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子·惠州事>财经·理财>理财> 月花费一千五经济源靠父母 大学......

月花费一千五经济源靠父母 大学新生应先学理财

https://city.xizi.com   2012-10-19 11:28:05   今晚网-今晚经济周报       

   2012年新学年开学后,有关大一新生“新生活·高消费”的报道诸见报端。似乎每年如期而至的“开学消费季”里,都会出现满足了孩子们实际需求的同时家长直呼“伤不起”的情况。近期,网上一起“大一新生以买不起‘苹果三件套’为耻”事件更是引发激烈讨论,大学生消费水平比肩白领的现象也较为突出。那么在津读书的高校学子们如何看待“开学消费季”这一话题呢?本报“伊查到底”栏目就此话题在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我们看一看大一新生“开学季”究竟为自己花了多少钱?这些钱都花在了哪些地方?孩子们大学入学后首个月里生活费支出了多少钱?而这些钱主要取自于哪些途径?同时我们通过问卷也调查出大学生眼中天津的物价水平如何?本期“伊查到底”栏目将一一揭晓这些数据。

   此次调查于10月8日至12日期间在南开大学和天津师范大学大一新生中间同步展开,共发放问卷200份,实际收回问卷200份。在南开大学接受调查的百位新生中,男生51人,女生49人;天津师范大学接受调查的百位新生中,男生43人,女生57人。两个学校的学生会给我们传递出哪些信息呢?

   【消费摸底】三件宝 不能少 万余元 成主流

   你为大学生活新添了哪些物品?(多选)A、生活用品(144人 72%) B、书籍资料(126人 63%) C、电脑(133人 66.5%) D、手机和数码产品(137人 68.5%) E、服饰(148人 74%) F、药品(104人 52%) G、其他(50人 25%)

   大学生活伊始,无论是家在天津的本地生还是来津读书的外地学生,需要面对的同一问题就是住校。住校必然要添置一些生活用品,比如洗漱用品、就餐工具等,调查中有144人表示:这些物品是上大学时全新置办的,约占总调查人数的72%。有126人表示,开学前购置了一些参考读物,书籍资料等,约占总调查人数的72%。在所有参与问卷的同学中,有133人上大学后重新购置了电脑、有137人购置了手机等数码产品,各自占66.5%和68.5%,通过这两个数据我们不难发现:约七成的大学生开学前“电脑、手机、数码”三件套都是全新置办的。有148人根据天津的天气状况购置了服装。有104人还预备了一些治疗感冒、腹泻等药品,以备不时之需。有50人除了准备以上列举的物品外,还添置了其他物品。

   [调查感受]“手机、电脑、数码产品”被称之为大学生的三件套,几乎每一所学校,每一间教室里的每一位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有上几件。而这些数码产品有些的确是学习用得上的,有些的确是方便与家人沟通的,但同学们也应该自问一句:我买电脑主要目的是为了学习吗?电脑中的网络游戏不仅占据了硬盘空间,恐怕还会占据自己太多的时间。数码产品的价格对于有了丰厚月薪收入的人群来说,显得并不是太贵,但对于靠父母养活的学生们来说,动辄几千元的消费品显得有些奢侈。

   购买以上物品共花费了多少钱?A、1000元以下(14人 7.5%) B、1001-2000元(23人 11.5%) C、2001-5000元(42人 21%) D、5001-10000元(68人 34%) E、10001-20000元(31人 15.5%) F、20000元以上(3人 1.5%) G、不清楚(18人 9%)

   摸清了同学们购买了哪些物品,我们再来看看他们为了开学花了多少钱。有14人表示花费不到1000元,占总调查人数的7.5%。超过一成的同学消费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超过两成的同学花费在2000元至5000元之间。花费超过5000元不到10000元之间的同学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34%。而消费在10000元至20000元之间的同学有31人,占15.5%。有3位同学在问卷中表示,自己的消费超过了20000元。另外还有18位同学不清楚自己究竟花了多少钱。

   [调查感受] 10000元对于一个家庭意味着什么?父母同时在企业工作,且企业经营效益不错的情况下,一个月的总收入有望超过10000元。但10000元花到新学期的装备时,恐怕就是一部苹果手机、一部iPad外加一些生活日用品。在设计问卷的时候,“伊查到底”栏目组一度认为1000元以下是否有些少,但值得庆幸的是,还有14个孩子本着厉行节约的原则选择了这一项。另外让记者无法认同的是18个孩子竟然不清楚自己的消费,对于这些同学,记者希望你们能够算算自己的支出,花钱至少要做到心中有数。

   购买以上物品时你考虑的因素是什么?(多选)A、品牌(85人 42.5%) B、价格(147人 73.5%) C、质量(171人 85.5%) D、外观(101人 50.5%) E、购买便捷性(62人 31%) F、其他(22人 11%)

   这一题主要是为了观察当今大学生购物时是否理性。在挑选所需要的商品时,学生们会考虑哪些因素呢?其中85人关心商品的品牌,知名厂商的大品牌产品更受学生们的青睐。有147人会考虑价格因素,占调查总人数的73.5%,这与他们的身份是相符合的。有171人表示购买商品时会综合考察商品的质量是否过关,会征询使用过该品牌产品的其他同学。有101人挑选商品时会关注外观,超过半数。有62人购买商品会考虑便捷性,如今网购已经深入同学中间,有些商品同学们会考虑网上购买、货到付款。有22人会考虑其他因素。那么如果在以上这些所列举的条件中只能选择一项作为首选因素的话,哪个会更高一些呢?调查数据显示:两所高校的200位同学,关注最多的是商品质量,占总调查人数的58%。排名第二的则是价格,约为两成人选择了这一选项。排名第三的则是品牌,占总调查人数的9%。以下分别是外观、其他和购买便捷性。

   [调查感受]总体来看,先挑质量、再比价格、三看品牌这是当今大学生挑选商品时的顺序,如此看来同学们购物还是比较理性的。

   新学期添置新装备后有何感想?A、没有就应该配备(41人 20.5%) B、感觉花钱有点多(102人 51%) C、感觉还没有添置足(31人 15.5%) D、不清楚或无态度(26人 13%)

   新学期开始,有的同学一掷千金买了不少“装备”,买完之后大家的感受如何呢?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半数的同学表示开学大礼花费有点高,其中有同学买完之后带有负罪感。一位同学说:“买的时候特别冲动,没想到一下子就花了8000多元,想想远在老家的父母,一年的收成就被我瞬间花掉了,心里特别不舒服。”有41位同学表示,这次购买的物品里确实都是急需的,比如一位同学就说:“高中三年一直用我父亲替下来的手机,那个手机待机时间太短了,联系家里实在不方便,考上了大学于是在购物清单里先把手机写了进去。”有31位同学表示,感觉还没有添置足,不过不希望一次性都买齐了,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再做下一步的决定。有26人对这一问题持不清楚或无态度。

   [调查感受]消费的时候挑品牌、挑型号,把钱花出去后便身背负罪感,恐怕这是大多数同学的切身感受。尤其是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父母为儿女读书花了不少钱,如今不仅要供给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费,还要一次性添置一批先进“装备”,的确让父母颇为为难。不给孩子买,总觉得孩子受委屈似的,买又会花上大把大把的存款。其实记者还是建议诸位同学没必要一上来就把所有的物品都买齐备了,大学四年的时间可以慢慢来实现。

   【生活调查】月花费 一千五 经济源 靠父母

   每月的生活费开支是多少钱?A、800元以下(39人 19.5%)B、801-1500元(127人 63.5%)C、1500-2000元(28人 14%) D、2001-3000元(4人 2%) E、3000元以上(2人 1%)

   开学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盘点自己大学后首月的消费,200位同学给出了自己的账目表。其中有39位同学表示,扣除一次性置办的家当外,用于餐饮、购物的消费在800元以下,在目前的消费环境下,可以说这些同学已经做到了省吃俭用。大多数同学都集中在800元以上、1500元以下这一区间,总共有127人选择这一选项,超过了六成,总体来看,现阶段这样的消费水平可以说是在一个合情合理的消费区间。有28人的消费额度超过了1500元且在2000元以内。另外还有6位同学的消费额度偏高。在做问卷调查时,也有同学和记者说:“我爸妈每次打电话都会说同一句话,你这钱都花在哪儿了?日常饮食消费占去了一大半,偶尔出门逛街交通费需要花钱,买些零食需要花钱,同学之间偶尔一次小聚,至少需要花费二三十元。每次父母都叮嘱我要吃好,但每一次又在问我钱花在了何处,抱怨我花费有点高。”之所以说800元至1500元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消费水平,我们可以算一笔账,每天的餐饮消费以20元计算,一个月的消费就在600元左右。如果吃不习惯食堂,而是选择“开小灶”恐怕每天30元不够。每周出学校一次,逛街连同交通费以50元计算,一个月就是200元左右。每个月零零碎碎地买一些图书、文具,也要支出至少100元。如此算来1200元左右是比较合理的。

   每月的生活费来源主要有哪些途径?(多选)A、父母资助(193人 96.5%)B、自己打工(51人 25.5%)C、亲朋给予(31人 15.5%)D、其他(11人 5.5%)

   同学们每月的生活费用主要由父母资助、自己打工、亲朋给予等方式组成,其中在200位受访的同学中,有193人的生活费是来自于父母的。有51人表示自己做些家教赚钱,可以作为强有力的补充。有31人表示自己的生活费中有亲朋给予的压岁钱。有11人选择其他。那么对于生活费最大来源是哪方面呢?调查数据显示:95.5%的同学是靠父母供给的,3%的同学生活费中绝大部分是靠自己打工赚取的,1位同学的生活费是靠亲朋好友给予的,2位同学的生活费来自于其他途径。

   走进大学后,同学们似乎认为自己远离了父母,终于可以不用在他们的眼皮底下整天被束缚了,但脱离束缚的小鸟却始终离不开父母的供给。其他任何方式都只能作为生活费的强有力补充,而只有父母给予的那部分才是最大的来源。记者不禁要对6位靠打工赚钱供给自己读书的同学表示佩服。同时也有同学通过调查和记者反映了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现如今给大学生打工的渠道越来越窄了。有同学说:“大学生选择勤工俭学的方式大多是去做家教,但现在一对一辅导班开设得很多,家长也希望把孩子送到那里去辅导。而一对一辅导班的师资队伍主要是在职教师,因此这一渠道被封堵住了,一些原本想去做家教的同学失去了工作的机会。”

   父母的职业是什么?父亲:A、企业职工(68人 34%) B、农民(24人 12%) C、进城务工(10人 5%) D、公务员(23人 11.5%) E、企业主(29人 14.5%) F、无业(4人 2%) G、其他及退休(42人 21%)

   母亲:A、企业职工(59人 29.5%) B、农民(28人 14%) C、进城务工(4人 2%) D、公务员(24人 12%) E、企业主(15人 7.5%) F、无业(17人 8.5%) G、其他及退休(53人 26.5%)

   你是如何看待每月的消费状况的?(多选)A、够花即满意(103人 51.5%)B、会制定详细的消费计划(37人 18.5%)C、首月消费有剩余(54人 27%) D、不清楚或无概念(36人 18%)

   经历了一个月的自主支配消费,同学们是如何感受的呢?有103个人表示够花就已经很满足了,有些同学就和记者说:“父母将半学期的生活费一次性给了他,平均起来每个月的开销在1000元左右,显然第一个月花超了,这也就意味着当在津生活步入正轨后,需要节俭一些了,照此态势下去,恐怕学期末会有一个大亏空。”在接受调查的同学中,只有37人会制定一份详细的消费计划,并按照计划花销手中的钱。有同学尝到了规划性消费的甜头,她告诉记者:“这个月学姐给我推荐了一本书《思考,快与慢》,由于生活费自主后,我合理地将这本书排上了购买日程。通过网络订购的价格是50元左右,那就要合理安排这50元的出处,既要买书又不能让生活质量下降。”有计划的安排日常支出的另外一大好处是,当她准备花钱时会想想是不是真正需要,如此一来可以理性地安排自己的日常消费。有54人在问卷中表示,大学首月自己手头仍有余额。有36人对此表示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

   采访中记者发现,目前多数大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开支上缺乏合理的计划,理财观念亟待加强。高校有必要开理财课,教会学生一些理财的技术或技巧,只学理财课还不够,学生得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记者也了解到,一些学校曾举办过关于理财的讲座,并在广大学生中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使同学们对合理理财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理财有了一定的掌握。

   你认为天津目前的物价水平如何?(1-5分 由低到高)A、1分(1人 0.5%) B、2分 (10人 5%) C、3分 (97人 48.5%) D、4分(73人 36.5%) E、5分(19人 9.5%)

   大学生们生活在天津这座城市,在他们眼中这座城市的物价水平如何呢?有1人认为本市物价水平极低,有10人认为天津物价水平偏低。有97人认为物价水平中等,约占总调查人数的48.5%;有73人认为物价水平偏高,占总调查人数的36.5%;两项选择人数最多的选项合计有170人选择。有19人认为天津的消费水平偏高。经过测算,同学们给出的数字平均值为3.495分,如此看来:在200位同学的眼中,天津的物价水平中等略微偏上一点。

   与此同时,南开大学受访的100位同学还增加了一道题目,那就是在他们看来,生活在天津这座城市,月收入在多少钱能够满足自己的生活。其中选择2000元以下的有19人,选择2000元至3000元的有14人,选择3000元至4000元的有20人,选择4000元至5000元的有23人,选择5000元至7000元的有13人,选择8000元至1万元的有1人,选择1万元以上的有10人。经过计算我们得出,在南开大学受访者眼中4595.24元比较合理,基本能够满足一个普通人的日常开销。

   你如何看待大学生消费比肩白领这一现象?A、有财力支撑就好(40人 20%)B、过于浮夸与大学生身份不符(88人 44%) C、外界环境影响(46人 23%)D、不清楚或无态度(26人 13%)

   如今出现了大学生的月消费与城市普通白领的消费比肩的倾向,对此大学生们是如何看待的呢?有40人表示,只要有财力支撑,稍微优越一点的生活条件无可厚非。有88人对此表示,作为大学生基本开销源自于父母,即便父母能够供给,也应该本着节约的原则,消费要与大学生的身份相符。有46人对此表示,这与外界环境紧密相关,大学生是追赶潮流的先行者和追赶者,就拿白领们人手一部的苹果手机风靡,作为大学生自然也希望得到。有26人对此表示,无态度或不清楚。

   【晒晒账单】玩个性 高消费 钱不够 打工补

   十一长假归来,大一新生们也结束了军训生活,正式开始了大学期间的学业历程。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已经满一个月,新生们这个月的账单有必要拿出来晒一晒。记者发现,面对这群1993年至1994年出生的同学们,个性消费凸显。真正花在饮食上的消费其实并不是重点,而用于个性消费的支出却占据了大部分。

   天津财经大学的几位同学向记者透露了他们的账单,一位同学的账单上标注着9月份这一个月来他的花销:基本生活费600元,外出聚餐两次消费150元,半学期网费550元,电话充值200元,购买生活必需品250元,本月合计1750元。他告诉记者:生活开销分为饮食、生活和娱乐三大块。其中通讯费用占去了一大部分,10月份网费就可以免交了,电话费如果能够节省一些使用,月生活费有望降低。这位同学同时还和记者透露:“原本父母为我设定每月的消费是1200元,看到我这个月的消费支出,在我的再三要求下,生活费提高到了1500元/月。”

   另一位同学9月份的支出就可以称得上是奢侈了,他告诉记者:“这个月花在日常饮食上的费用是800元,电话费花了300多元,新学年开始又为自己买了一套衣服花了1500元,十一黄金周期间请女朋友吃饭逛街花了700元,与此同时各种聚餐花了200元。总共花了3500多元。”这位同学向记者介绍说:他的女朋友原本是高中同学,高考结束后二人便天各一方了,一位考到天津读书,一位在镇江读书。二人每天晚上都要通过电话聊上一阵,这一个月下来即便选择了最便宜的电话套餐,电话费还足足花了300多元。来到天津后,发现街上有很多品牌店是当地没有的,于是为自己置办了一身行头花了1500多元。十一回家,交通费是父母另掏的,这几天陪着女朋友逛街购物花了700多元,又参加了初中、高中同学的聚会,虽然是“AA制”但也花了200多元。同时这位同学向记者介绍说:“我家的家庭条件还不错,父母每月的薪水加起来能有万余元,但每次花完钱也总是被他们教训。来到天津刚一个多月,还没有打工的想法,等时间久一点,恐怕我要去打工来贴补自己的生活费了。”

   【记者建议】乱花钱 不可取 勤理财 要学习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此次记者对本市两所高校的200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得到的数据令记者感到惊讶,再让几位同学走出来现身说法,更是感到震惊。

   记者发现,饮食、日常用品在学生的每月支出中已不是大头,所占比例不到一半。一些大学生穿衣要名牌、吃饭要高档;手机、电脑,一个都不能少;生日会、老乡会、庆祝会,要参加就得付钱。

   但大学生都是依赖父母的,如此下去就会被娇惯成:有钱就花,花完再要,花得心安理得,有时还没来得及要就已负债累累了。如此恶性循环形成了不良的消费心态。这种不良消费加重了父母的经济负担,扭曲了校园的人际关系,增加了学校教育管理的难度。不仅如此,超前消费还会影响到大学生日后就业,因为以他们所得到的工资有时都难以满足他们在校时的消费水平。这相应地又加大了他们就业的压力,缩小了他们就业的范围。

   大学时代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在大学时代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往往可以受益终生。如何避免开学不久就因花钱无度陷入“经济危机”?记者建议:1)作为学生,应该把钱花在必须花的地方,而且花钱时不要一味追求档次讲究攀比,更多地应考虑所购物品的性价比和自己的承受能力。2)学会记账和编制预算。这是控制消费最有效的方法。看看哪些是不必要的支出,哪些是可以控制的支出,哪些是可有可无的支出,对症下药,对今后的开支做出必要的修改,达到控制的目的。3)遵守一定的生活消费原则。学生时代吃要营养均衡,穿要耐穿耐看,住要简单实用,行要省钱方便。

   大学时代弹指即逝,学生应当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学业上,不必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当代大学生更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学会对高价消费说不。
 

上一篇:准新人月入9000元 如何理财实现结婚及买车计划
下一篇:夫妻月入1万支出6千有2岁宝宝 如何理财买房

论坛聚焦
热门文章
城讯
网友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