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子·惠州事>城市话题> 效仿“超女”振兴惠东渔歌

效仿“超女”振兴惠东渔歌

https://city.xizi.com   2006-04-27 20:53:55   西子湖畔    作者:隋回   

  奥一网论 据报道,受当地文化等部门邀请,八旬资深音乐评论家叶林老先生于今年3月中旬来到惠东,参加濒临断代的惠州渔歌拯救工作。(4月21日惠州日报《八旬专家千里返乡拯救渔歌》)而之前惠东县文化部门曾展开了普查,发现目前全县渔歌手仅剩10多位,而且大部分上了年纪,主要分布在平海、港口、稔山和盐洲等镇。

  据笔者所知,早在1992年,惠东县文化局就组织编辑了多年来挖掘、搜集、整理的原始材料。从2000年开始,该局每两年召开一次惠东渔歌座谈会。去年8月,该县还将惠东渔歌向国家文化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目前此项申报已经通过省有关专家的审核。

  一方面是1992年开始的“政府和文化部门高度重视”,一方面却是“全县渔歌手仅剩10多位,而且大部分上了年纪”,需要劳动“八旬专家千里返乡拯救渔歌”。这种状况正常吗?答案只有一个:牵牛并没有牵到“牛鼻子”上!

  一说到拯救文化遗产,我们有关部门往往被吸引到“挖掘、搜集、整理原始材料”上。即便搞一些新的“创作”,依赖的也往往是一些“专业人士”。其实,这还是“剃头挑子一头热”。

  保护和振兴惠东渔歌一定要依赖广大渔民群众,调动他们的创作积极性,大力倡导唱渔歌的习俗,并在婚嫁、亲人团聚、生日庆宴等场合普遍推广运用。要让“唱渔歌成为渔民叙述事物最淋漓痛快的方式”,比如久别的亲人团聚,会很自然地边拥抱,边哭,边对唱,通过渔歌对唱表达他们的离别之苦,表达他们盼望团聚的急切心情。在结婚仪式上,双方亲人通过渔歌对唱,叮嘱新人勤俭持家、孝顺父母,并祝福新人恩恩爱爱、白头偕老等等。

  有着丰富生活底蕴的,发自肺腑的即兴唱和,与那种缺乏生活土壤的、“挖空心思”的“无病呻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有渔歌的“形”,而没有渔歌的“魂”,即使花了再大的心思又有何用呢?

  笔者觉得,要真正振兴惠东渔歌,就得效仿“超女”大赛,在渔民的后代中,发掘和培养新的渔歌人才。近山知鸟音,近海识鱼性。

  渔歌的产生离不开波涛汹涌的大海,渔歌的生命在于平日里无拘无束的传唱!

上一篇:建议上排车祸后学校的应对措施
下一篇:惠州商业地产的发展机遇

论坛聚焦
热门文章
城讯
网友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