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用工荒”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
众所周知,农民工的大量返乡过年,是导致企业“用工荒”的主要问题之一。不过,随着房价、物价的上涨,一大批年轻人选择放弃大城市生活回老家发展在今年春节加剧上演。
在《证券日报》记者的采访中了解到,他们选择放弃大城市发展的主要理由是,“生活压力巨大,生活不稳定,老家压力小,可以有亲人帮助”。
对此,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对于大中城市部分打工者回老家发展这一事件,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实际上这反映的正是“逃离北上广”的一种趋势。简单来说劳动力的流动取决于成本、收益和机会。经过多年发展,沿海大城市的生活成本愈加高昂,而相对收益却在逐步下降,可供选择的机会也越来越少。这就决定了大城市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在不断下降,而中小城市的竞争力却在相对增强,此消彼长必然会导致劳动力的回流。
在大城市不如在老家
对于年轻人来说,在大城市生活发展或许是他们最向往的地方,大学毕业后多数选择留在北京、上海等地方发展。然而,在现实面前,不少的年轻人对留在北京的热情开始降温,一年年的在京打拼,换来的是“累”而没有积蓄,于是,在春节临近,他们决定回家过年的机会,在老家找份稳定的工作生活。
薛胜文表示,对于毕业生来说,应当衡量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成本、收益和机会,做出更加符合自身的选择。认为毕业生回家工作是为了安逸的生活显然是不准确的,当大城市生活压力过大而中小城市机会增加时,回归家乡是更加理性的选择。
“对我来说,在北京不如在老家的好。”一位来北京打工的肖芳(化名)对记者表示。据肖芳介绍,她大学毕业后跟随同学(男朋友)来到北京在一家培训中心上班,月薪2000多元,没有生活补助,而她每月要负担的房租则是1400元,而住的房子仅有10平米的合租房,7家人住在一起,共同分担“家”里的一切费用。在夏天到来,由于大伙都在用空调,一周就要交50元的电费,对于月薪没有多少的肖芳来说,超出了她的预算开支。
通过肖芳的计算,她每月要支出的生活费、房租、交通等费用,她的每月工资都不够,要想把她男朋友全部工资攒下来都有点难,但是如果不攒钱,在北京生活难。
在采访中,一位来自山东某县城企业驻北京办事处的销售人员韩冰(化名)告诉记者,他在家每月发1000多元的工资还能存钱,而来北京后,每天的补助50元,每月下来接近4000元的工资竟然不够花。
韩冰告诉记者,在老家买100元一件的衣服质量还不错,在北京花400元买不到一件好的衣服,另外,北京的物价高导致的消费高让他们4000元的工资不够花。在韩冰看来,如果不是单位委派到北京,他们绝对不在北京发展,目前看来是没有办法。
一个打工者的账本
来北京7年工作的盈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算了一笔在北京工作的账本,“如果我毕业后到我们县工作,按照平均水平算月薪也在2000多元,还有补助。而我2004年才真正来北京工作,刚开始月收入是2000元,然后到2004年底到3500元,就一直保持到2006年。那时候租房和别人合租,大概两居中一间是在650-900左右,都租过。一路走来,房价也一直再涨,没有买房,但是房租却是一年一个台阶的涨。2006年租的房子,三居是2400元,2007年还是2400元,2008年11月房东涨到2700元,2009年11月我们答应把新买的空调给房东,房租涨到2800元,2010年11月,房东又要涨价,先涨到3000元,最后说涨到3200元,只租我们到11年的5月。于是,在2011年北京房价最高的时候,首付45万,再加5万多的中介费税费之类的费用,买了一个49平多的大开间,给孩子上户口。”
同时,盈盈告诉记者,而在老家,她一个同学和她同年毕业,同学在2003年买的房子,贷款首付买的100多平的房子,结婚生孩子,现在也有房有车。她一个月的工资是不到2000言,但足够花销。
而现在拿到5200元每月的工资的盈盈来说,自己的工资根本不够家用,而买到让自己真正可以入住的房子还没有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