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子·惠州事>城市话题> 谁来做好公共政策的“售后服务”

谁来做好公共政策的“售后服务”

https://city.xizi.com   2012-06-04 14:14:25   末丛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走红,有个段子跟着走红,说是有两个“舌尖上的中国”,一个充满阳光与感动,是由淳朴、温情、唯美、感动、诱人、人文关怀、奶奶的眼泪、妈妈的手、故乡的回忆写成的;而另一个充满晦暗与肮脏,是由添加剂、致癌物、地沟油、增白粉、瘦肉精、农药残留、荧光粉、反式脂肪酸写就的。简言之,一个有味中国和一个有毒中国,你选哪一个?取决于哪一个中国现在离你更近。

   传统或理想与现实的普遍性断裂,使得这种两分法适用于当下政治社会的任一切面。比如,在公共政策上,也有两个“惠州”,一个是“纸面上的惠州”,各种规章制度无懈可击,甚至近乎繁文缛节,如果“照本宣科”去执行,这座城市堪称完美无瑕;另一个是“现实中的惠州”,事在人为,公共政策的执行与落实处处打折扣,漏洞百出,差强人意,是人把制度写在纸上,又把它揉碎。

   还是从“吃货的惠州”说起,5月29日起,惠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利剑”专项执法行动和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巡回检查。该局负责人对媒体表态,对检查中发现使用违法药物的单位、养殖场(户)依法进行立案,并根据相关规定,对饲喂了违禁药物及其他化合物的动物及其产品进行填埋销毁无害化处理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公众对如此强硬的态度和规定习以为常,不是因为它们给予我们强大的保护和安全感,而是因为它们从来只像一阵风,了无痕。要不然,我们生活的城市和国度,怎么充斥着注胶虾、避孕药鳝鱼和重金属紫菜?特别是,我们的政府职能部门总喜欢把日常化的工作搞成运动,“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听着就像这个月之外的其他时间,人民公仆们都在办公室里跷二郎腿似的。光大是不行的,还要做好政策规定的“深发展”,否则再美好的女子,也只是花瓶一尊,中看不中用。

    类似的隐忧不胜枚举,比如日前惠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惠州市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合理规划和配置村卫生资源,优化村医生队伍,在全市逐步建立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那敢情又是一项完美主义的公共政策,但谁敢拍胸脯保证它不只是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可望而难企及?乡村公共医疗的短板不是今日才被发现的,良好的政策预想此前也出台了一箩筐,岁月不饶人,好政策被尘封,乡村医疗站起了灰,除此之外,我看不到好政策的哪怕一点点的真正意义上的推动。大家心知肚明是什么原因,总之不是政策方案不够好,但政府能想到的事,就是再拿个政策给公众看,其他的,日后再说,或者干脆不说。

    不得不说,在这一点上,商人比官员靠谱。考虑到后续市场的拓展和口碑的积累,商人在卖出商品和服务之后,轻易不敢甩手当大爷,而是勤勉地做起售后服务。而且,生意做得越大,售后服务越有保障(垄断企业除外)。可以想象,当一家企业做到一个地方政府这么大的市场,那承诺的以及现实的售后服务还不得都是钻石级的?

    这里有个正面例子值得一提。惠州的公共自行车推行“满月”之际,全部换新升级,因为市民普遍反映原来的自行车脚蹬总是“嘎吱嘎吱”响。至少到目前为止,这一项公共政策还在完善之中,没有因为把这件“民生实事”做了,就拍拍手当成政绩,不管公众怎么评说。但是,由于这项政策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出资、市场运作的模式实施,做好“售后服务”才能确保有效运营,如果单纯由政府来做,还会兼顾运营质量吗?我真不敢打包票,只能说,政府的市场化才是祛除官僚化的苦口良药。

    无论在公众的认知中有多少个“惠州”,最值得圈点的,永远只有一个——政府把自己当成公共政策的维修工,勤恳做好售后服务,就比所有不切实际的“公仆比喻”更能俘获人心。
 

  • 0

  • 0

  • 0

  • 3

  • 0

  • 0

  • 0

  • 0

上一篇:没有家长陪伴的六一儿童节是不完整的
下一篇:惠州高考增加人数遥遥领先珠三角呼吁加速兴建学校

论坛聚焦
热门文章
城讯
网友报料