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刊发文章阐述各自观点
昨日,针对媒体报道食品安全问题是否引发人们的恐慌情绪,《北京日报》和《新华每日电讯》在各自的三版发表文章提出不同观点。
《北京日报》刊登题为“唱响主旋律是中国媒体的社会责任”的文章。文章称,近来关于食品安全、医患矛盾、建筑质量、官员贪腐等热点层出不穷,国内一些媒体热衷于大肆炒作丑闻八卦,靠搞猎奇性、煽动性消息来吸引眼球。文章指出,这些现象的出现,有的是受西方所谓“新闻自由”的观念所蛊惑,有的则是利字当头,抛弃了媒体的职业底线。文章认为,中国的媒体要坚持自己的新闻观,要唱响主旋律。
而《新华每日电讯》刊发评论文章《专业舆论有助于消除“吃的恐慌”》。该文章认为“直面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媒体报道食品安全问题,是一种值得鼓励的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文章也指出,媒体“在扮演好‘监督者’‘瞭望者’的角色之时,媒体还应时刻秉持专业、理性、负责、建设性的原则。”
《北京日报》刊文指出
一些媒体曝食品有“毒”是受西方观念蛊惑
近来,惹人眼球的一些所谓新闻中,不少是负面报道,食品安全、医患矛盾、建筑质量、官员贪腐等热点层出不穷。在一些媒体的炒作下,似乎中国所有的食品都是有“毒”的,所有的工程项目都是“豆腐渣”,所有的公职人员都有问题,似乎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发展前景迷茫黯淡。
事实上,这只是个别媒体所营造出的一种错觉。中国的社会本身就很庞杂,现实又很复杂,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所难免。但不可忽视的是,中国的发展整体上是进步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这些问题更多是中国发展主旋律中的不和谐音符。作为媒体,就应该将一个真实的中国全面地介绍给国内外读者,毫无节制地纠缠于个别音符,有意无意地抹掉发展成就,这不是一个负责任媒体所应有的报道取向。
任何社会都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媒体的目光如果老盯着犄角旮旯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恐怕多少版面都报道不完。一个社会所需的,不是大量负面新闻所暗示出的不安定感,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我们的社会有那么多的好人好事,我们的国家有那么多的发展成就,可一些媒体就是看不到,或是假装看不到。
一段时间以来,这样的报道取向在国内一些媒体,尤其是个别小报小刊中普遍存在。他们要么是热衷于散布一些负面、极端的情绪和言论,要么是大肆炒作丑闻八卦,靠搞猎奇性、煽动性消息来吸引眼球。这些现象的出现,有的是受西方所谓“新闻自由”的观念所蛊惑,有的则是利字当头,为了赚取些廉价的掌声,抛弃了媒体的职业底线。
一直以来,西方的那套新闻理论和新闻观在国内一些人中十分吃香。有的媒体工作者更是言必称西方,将“新闻自由”、“第四权力”等奉为金科玉律。在他们眼中,宣传国家的发展成就就是“虚伪”的,而揭黑唱衰就是“社会责任”的体现。实际上,这恰恰是不懂西方新闻观的表现。在西方两党和多党政治形态中,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政治立场,为了得到执政机会,大作负面新闻,相互攻讦,造谣抹黑是其惯用伎俩。我们的国情与西方不同,照搬这种“乌贼战术”,极易涣散和分化社会共识,不利于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中国社会需要的,不是那些打着“客观报道”的旗号指手画脚的媒体,而是有责任、有担当,真正维护国家、民族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媒体。我们的媒体,理应成为中国富强和发展的建设者和参与者,以积极的态度去促进社会的正向发展,营造出积极、鼓劲、向上的舆论氛围。中国当下利益高度分化,冲突对立客观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媒体要做的就是站在建设性的立场去纾解矛盾、弥合对立、凝聚共识,而不是揣着利益的目的去围观起哄、煽风点火。
中国的媒体要坚持自己的新闻观,西方的那套东西根本不值得效仿,照抄照搬只会造成无可预料的社会后果,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新闻媒体所肩负的社会责任,要求我们的媒体在从事报道活动时,要更加注重国家利益和社会效益,不能为了那一点蝇头小利,就自降格调,甚至心甘情愿地被人当枪使。
中国媒体要唱响主旋律,这是由中国的政治制度所决定的,符合中国这个13亿人口大国的实际。这个实际就是,中国要发展必须保持社会稳定,必须造就一个有利于稳定局面的舆论环境。这是中国媒体的社会责任所在,更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新华每日电讯》刊文称
媒体报道食品安全问题有助于消除“吃的恐慌”
最近有篇谈论食品安全问题的文章,将人们对食品安全现状的恐慌情绪归咎于媒体报道。该文章认为,媒体让公众在无形中承担了负面新闻和垃圾信息带来的压力,尤其是在揭露一些食品安全问题上,媒体所扮演的角色没有协助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人们对食品不安全的心理恐慌。
大众传媒是人们获知食品安全信息的重要途径,媒体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越充分,公众对食品安全现状的认识就越全面。如今时常有人调侃说“不知道现在吃什么是绝对安全的”,与食品安全报道频现报端确实有一定的关系。然而,若据此认为是媒体报道“加剧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心理恐慌”,明显有失偏颇。毕竟,媒体如此频密地报道食品安全问题,一方面是因为读者高度关注此类信息,另一方面是因为食品生产领域确有太多安全隐患。
在比较媒体过去和现在的食品安全报道时,不少人都容易陷入一种认知误区,觉得十几年前的物质生活虽不如现在丰富,但那时候很少从媒体上看到食品有毒或有害的信息,人们也无需时时防范食品安全问题。在食品安全问题频现的当下,这种感性认识被很多人所认可,但它实际上可能并不准确。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十几年前虽然鲜有媒体报道食品安全问题,但食品安全程度并不一定比现在要高。
十几年前的冰棍都是糖精水做的,很多如今被禁用的农药也曾普遍用于瓜果蔬菜生产,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媒体不可能“超越”社会整体认知而对这些问题进行预警。但随着认识的进步和人们健康要求的提高,这些十几年前被视为“正常”的做法,如今都会被媒体当做“问题”进行报道,进而在社会上引发讨论。由此可见,在报道食品安全问题方面,媒体非但没有助涨社会恐慌情绪,反而起到了传播资讯、信息预警和舆论监督的作用,这使得公众的知情权得到了满足,便于他们将问题食品对自己的损害降到最低。
理顺这一点,如果再将人们越来越关注、越来越担心食品安全问题,归咎于媒体报道,恐怕就难以自圆其说了。我们当然希望有一天媒体不用再报道任何食品安全问题,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我们仍离不开媒体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虽然媒体对有些食品安全问题的揭露让人震惊甚至略感恶心,但客观而言,绝大多数媒体报道都起到了科普和祛魅的作用——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媒体近年间对添加剂问题、农药残留问题、色素问题等连续不断的报道,公众对这些问题可能至今都难有理性认识。
当前有些媒体对食品安全现状的报道,的确存在一些需要改进之处。例如,有的媒体为抢发独家新闻,对相关信息核实不够,缺乏权威专家学者的意见参考,结果出现了“好心办坏事”的传播效果;再例如,有的媒体为制造轰动效应,选择性报道部分耸人听闻的事实,或在传播时断章取义,也不利于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全面认识。某些不专业、不准确、不权威的信息,或是未经核实的谣言和小道消息,容易给公众带来困惑,甚至对某个行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这些弊病确实值得反思。
直面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媒体报道食品安全问题,是一种值得鼓励的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很多问题企业最终被整顿就源于媒体曝光,全社会对这一点应该有共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食品安全毕竟是一个高度敏感的领域,这要求媒体在扮演好“监督者”“瞭望者”的角色之时,还应时刻秉持专业、理性、负责、建设性的原则。只有这样,媒体才能以准确的信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进而在切实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方面发挥更加积极和正面的作用,帮助消除“吃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