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将为银行带来新市场、新客户、新业务,使其开辟新的市场蓝海,重建新的竞争格局。“一带一路”建设派生各类金融需求,仅靠传统金融服务手段难以满足,境外收入、中间业务收入的比重会逐步提升。通过跟随客户“走出去”,让银行将金融服务内嵌到客户的经济活动中,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下半年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来,“一带一路”得到了海内外各界的热烈响应,逐步从发展构想上升为国家战略,并细化为具体的行动纲领。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是时代赋予金融业的重大使命,值得我们金融工作者深入思考。
“一带一路”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已经历了两轮热潮:第一轮是“打开门”,以上世纪80年代建设经济特区为标志,重点是实施优惠政策,让境外的资本、产业、商品等大量地进入我国;第二轮是“融起来”,以本世纪初加入世贸组织为标志,重点是与国际游戏规则接轨,让中国商品更便利地走向世界和更公平地参与全球竞争。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外贸优势有所削弱,主要外部市场需求疲软,外贸对经济的拉动力正在减弱;同时,国内经济内生动力逐步增强,新产业、新区域、新市场、新机遇不断涌现。“一带一路”战略恰逢其时,以“走出去”为标志,有效整合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类资源,带动我国对外开放进入第三个阶段。其有三个突出特点:
第一,开放内涵更丰富。今年3月28日,由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个方面的内容。可以看到“一带一路”所倡导的对外合作内涵非常丰富,仅就经济领域而言,不仅深化了商品和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内容,还广泛延伸至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金融、科技、旅游等多个领域;既努力让世界先进技术和产业继续向我国转移,更着力让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高铁、核电等向国外输出;既充分发挥大中型企业在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和龙头作用,也创造有利条件让广大小微企业、居民个人、社会组织等经济活动主体扩大对外交往。可以预见,“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有利于我国外贸结构优化,更能重塑我国在世界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第二,影响范围更广泛。受制于区位、政策、历史等因素,中西部地区是对外开放的洼地。“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可以有机地将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建设、自贸区建设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串联起来,形成共振合力,使我国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开放新格局。全国各地都能充分享受对外开放的红利:东部沿海地区可进一步提升开放层次,形成参与和引领国际合作竞争的新优势;中西部和内陆地区则可以加快开放步伐,甚至从以往的“洼地”一跃成为“高地”,比如新疆被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云南被赋予“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同时,“一带一路”涉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沿线的东南亚、中亚、阿拉伯等地区是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潜力所在,我国经济增长的辐射范围将大为拓宽。
第三,作用时间更持久。一方面,推进时间长。“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和地区数量多、发展水平差异大,要统一方向、统一步调地推进互联互通,必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分期分步推进,并且很多合作项目如重大基础设施本身的建设周期就比较长。为此“一带一路”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主旋律;另一方面,红利释放时间长。正如古丝绸之路对我国的影响延续了相当长的时间,此次“一带一路”涉及的诸多内容包括设施联通、民间交往、贸易壁垒消除等都并非简单的追求短期利益,而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
“一带一路”催生金融发展新机遇
当前,我国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呈现出金融价格市场化、展业准入自由化、服务受众普惠化、人民币国际化 “四化”同步的局面,各家银行都在思考和探索如何顺应改革趋势推进转型。“一带一路”战略不仅为我国实体经济注入新动力,也为商业银行转型发展创造条件。一是营造发展空间,“一带一路”建设将为银行带来新市场、新客户、新业务,使其开辟新的市场蓝海,重建新的竞争格局。二是转变盈利模式,“一带一路”建设派生各类金融需求,仅靠传统金融服务手段难以满足,境外收入、中间业务收入的比重会逐步提升。三是升级银企关系,通过跟随客户“走出去”,让银行将金融服务内嵌到客户的经济活动,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具体而言,“一带一路”至少在五大领域给银行提供发展机遇:
第一,开发金融。设施联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内容。未来交通、能源、通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巨大,有学者预计“一带一路”重点项目所需的固定资产投资金额高达数十万亿元。这些项目大多投资期限较长、收益回报率偏低,这就为开发金融提供了用武之地。面对规模庞大的长期融资需求,需要发挥三个作用,即:发挥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官方金融机构及政策性银行的先导作用;发挥全国性商业银行银团贷款、债券承销团的主体作用;发挥社会资本、民间资本通过多层次金融市场“输血”的补充作用。
第二,产业金融。产业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目的。“一带一路”实施的过程,也是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布局优化的过程,需要相应的金融服务作为配套。从产业内部看,龙头企业往往需要借助资本市场通过上市、发债等方式募集资金,加快做大做强,银行可成为企业链接资本市场的桥梁;小微企业则需要效率高、价格优的银行授信来解决资金缺口,逐步做优做精。从整个产业体系看,银行应对接“一带一路”战略,从“面”到“链”再到“点”进行产融结合的深入研究,对不同产业实施“增、持、减、退”的差异化策略,动态优化自身的风险组合和业务结构。
第三,贸易金融。贸易畅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措施。我国将大力促进“一带一路”沿线投资和贸易壁垒的消除及贸易合作。在此推动下,贸易商品种类可望大幅增加、贸易规模也将快速增长。企业的投资、采购、库存管理、制造、装配、分销、零售等贸易达成的全流程,都需要银行提供相应的贸易结算、贸易融资、信用担保、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等综合服务,推动产业内上下游企业之间、各相关行业之间、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贸发展。
第四,跨境金融。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成果。我国企业和居民“走出去”,必然需要金融服务“跟上来”。对于企业而言,到沿线各国开展项目建设、工程承包、工厂设立等活动时,产生出跨境融资、跨境资金归集、跨境投资、跨境并购等需求,需要国内银行及时给予支持。对于个人居民而言,随着我国步入消费增长和财富管理的“黄金时期”,沿线境内外地区日益成为居民旅游、留学、购物、投资的重要目的地,我国居民的境外消费和投资金额将迎来跨越式增长,跨境消费金融和财富管理大有可为。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人民币在国际市场计价、结算、储备等方面接受度越来越高,跨境人民币的流通量越来越大,银行可顺势而为基于人民币拓展各类跨境业务,让人民币更普及。
第五,网络金融。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手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贸易、消费、投资、销售等各种经济活动向线上迁移的趋势日益明显。“一带一路”建设更会加速“线上化”在沿线地区的渗透,让人们可以打破物理条件的限制互通有无,在虚拟世界形成一条“网络丝绸之路”。可以想象,借助互联网,在伊朗生产的传统手工地毯,被远在广州的网民“海淘”回家;在上海的创客项目,向新加坡的居民“众筹”资金。银行完全可以整合自身的客户资源、信息资源、渠道资源,围绕“一带一路”打造资金融通在线服务平台。
“一带一路”呼唤银行服务新内涵
面对上述重大历史机遇,银行业应有效发挥社会资金配置“水龙头”的作用,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尤其在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的具体实践中注重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强化特色战略定位。尽管近年来不少银行提出差异化路径并取得重要进展,但国内银行业整体尚未完全改变“战略趋同”、“产品趋同”、“客户趋同”的局面。目前国内各类银行均表达了踊跃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意愿,这是好事;与此同时,应结合自身的优势特长、风险偏好等因素,寻求各具特色的切入点,既防止“一带一路”的各领域建设“冷热不均”,也避免重蹈同质竞争的覆辙。比如大型银行可发挥自身在资金体量、海外布局等方面的优势,为“一带一路”重大项目、重点区域、重点企业提供中长期的融资服务;中型银行可发挥细分特长,积极挖掘“一带一路”建设中涌现的新兴业务亮点。如广发银行计划以信用卡这张“金融名片”为抓手,加强与境内外商户的合作,让持卡客户在沿线地区享受安心、便利的消费金融服务。
第二,优化机构布局支撑。“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内外区域中有相当部分经济欠发达,银行网点密度较低。银行业可以此为契机,优化自身布局。在国内,要加大关键节点机构设立力度,尤其向内陆地区实行倾斜政策。“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广发银行的相关机构设立取得了重要进展,近期开业的西安分行位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将与此前设立的乌鲁木齐分行呼应,成为广发银行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西部根据地;2014年上半年开业的福州分行,与广发银行的发源地广东以及上海、浙江等地已有一定基础的优质分行联动,成为服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金融劲旅;此外,重庆、南宁等分行即将开业或处于筹建中,广发银行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内重点区域的覆盖率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国内银行可乘“一带一路”东风,到沿线各国中心城市设立境外分支机构;当然,出于财务和时间成本的考虑,更为快捷的办法是加大与沿线海外行的合作,将国内银行的资源优势与海外联行的渠道优势有机结合。
第三,加大金融创新力度。一是模式创新,面对“一带一路”庞大的融资需求,银行在通过直接贷款、委托贷款、银团贷款等方式增加授信支持的同时,更要发挥自身的金融市场枢纽作用,联合证券、信托、基金等机构,通过上市、发债、股权质押、设立产业基金等方式广泛募集资金,实现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并举。二是渠道创新,积极推动“互联网+银行”,使沿线的企业和个人享受普惠便捷的金融服务。比如近期广发银行推出E秒贷,个人客户通过线上实时申请,最快3秒获得贷款预批额度。三是产品创新,敏锐捕捉“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客户需求,不断丰富产品体系。比如,广发银行为“走出去”企业度身定制了贸易金融产品体系,涵盖客户在应收账款、预付账款、保函综合、贸易全程、跨境联动、汇率避险六大方面需求的解决方案,受到了“一带一路”相关企业的广泛欢迎和积极反响。
第四,提升风险管理能力。面对“一带一路”红利,我们“内心火热,头脑冷静”,在积极发掘业务机会的同时,与时俱进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一是充实全面风险管理内容。沿线各国的经济、文化、制度差异较大,监管机构要求银行除做好客户的信用风险管理外,要更加关注国别风险、市场风险、合规风险,银行要全方位评估落实。二是巩固全流程风险管控关口。把好客户准入关,针对各部委和各省区的“一带一路”细化方案,筛选出符合自身风险收益偏好的“白名单”客户,开辟绿色通道;把好过程监控关,定期对所拓展的业务和客户进行检视,避免一些本该淘汰的落后产能、落后企业以“一带一路”为借口停滞转型升级步伐;把好贷后管理关,鉴于“一带一路”涉及的一些重点项目建设时间跨度长且所处位置偏远,要严格落实贷后管理责任,坚持现场回访,帮助客户用好资金。三是增强风险专业素质。要让相关岗位的员工具备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匹配的风险管理知识,广发银行倡导“穿透式培训”,将结合“一带一路”业务品种、客户类型、具体项目,由总行专业骨干及外聘专家直接对基层一线开展针对性培训,使得风险管理与业务拓展始终同步。(作者为广发银行董事长 董建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