信。

  “深入民间”是个很高的标准,重要的是要心甘情愿地到群众中去,以到群众中去为工作之需,为工作之要,为工作之乐。心里不乐意,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就不能叫做“深入民间”。

  其实通过惠东窗口,也是可以听到群众的一些呼声。如教师们要求加工资;撒除某收费站;取消公园门票……等等。这些问题需要领导者们更深入地去了解分析,从大局出发,衡量利弊而处之。

  “深入民间”不能只了解不办事,也不能情钟功名利禄、心念个人得失,搞一些所谓“形象工程”的短期行为,竭泽而鱼。要尽心竭力为群众工作,从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入手,从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扎扎实实地解决一些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干群之间情如鱼水,为民者安居乐业,为官者得到真正威信的和政缜,其乐融融,和谐惠东就不是一句空话。

上一篇:中国传媒应打破新闻封锁的禁忌
下一篇:网民网络议政考验官员胸襟

论坛聚焦
热门文章
城讯
网友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