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生活无忧的中产阶层生活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在不知不觉中落尽了财富和精神的陷阱之中。文中的案例正是反映了他们所面临的不同困惑。
在我们这个讲求中庸的国度里,"中产阶层"曾经是一个让人向往的词汇,它不仅意味着物质生活的小康与富足,也代表了精神生活的充实与安逸。比上虽有不足,比下却绰绰有余。上海就是一个典型的中产阶层居多的城市,整个城市的人口结构与财富分布呈现出一个纺锤形。可是,看似生活无忧的中产阶层生活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首先是贫富差距的拉开。在财富进步的社会背景下,高收入群体迅速拉开了与中产阶层的收入差距,"中国富豪"以其不凡的经济实力、挥金如土的消费能力造就了新的财富样本。
也其次是低收入群体的上升。受益于劳动成本的上升,受益于各种政策的扶持,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出现了很大幅度的增长。
中产阶层则不尴不尬。在整个社会的财富分配环节,中产阶层成为了被忽视的群体,收入虽有上涨,但涨幅非常有限;开支却直线上升,住房、教育、医疗无一不是中产阶层必须直面的问题。而中产阶层的职业曲线也面临着尴尬,上有职业道路的"天花板",后有竞争激烈的"长江后浪"。
案例1:收入越来越高 存钱越来越慢
"春节后,部门里一个年轻同事辞职回老家了。"于可平说,年轻同事在上海工作了4年多,发现自己的存款仅够在这个城市里买一个卫生间。"虽然觉得他的离职很可惜,可是作为一个过来人,我也很理解。要不是早生那么几年,我也会是同样的境地。"
于可平还记得自己买下的第一套房,"没有父母的支持,全部靠我和太太的存款供的首付"。1997年,于可平大学毕业,每个月的工资2500元。"在同龄人中间也算是中等收入,但是攒钱要容易得多"。2001年,靠着自己和太太存下的10万元,他们买下了一套50多万元的房子,正式搭起了自己的小家。"现在一套这样的房子,至少要300万元,首付最少也要90万元"。 放到现在,于可平觉得,这对于一对工作4年的年轻人来说,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不不过,于可平也切身感受到了生活压力在不断增大。尽管工作15年,收入早就翻了好几倍,但存钱却越来越难。"需要面对的支出项目不断增加,需要的钱越来越多。"
儿子刚刚上学时,于可平就请了钟点工阿姨来帮忙,"最开始的时候钟点工的工资一个小时5、6元,现在已经涨到了15元/小时"。"前几天油价又涨了,以前对每次加油增加十几元钱感觉不大,可是现在算算,加满一箱油就要花500多块了。"
"我和太太在公司里都算管理层,穿戴虽不是大牌,也要稍微讲究一点。"可是,"现在到商场逛逛,非常普通的鞋子、衣服没有几千元根本就买不下来。"
………
不仅如此,让于可平忧虑的还有那些"大问题"。"儿子还有几年就要上大学了,一直计划送他去海外念本科,这可是一笔大花销。"
"父母这几年和我们一起生活,他们的养老支出也要考虑进去。"
"还有我和太太,我们希望在退休后也要过着有水准的生活,社保那点钱肯定是不够的。"
可是,于可平觉得,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远没有支出来得快。"工作前十年,收入增长是非常显著的,从两三千元就到了近两万。这几年,虽说公司也有小幅度的加薪,但幅度很小,大多是意思意思。"于可平说,自己也有另谋高就的打算,有家民营企业给出的薪酬也很有诱惑力,但仔细了解了一下,企业文化和制度上有很大的缺陷,"到了我这个年纪,已经不再适合冒这样的风险了。"
案例2:投资收益不增反减 财富积累速度放慢
对于很多人来说,投资收入是提高财富积累的一大来源。可是,这几年投资市场的低迷,不仅没有为投资者增加财富,反而起到了反作用。"如果要列一张财务报表的话,去年我们一家的结余大约是15万元,投资亏损大约是20万元,就是一家亏损企业!"王钢这样比喻。
王钢一直认为,在家庭收入上一定要讲求"两条腿走路"。他说,工资薪水固然重要,但是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工资薪水能够提供的收入是有局限性的。相比之下,通过投资获得的收益就有很多种可能,"当然,亏损也是一种可能"。
作为一位到处寻找机会的投资者,王钢也觉得,这几年投资赚钱的机会越来越少了。"2006年开始的那波牛市行情中,我果断地把家里的存款都买成了股票,这可以说带来了一次家庭财富的跨越。"靠着近70万元的投资资金,到2008年初,王钢的账户上已经达到了200多万元。"后来看到行情不对,退出的时候又亏了一些,但总体上赚了200%有余。"
"像这样的牛市,你当然不能指望年年都发生,那是泡沫。"王钢总结说,"但只要抓住了,财富总量就完全提升了一个台阶。"
可是,王钢也发现,这些年来,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了。"股市就不要说了。"去年,王钢买入了一家私募的产品,"事实证明,背离了大环境,私募也不可能造就神话。"尽管产品还没有到期,但这笔投资已经给王钢带来数十万元的浮亏。
房地产市场原本是投资者的乐园,但是在严格的调控政策下,这里早就风光不再。"为了规避住宅市场的风险,我选择投资了商业房产。"王钢说,但是仔细盘点下来,这笔投资同样也难以为他带来理想的收益。
王钢选择的是一处小型商用楼,购入时市场价格70万元左右,"但是每个月的租金只有2500元"。王钢算了笔账,按照租金收益来算的话,这笔投资的收益率不过4%,"比银行存款利率略高,根本比不上银行理财产品"。而且,商业房产的增值幅度也让王钢大失所望,"前几天找房产中介了解了一下行情,投资两年多,不过升值了三四万元"。王钢介绍说,不仅如此,商业房产的水电价格都很高,物业管理费更是惊人,分摊下来自己的年收益率不过3%。"其实,我并不贪心。如果能有一些像海外成熟市场那样的分红较高的股票,我非常愿意持有,作为收入的补充。"王钢说,现在监管层大力鼓励上市公司多分红,但他仍心有疑虑,"不知道在A股市场上会不会有这样的机会。"
案例3:职场发展遭遇瓶颈 收入增长难以突破
""我是不是又该跳槽了?"小茹是一家欧洲汽车公司的技术经理,本想借助于跳槽突破职业发展的瓶颈,但小茹很快发现,她只是从一个瓶颈跳到了另外一个瓶颈。
研究生毕业后,小茹进入了一家外资的汽车配件公司工作。"这份工作还是很不错的"。凭着个人努力,小茹很快得到了晋升,加上外语上的优势,小茹经常被派驻到海外总公司做项目。
几年时间,小茹从技术支持升到了项目经理。可是,对她来说继续晋升似乎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人事关系开始变得复杂,顶头上司似乎对我特别挑剔"。小茹发现,虽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但是到达像她这样的职位后,继续晋升就如同开心网上的"停车位"游戏,只有上司的"车位"空出来,她才可能停上这个车位。
最终小茹选择了离开,"工作得很不开心"。小茹跳槽到这家欧洲公司后,却发现自己不得不面临新的天花板。"除了少数几个部门,大部分的高级职位都是从总公司调派来的,对于本地员工来说,到达一定职位后晋升就很困难了"。
和跳槽相反,也有人选择了"卧槽"。"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唯一一份工作。"邵佳说。在这个年代,像她这样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头几年也有跳槽的打算,但比来比去都不如现在的工作,要么收入低点,要么挑战性太高,要么太远,要么环境不好。"渐渐地,邵佳也发现自己被困住了。"工作的激情越来越少,因为一切都已经驾轻就熟。"往现实里说,收入也出现了停滞不前。"刚开始工作时,我的收入算是同学里比较高的;可是这几年他们的收入节节攀升,我的工资却是原地踏步,早就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案例4:和周围攀比带来失落 焦虑情绪难以排解
由于贫富差距的拉大,攀比的心理也是导致中产阶层出现失落感的重要原因。
周苏文是一家银行的高级理财经理,尽管银行业是众人眼中的高薪行业,可在周苏文看来,"只有和富人打交道,才知道自己几十万元的年薪实在是杯水车薪"。作为高级理财经理,周苏文的客户都是银行的重量级客户,在银行的资产少则百万元,多则数千万元。"前不久,在外滩有一场兰博基尼的车主派对。"周苏文说,当几十部兰博基尼排成队的时候,自认为心理素质强大的他也难以淡定了。"我忍不住想,靠着自己的收入,既要供房,又要负担子女教育,还要照顾父母,大概一辈子都买不起这样的豪车吧。"
赵铭是一家游戏软件公司的创始人。他的梦想是,被投资人追得满世界跑。"好几次都梦见投资人追在后面说,让我投资你的公司吧。"赵铭说,梦里都在笑。作为一家手机软件开发商,赵铭的公司已经初见效益,但他远远不满足。"谷歌、苹果、Facebook、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一个个财富神话摆在我的面前,我又怎么可能满足?"可是,手机软件开发的竞争激烈,要想脱颖而出既需要实力,更需要机遇,"时不我待"的赵铭却一天比一天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