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子·惠州事>鹅城动态> 美容美发设骗钱陷阱 隆鼻致......

美容美发设骗钱陷阱 隆鼻致使眼睛失明

https://city.xizi.com   2006-03-16 12:42:24   信息时报    作者:佚名   

  女士们要去美容院“找回”自己的美丽。殊不知,免费美容很可能是商家设置的美丽陷阱

  谁都希望自己年轻漂亮,觉得相貌平平的自己不够漂亮,到美容院去整形换肤,希望能“改头换面”;天生丽质的想要更加靓丽,到美容院去保养护肤,希望永葆青春。然而总会发生些让人想不到的事情。

  非法整容成“美丽杀手”

  案件回放

   1.去斑不成皮肤受损

  据了解,王小姐在今年1月,多次到惠州一美容院咨询能否通过接受做某美容院里的“特效护理疗程”将自己脸上的雀斑彻底去除。该院所谓资深的美容顾问和专家均回答绝对可以将她脸上的雀斑去除,并且绝不留下任何疤痕,同时保证一个疗程能彻底根除,并保证5年决不反弹。

  于是王小姐决定使用该去斑疗程。据王小姐讲,经过第一次治疗后,脸上斑并没去掉反而脸起红肿并带有刺痛感,后来她就回该美容院询问这样的情况是否会影响脸部皮肤,她们均回答无任何损伤,并拿出一小瓶所谓的“功能霜”说配合治疗效果才能更好,但是在接受七次治疗后,王小姐红红的脸色不但没有退,而且带有刺痛的感觉,不但没有达到效果,反而皮肤受到了伤害。“最后我到回该美容院要求要得到该店赔偿,她们竟然态度恶劣”。

  2.隆鼻致使眼睛失明

  23岁的金小姐“三八”节来到一家美容院隆鼻,手术尚未结束,右眼便一片漆黑。昨日,正在某医院做进一步治疗的金小姐极度沮丧地告诉记者,医生说复明的希望不大。据了解,像金小姐这样因为隆鼻发生凝胶颗粒堵塞血管的医疗意外,并不是第一例。此前医院曾收治过一名隆面颊的女士,注射的药物堵塞住血管。幸运的是,该女士经及时救治恢复了部分视力。

  专家点评:一些美容美发场所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情况下,发布带有欺骗和误导性质的广告,非法从事医疗整形美容业务。其中有的开展洗牙业务,有的公开打出隆胸、隆鼻、修复双眼皮、纹三线、祛眼袋、祛皱纹广告招揽生意,有的美容院私自聘请没有执业医师资格的人,在不具备条件的房间内实施手术。这些都是造成不良后果的最直接因素。

  美容美发设骗钱陷阱

  案件回放

  今年2月,记者接待了一群来自河南开封的年轻打工仔,他们是来投诉惠城区一家美发美容店的。

  据他们介绍,这家美容美发店所使用的所谓的韩国产的美容护肤品,市场上售价不到50元,这家黑店标价680元,号称“含有VIP有机物质”的洗面奶标价380元,实际上是从商场花十几元购来的一大瓶又分装成十小瓶的普通洗面奶。

  据惠州市消费者协会透露,美容美发行业仍是2005年消费投诉的热点之一。全市全年投诉134起,问题主要集中在:美容美发店使用的化妆品中有过量的汞、铅、砷、铬等有害物,给消费者造成伤害;打着美容的旗号卖产品,出售的化妆品价格离谱,或高价出售质量低劣的产品;宣传推荐的产品和实际使用的产品不一致;以义务或免费服务试用化妆品美容为诱饵,高价收取材料费;打着各种优惠的名义,推销消费卡后卷款走人,坑骗消费者。

  专家点评:市场屡屡出现消费者被不良美容美发店坑骗的情况,其原因不外乎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消费者多是个体消费。消费者特别是大多数女士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发生纠纷后往往“说不清”,拿不出有力的证据。

  其次,眼下的保健、药品市场问题很多。明明不是“药”字号的偏偏要大肆鼓吹自己是“利用航天科技研制开发出的新美容药物保健品系列”;明明是靠含汞、铅过量来增白,却偏偏要吹嘘产品“绝对不含有害物质”;明明是普通的化妆品却偏偏要极力宣传是某某大师研制开发、某某外国机构通过某某认证、某某明星现在是它的绝对使用者……

  再次,部分消费者贪心作怪。总是盼望“天上掉馅饼”,看到有“免费使用”、“免费试用”、“义务咨询”的旗号就动心,“上了贼船下不来”,然后亦步亦趋地被人欺骗。

  另外,虚荣心作怪也使消费者上当受骗。越是普通百姓不敢问津的“高价美容美发品”却越要试一试,以表自己的“与众不同”。

  常见损招 以免费之名搞促销

  俗话说“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你在街上走着,忽然有人说要免费赠送你一套化妆品,你敢要吗?今年2月13日,市民张小姐接受了这样的“免费赠送”后发现,这是一种变相促销。

  据张小姐介绍,当日上午,张小姐正在市区麦科特广场行走,一名年轻女孩走过来,说要免费赠送李小姐一套价值298元的化妆品。看女孩手中拿的化妆品包装比较粗糙,加上对这一品牌十分陌生,张小姐表示拒绝。但女孩接着说:“反正是免费的,您就试着用用吧,我是在这家化妆品公司实习的大学生,您多多帮忙!”见此情景,张小姐接受了她的“赠送”,并一再对其表示感谢。年轻女孩后来说:“填个表吧,领导如果问起来,也知道我送给谁了。”待张小姐填完表以后,女孩说:“这套化妆品原价是298元的,我们现在1折优惠,收您28元!”李小姐这才明白,所谓的免费赠送只是一种变相的促销,无奈地付了钱。

  当日下午,记者来到汽车站,看见几名年轻女孩正手提着化妆品向来往的行人吆喝着“免费赠送”,但人们大多并不理睬。在花边岭附近麦科特广场上,也有几名年轻女孩手提着化妆品向路人推销,路过此地的张女士说,1个月以前她们就开始在这里“赠送”化妆品了,张女士也被她们“骗取”了28元钱。

  专家提醒:有些商家在促销或买几赠一活动中,将残次品或劣质品当奖品,赠给消费者,还振振有词的说:“奖品或赠品是无偿赠送的,质量问题概不负责”,有的则是将“三无”产品,消费者在使用这些商品时,常常因质量问题而造成烦恼甚至遭受人身伤害。而且,消费者在参与购物的回赠活动前应问清规则,以免掉进多重消费的连环套;在接受免费服务时,要多个心眼,事前了解活动内容和具体哪些免费、哪些不免费。

  广告宣传夸夸其谈

  去年年末,家住东湖花园的张女士到时报惠州办事处投诉,称其去年12月3日在市区女人世界一家化妆品店买了一瓶标价168元的“祛斑霜”。化妆品店服务员介绍这种祛斑霜是清宫秘制良方加现代科技成果研制的产品,祛斑治本效果好不反弹,7天色斑变浅,15天色斑颜色改变,一个月色斑全部消失。如果无效,20天内可以退款。

  张女士见状,毫不犹豫地掏钱买下一瓶。之后,服务员先是让张女士在《祛斑霜信誉卡》上签了名,并登记年龄、电话、住址、性别、金额,然后告诉张女士,退款时退款额不超过80元,当时她就有被欺骗的感觉,却并没有放在心上。回家之后,张女士按说明书上的要求天天擦这种祛斑霜,可是也没有出现宣传的效果,一直抹到月底仍不见效。

  整形门诊的医疗广告夸夸其谈,名不副实。如“美容第一刀”、“吸脂大王”、“专利隆鼻术”、“永久成型”、“100%有效、100%安全、100%满意”等。

  专家提醒:“大部分都属于虚假广告。”相关业内人士透露,所有的整形手术都存在创伤、并发症和疤痕,都会对整容者的身体和心理带来一定影响,因此,人们选择整容也就是选择了风险。另一方面,美容术是有保鲜期的,一般在八至十年后整形部位就会变形、变硬。然而,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就把这些风险一一淡化。

  相关链接

  谁有资格在脸上动刀

  国家卫生部先后出台的《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规定,只允许经营皮肤护理、修眉、足浴等生活美容服务项目的美容院,如果开展瘦脸、丰胸、文眉、去除眼袋、双眼皮、隆鼻、除皱、穿耳洞、除疤痕、处女膜修复等,都属违规。

  其中,《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美容医疗机构是以开展医疗美容诊疗业务为主的医疗机构。必须经卫生行政部门登记注册并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方可开展执业活动。

  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和再塑。隆乳术、重睑术、隆鼻术、面部除皱术、吸脂术、牙齿漂白术、瓷贴面技术、皮肤磨削术、药物加压治疗、针灸美容等都包括在内。

  • 1

  • 0

  • 0

  • 0

  • 0

  • 0

  • 0

  • 0

上一篇:非法行医无异于谋财害命 药店竟擅自为病人打点滴
下一篇:旅游投诉6成针对旅行社

论坛聚焦
热门文章
城讯
网友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